4月17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谢伏瞻带队在开封市尉氏县优德医疗器械项目观摩。 本报记者董亮摄
本报记者朱殿勇郭海方
4月的中原大地,满眼新绿,万木争荣。4月15日至17日,在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谢伏瞻的率领下,2016年全省重点项目暨产业集聚区建设观摩点评活动第一组前往三门峡、洛阳、济源、郑州、开封五市,对产业集聚区、服务业“两区”和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28个重点项目进行观摩考察。
传统产业转型创新正当时
我省是传统产业大省,持续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力,是新常态下我省面临的重要课题。4月15日,顶着霏霏春雨,观摩组一行首先来到灵宝汇源金地杜仲产业园进行视察。依托当地丰富的杜仲资源优势,该产业园投资开发杜仲茶、杜仲胶囊、杜仲饲料、杜仲酒等系列产品,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50亿元、利税5亿元。谢伏瞻一行深入企业生产车间,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产品研发等情况,兴致勃勃地与大家一起品尝杜仲饮品,对灵宝市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灵宝市金源朝辉压延铜箔项目是国内第一条独立专业生产压延铜箔的全封闭洁净生产线,投资4.5亿元的一期工程已经建成,达产后年产高品质铜箔3000吨。谢伏瞻一边察看生产流程,一边询问该项目的生产工艺、产品附加值、市场容量等情况。谢伏瞻强调,高档铜箔在电动汽车和信息产业中应用广泛,前景可期,今后要深化与科研院校合作,提升研发水平,保持科技领先地位,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
在创新发展、转型发展的同时,传统产业的绿色发展更加喜人。4月16日下午,在济源市新天地静脉产业园项目工地,观摩组获悉,这个总投资20亿元的项目,正在构建“废弃资源回收—精细化拆解—深加工—无害化处置”的回收体系,催生了工业固体废弃物、废旧机车、生活垃圾及污泥处置利用等多个全新产业,探索出了一条创新转型的循环发展之路。对此,观摩组成员纷纷点赞。
“通过观摩,我们还是要加压使劲,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推动转型发展,抓好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三门峡市委书记赵海燕说。
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机勃发
能冲咖啡,能跳江南style,也能上天入地,还有什么是机器人不能的吗?
4月16日上午,在洛阳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园,观摩组一行饶有兴致地观看了包括调咖啡的机器人、管道机器人、喷药机器人等在内的众多机器人的现场演示。2015年,洛阳市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研发生产企业达112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68亿元,同比增长28.5%,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全省唯一的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基地。参观完毕,谢伏瞻表示,机器人产业是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智能产业,省委、省政府对洛阳发展壮大智能机器人产业寄予厚望,希望洛阳市把展示的产品尽快批量生产、投放市场、占领市场,真正把机器人产业打造成河南先进装备制造业的一个龙头,带动全省科技创新,促进全省装备制造业大踏步前进。
智能制造是我省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的主攻方向。4月17日上午,观摩组一行来到海尔(郑州)创新产业园,进一步感受到了“智能制造”的魅力。该工厂按照“工业4.0”的标准规划建设,可“黑灯”生产,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人机互联、机机互联、机物互联’,开启了空调业的个性化定制时代。谢伏瞻不由赞叹说,这种把设计、生产与销售相结合,实现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的智能生产方式是最先进的生产方式。
电子商务引领“互联网+”融入生产生活
这是一个智能化的时代,更是一个“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正在悄悄改变着中原儿女的生产生活方式,让中原大地变得“高大上”。
4月16日上午,谢伏瞻一行来到洛阳关林电商产业园,同多是大学毕业生的电商经营者亲切交谈,鼓励大学生们抢抓“互联网+”机遇,在“双创”大潮中实现个人价值。
4月16日下午,在济源市电子商务产业园,只见这里云教室、路演中心、创客咖啡、云服务中心等一应俱全,各项培训、研讨活动热火朝天。借力“互联网+”,济源营造出优越的创业环境。
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今年1月获批。4月17日上午,观摩组一行走进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大门保税直购体验中心,琳琅满目的商品、比国内商场优惠近三成的价格,吸引了众人眼球。
据介绍,目前,该试验区已集聚了知名电商、网商、物流商、支付商在内的海关备案企业超千家,催生了百余家河南本土电商,集聚了近百家物流企业,形成了完整的跨境电商生态链。今年一季度,河南保税物流中心实现出区包裹量1699.94万包,货值14.38亿元,行邮税额约2169.8万元,行邮税额同比递增2.7倍,业务量在全国遥遥领先。新兴业态的快速发展令观摩组成员耳目一新。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急需加快新旧产业动力转换,促进制造业与互联网、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相融合,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发展新动能。”濮阳市委书记何雄认为。
统筹协调实现共享发展
产业集聚区隆起了工业高地,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推动了服务业的集聚发展,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建设更直接促进了城乡协调发展。观摩中,每到一处,谢伏瞻深入了解当地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情况,勉励各地完善公共服务,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实现城乡群众共享发展。
4月17日上午,在郑东新区龙湖金融中心,一栋栋大楼鳞次栉比,工地上处处塔吊林立。这里共规划建设40栋高层建筑,其中36栋系金融楼宇,目前外环的16栋楼宇已入住宇通金融中心、郑州银行、中原证券等9个项目,财富之地魅力初现。看着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和气势恢宏的规划图景,谢伏瞻感慨:“令人振奋,要努力打造成值得骄傲的河南品牌。”
4月17日下午,观摩组一行来到开封西湖。这里湖水清澈,视野开阔,沙滩细白,游人如织。除了加快产业集聚升级外,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正在全面启动沿黄生态旅游休闲带建设,打造开封乃至郑州“后花园”,城镇化率目前达到83.8%,已经走在全省前列。谢伏瞻强调,要切实提高产业支撑能力,培育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源头活水;要注重城市规划,加强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品位;要促进产城融合、生态宜居,实现统筹发展、协调发展,让广大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新常态有新风景,新常态要有新作为。大家普遍认为,从观摩情况看,各地正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不断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集聚,集群发展势头强劲,骨干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深入人心,转型升级成为最强音,中原大地变化喜人,发展前景鼓舞人心。
一路观摩,大家还感到,一些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需要明确,龙头企业带动力有待增强,一些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发展方向需进一步明晰。下一步,要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相互学习,研究对策,进一步推动产业集聚区、服务业“两区”和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提质增效,使其真正成为推动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最有活力、最有竞争力、最有带动力的平台载体。
省领导吴天君、李文慧、刘春良、徐济超、李亚参加第一组的观摩考察。
陈润儿率全省重点项目暨产业集聚区建设观摩点评第二组考察侧记:新优势 新动能 新发展
4月17日下午,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润儿率全省重点项目暨产业集聚区建设观摩点评活动第二组在新乡市中融航电产业园观摩。本报记者杜小伟摄
本报记者屈芳 赵振杰
四月春潮涌动,中原大地万物竞生竞荣、处处生机勃发。
4月15日至17日,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润儿率领的全省重点项目暨产业集聚区建设观摩点评活动第二组,先后深入焦作、鹤壁、安阳、濮阳、新乡五市,进园区、看项目、下工地、听汇报,对30个项目进行了观摩考察、现场指导。
观摩组一路走来,目睹了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感受到争先恐后的发展态势。大家边听边看边思考,一致认为,经过几年来的发展,产业集聚区建设成效显著,已经成为新常态下我省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对外开放的宽广平台、创新发展的沃土和转型升级的有效载体。
打造品牌:发挥比较优势集群发展
产业集群不是简单的“归大堆”、“拉郎配”。观摩组的共同感受是,成功的百亿、千亿产业集群,都拥有明晰的产业定位,在差异性中发挥比较优势,在打造品牌中促进集群发展。
一位参加观摩的市长感叹:“现在不少地方是‘一园一主业,一地一特色’。像鹤壁金山产业集聚区突出电子电器,内黄县产业集聚区突出陶瓷,孟州市产业集聚区突出装备制造,都令人印象深刻。”
特色主导产业的吸纳集聚效应突显,集群发展态势强劲。在孟州市产业集聚区,以中原内配等为核心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目前已吸引近70家关联企业集聚发展,主导产品由单一的气缸套拓展到活塞、汽车尾气净化器等几十个品种。
促进集群发展,产业招商是重要一环。在内黄县的贝利泰陶瓷有限公司,精美如画的陶瓷马赛克产品让观摩组成员流连忘返。据介绍,原来内黄县并没有陶瓷产业,当地通过打造良好营商环境,先后引进了贝利泰等44家陶瓷企业,这种“无中生有”的精准招商让内黄县发展成为全国五大陶瓷生产基地之一。
陈润儿对集聚区的开放招商非常关注。4月17日上午,陈润儿一行来到濮阳县电子电器产业园,他仔细了解、考察了园内已经入驻的宇浩光电项目,频频叮嘱园区负责人:“招商引资中既要考虑龙头企业的引进,也要注意产业链的招商。要把上下游、关联企业带动起来,形成一个全产业链,以主业带副业、以横向带纵向,推动园区从企业集中向产业集群发展。”
他还强调,怎么鼓励和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应该作为政府产业招商的一个重点。在政策上,应注意“把老乡当老外,把民资当外资”,一视同仁提供服务。
创新驱动:新兴工业传统工业双“得益”
短短的3天观摩,观摩组欣喜地发现,不仅新兴产业、高科技企业正在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传统产业通过调整、转型升级,也在不断提升着自身竞争力。
位于鹤壁金山产业集聚区的河南仕佳光子科技有限公司,一枚国内自主研发的小小芯片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这种PLC芯片被戏称为“争气芯”,它打破了日韩的长期垄断,目前该公司PLC芯片全球占有率达到50%以上,公司也成为世界最大的光分路器芯片供应商。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传统产业也在加快结构调整步伐。观摩组在安钢冷轧工业园的考察,让大家看到了困难企业解围脱困的新思路。在行业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安阳钢铁力求“凤凰涅槃”上马高端冷轧产品项目,不仅填补了我省行业空白,规划项目建设全部完成后,年销售收入预计可达150亿元。
新乡白鹭化纤集团果断淘汰8000吨涤纶、5万吨粘胶短丝等落后产能,新上了高档服装里料、氨纶等项目。听负责人介绍公司经营情况后,陈润儿对这种改革转制表示认可,并详细问询了公司和中纺院合作的绿色纤维项目投资、研发情况。
无论是集聚区、服务业“两区”还是城乡一体示范区,都离不开完善配套的公共服务和创新的平台建设。观摩中,陈润儿反复强调,要努力构建科技创新平台,使之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基地;要深化投融资体制创新,探索“基金+PPP”模式整合社会和政府资源;政府还要创新服务方式,做到“进一家门,办多家事”,免除企业的奔波之苦,提升园区的吸引力、凝聚力、竞争力。
“互联网+”:新业态新模式雨后春笋
有观摩组成员感慨,观摩活动搞了几年了,今年见到的新业态、新模式企业最多,几乎所有的行业都已“+”上了互联网。
在新乡红旗区特色商业区,尚未完全装修好的阿里巴巴跨境电子商务园已签约入驻跨境电商57家,为全省4000家跨境贸易企业提供资金和通关服务。
阿里巴巴河南区总经理张磊向大家翔实介绍了公司在河南的发展愿景,陈润儿始终认真倾听。他告诉张磊:“搞跨境电商试验区,杭州是第一批国家授权。你们来到河南,对我们河南相关试验区建设可以更快地形成龙头效应。”他还代表省委省政府表态:“你们可以把在杭州时需要完善的地方拿到这里来进一步完善,需要我们提供哪些服务和保障,也可以列出清单,我们全力支持。”
除了阿里巴巴,鹤壁商务中心区规划建设了近4万平方米的“互联网+创客”、“互联网+孵化”等平台,吸引京东、上海美巢等223家企业签约;清丰县特色商业区电子商务产业园区也吸引了“云书网”、“中意经纬”、“乐村淘”等一批电商平台入驻运营,推动2800余种特色手工艺品和农产品上线。到年底,焦作腾云电子商务产业园一期将实现项目全部入驻运营,包括辐射全省的浪潮云计算中心、辐射全国的星通北斗网络物流交易平台……
如今的园区经济,业态创新和融合发展相得益彰。一路实地考察,一个个智能工厂、一个个数字化车间,让观摩组成员深刻体会到了“互联网+”的强大威力。“震动大、启发大、压力大!”不少成员表示,回去要好好“充电”,更好地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学习兄弟地市的先进经验,推动全省产业集聚区快速健康发展。
省领导刘满仓、夏杰、赵建才、王艳玲、史济春参加了观摩活动。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