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国际
习近平:加强荒漠化治理和湿地保护,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在祖国北疆构筑起万里绿色长城。这段话出自2018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3-06-14
浦江奔涌,东方潮阔。100多年来,作为中国面向世界、矢志革新的重要窗口,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在上海这座大都市中激荡交融。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3-06-14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简称“千万工程”,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浙江基层农村的成功实践。“千万工程”实施20年来,浙江农民的生产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宜居宜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3-06-14
  6月12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洪都拉斯总统卡斯特罗举行会谈。  夏日的北京,阳光明媚,万木葱茏。6月12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3-06-14
原标题:以学正风,弘扬清廉之风——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不想腐的自觉”。清风润万家,廉韵启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3-06-14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3-06-14
来自乡野田间的“土特产”,蕴含着浓浓乡情,也寄托着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乡村振兴的殷切期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赴地方考察时,经常调研当地种植、养殖、加工等特色产业,作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3-06-13
策划:余荣华、熊捷、朱利、赵雅娇、郑薛飞腾,美术编辑:王宇峰、安然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3-06-13
75年前,《世界人权宣言》在二战废墟中诞生。30年前,《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明确各类人权拥有平等地位。今天,世界各国正朝着人人得享人权的目标迈进。今天的中国,在中国共产党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3-06-13
2023年6月5日,在内蒙古自治区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乌梁素海,了解当地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促进生态环境恢复等情况,察看乌梁素海自然风貌和周边生态环境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3-06-13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是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范例。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塞罕坝机械林场时强调,要传承好塞罕坝精神,深刻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3-06-13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从今年4月开始,在全党自上而下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习近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3-06-13
开栏的话: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3-06-13
有这样一部中国著作在海外“圈粉”无数有人反复研读有人写下连篇笔记将它视作一扇了解中国读懂中国的“思想之窗”这部著作就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近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3-06-12
6月12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洪都拉斯总统卡斯特罗举行会谈。习近平强调,中洪建交,功在当今,利在长远。中方将坚定不移发展中洪友好关系,坚定支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3-06-12
6月12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洪都拉斯总统卡斯特罗举行会谈。习近平指出,今年3月,中国同洪都拉斯建立外交关系,你是首位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的洪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3-06-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保护、传承、利用高度重视,进行了一系列考察调研,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人民网带您重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3-06-12
(欢迎点击视频,观看本期《每日一习话》)习近平:兴文化,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3-06-12
来自乡野田间的“土特产”,蕴含着浓浓乡情,也寄托着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乡村振兴的殷切期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赴地方考察时,经常调研当地种植、养殖、加工等特色产业,作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3-06-12
“通过集中教育推动全党以自我革命精神解决党风方面的突出问题,是一条重要历史经验。”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围绕“以学正风”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大兴务实之风”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3-06-12
新华社北京6月11日电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法文、俄文、阿拉伯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德文、日文及中文繁体等8个文版,近日由外文出版社出版,面向海内外发行。《习近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3-06-11
新华社北京6月11日电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论述摘编》一书,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妇女事业始终是党和人民事业的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3-06-11
2023年6月5日至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考察,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并发表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3-06-11
制作:刘珂君 岳小乔 韩文鋆 皇甫凌雨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3-06-11
 新华网 刘璐  【学习进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凝结着中华民族的独特智慧和文化精髓,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3-06-11
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3-06-11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要扎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3-06-11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7日在内蒙古调研边境管控和边防部队建设情况时强调,加强部队全面建设,提高边境防卫管控能力,努力锻造卫国戍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3-06-11
“我最关心的就是中华文明历经沧桑留下的最宝贵的东西。我们文化不断流,再传承,留下的这些瑰宝一定要千方百计呵护好、珍惜好。”不久前,在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考察时,习近平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3-06-10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继续传承下去”……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注重守护中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3-06-10
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深厚的文化情怀、坚定的文化自信、高度的文化自觉,对弘扬和传承中华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3-06-10
6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内蒙古呼和浩特中环产业园考察调研。在园区展厅,习近平听取当地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等情况介绍。他强调,推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3-06-10
2023年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文明是多彩的,人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3-06-10
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听取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后发表讲话,强调内蒙古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3-06-10
2023年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是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的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利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3-06-10
6月的内蒙古大地,绿意盎然,天朗气清。乌梁素海治理和保护、盐碱沙荒地改良和利用、“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河套灌区水资源绿色高效利用、传统能源产业转型升级……习近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3-06-10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6月2日,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3-06-10
甲骨竹简,写尽风雨沧桑;秦砖汉瓦,镌刻文明密码。中华文明承载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血脉,中华瑰宝历经千年风雨依然璀璨夺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3-06-10
6月7日至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呼和浩特市调研并听取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对内蒙古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党中央对内蒙古的战略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3-06-10
热解读在干净整洁的生产车间里,自动化生产设备正在高效运转,工人们有条不紊地投入生产。6月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中环产业园调研,实地察看产品生产流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3-06-10
新华社成都6月9日电 题:从千年三苏祠感悟文化自信开栏的话:今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时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3-06-10
6月5日至6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的自然保护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林场、水利部门等调研,并在巴彦淖尔市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3-06-10
一直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中华优秀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工作,为《福州古厝》作序、保护三坊七巷、多次踏访历史文化古迹,强调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3-06-10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要牢牢把握党中央对内蒙古的战略定位,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3-06-10
6月10日是我国第七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弘扬,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重若千钧。总书记前往历史文化古迹、自然遗产地调研,强调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3-06-10
6月的河套平原,小麦抽穗,玉米拔节,乌兰布和沙漠梭梭泛绿,红柳冒芽,整个内蒙古大草原正在陆续返青。内蒙古是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最为集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省区之一,境内分布着四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3-06-09
“要牢牢把握党中央对内蒙古的战略定位,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推进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坚持以生态优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3-06-09
6月的河套平原,处处孕育着生机与活力。走进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只见树木葱郁、枝叶婆娑,村庄和农田好似休憩在青翠的摇篮里。直耸的杨树在沙地上投下片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3-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