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依靠信息技术创新驱动,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要推动产业数字化,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释放数字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制造业、农业、服务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数字经济正成为驱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已步入黄金期,2017年我国数字经济总量达到27.2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2.9%。
吴建平认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在深度影响各个领域,并带来了颠覆性的变化,这种变化近年明显在加速。一方面要寻找并加强新技术的突破,为经济赋能,另一方面更需要尽快加大信息技术领域基础性、关键性核心技术的投入,为“互联网+”行动计划、“中国制造2025”和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等重大战略布局奠定坚实发展基础。
信号五:加强党中央对网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主动适应信息化要求、强化互联网思维,不断提高对互联网规律的把握能力、对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力、对信息化发展的驾驭能力、对网络安全的保障能力。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提高通过互联网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宋建武说,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72亿,网络已成为社会交往、信息交换的重要平台,形成凝聚社会共识的新空间。党员干部只有不断适应互联网变化发展的规律,学网、懂网、用网,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才不会脱离群众,才能依法把网管好。
“只有加强党中央对网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才能确保网信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让网络空间更加清朗。”宋建武说。
信号六: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际网络空间治理应该坚持多边参与、多方参与,发挥政府、国际组织、互联网企业、技术社群、民间机构、公民个人等各种主体作用。既要推动联合国框架内的网络治理,也要更好发挥各类非国家行为体的积极作用。要以“一带一路”建设等为契机,加强同沿线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合作,建设21世纪数字丝绸之路。
“如同全球多极化发展趋势,当前,多极均衡网络空间治理体系初现端倪。”上海社会科学院互联网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惠志斌认为,随着我国整体国力的提升尤其是网信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今后,我国需要以服务改革开放大局和网络强国建设为根本目标,坚持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四项原则”“五点主张”,稳健平衡地规划并实施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策略,加大网络空间国际治理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有序推动全球网络空间治理体系的变革。
惠志斌说,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网络空间公共产品,尤其要积极发挥网信企业的作用,设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网信领域的国际合作战略,通过实质性投入深化合作,在资金、技术、人才、能力建设等方面提供更多网络空间公共产品。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