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好人榜 > 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 > 河南省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郭爱玲

作者: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16-08-23 09:23:10   

 2014年度全省人民满意的“十佳 ”政法干警郭爱玲

 

公安局郭爱玲.JPG 

郭爱玲,女,汉族,1972年4月出生,本科文化,中共党员,现任濮阳市公安局建设分局社区警务大队波头集社区民警。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她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被群众需要是种幸福”为座右铭,用真心温暖居民,用真情感染群众,用真诚化解矛盾,用真诚践行宗旨,把便民、助民、安民、乐民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用一个女人的柔弱之肩硬是撑起了一片温馨和谐法治的天空。

用心为民,迎难而上

波头集位于濮阳市中心区域,是城区建设最早、规模最大的四大集贸市场之一,也是一个典型的都市村庄,辖区实有人口1097户,3206人,商业网点864家,市场摊位632个,出租房屋1422间,人均日流量两万多人社区治安状况复杂。为了尽快摸清辖区情况,郭爱玲不分工作日和节假日,只要有空闲时间,就深入辖区走访,认真摸排情况,准确掌握第一手资料。

在一次走访中,她发现十几家商户情绪激动,一问才知房东谢启东的儿子因收不到房租不让商户开门,还要掀人家的摊位。通过进一步了解得知:当初谢启东在扩建门市房时,儿子投资了1万元,所赚房租双方共同受益。当儿子的受益额超过投资数额后,谢启东不再让儿子受益,产生家庭矛盾,且有升级的趋势。为避免矛盾升级,她多次登门协调,耐心做谢启东父子的思想工作,最终使父子二人握手言和,12家商户鼓掌欢呼。

2012年10月9日,郭爱玲在波头集商贸城走访时,发现编制毛线店铺门口挂上了处理毛线的牌子,当时正是毛线编制的旺季,店主却处理毛线,不合常理。她就找店主左青梅了解情况。原来,左青梅9月底刚进5万元毛线,而房东段红艳却要收回房子,限左青梅15天之内搬走。她了解完情况马上做段红艳的工作,经过耐心工作,段红艳最终同意对左青梅宽限两个月时间。左青梅什么也没说,却于第二天一大早给郭爱玲送来了连夜编织的一幅厚厚的毛线手套。

近年来,她化解群众各类矛盾纠纷200多起,村里德高望重的群众、信誉度高的商户为了配合她的工作,自发成立了居民调解委员会。在她的悉心指导下,调解委员会充分发挥接触人员多,信息来源广的优势,把很多邻里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多年来,辖区未发生一起民转刑案件。

用心安民,闻警而动

作为社区民警,首先要维护好辖区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为群众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才能真正赢得群众支持和爱戴。

在摸清辖区情况的基础上,郭爱玲督促波头集村委会投资11万元,安装了监控系统,使社会治安安全有了技术保障。针对波头集流动人口多、成分复杂的实际情况,她积极沟通协调,创新成立了“波头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站”,总结出了“健全组织、调动群众、抓好两头、管好中间”的流动人口动态管理办法。近年来,她为辖区流动人口上门办理证件132本,办理小额担保贷款60余万元,提供房屋、就业等信息800余条,解决实际困难100多人(次),较好地稳定了流动人口的思想,压低了各类安全隐患系数,为辖区内的流动人口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她督促辖区570家门店全部配置或更新消防器材,她还利用网上警务室发布警情播报、民警提示,并联系辖区群众建立了QQ群,群众不管在何时何地都能与她沟通交流。她还通过警用地理信息系统的案事件管理系统,了解高发案件、高发地点和高发时间段,结合实际情况,加强社区内重点区域巡逻防范,起到积极预防作用。同时,为动态掌握社区治安信息,她发展各类信息员122名,为她提供社区内方方面面的情报信息。特别是2012年3月4日,她在省流动人口管理系统中录入暂住人口吴某的信息时,系统出现比对预警,吴某是山东省网上在逃人员。她就立即到吴的住处进行抓捕,由于吴临时外出,抓捕失败。但随后一信息员报告,吴要参加其儿子3月8日的婚礼。她带领民警在其住处附近进行蹲点守候,将正进家门的吴某逮了个正着。         

近年来,她抓获网上逃犯4名,破获案件196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人员42名,让犯罪分子闻风丧胆,使不法分子不敢在波头集作案,波头集社区连续五年“零发案”。

用心帮民,与民结亲

社区民警不但要敢做群众工作,还要会做群众工作,要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因此,她每天最重要的事就是“走街串巷”“登门入户”,和群众交朋友、唠家常。在走访中她处处留心,养成了记笔记的习惯,多年来已记满了十几本厚厚的助民日记。这些日记,不仅记录着所有社区居民住户的基本情况和联系方式等内容,也记录着辖区东家西家的大事小情。

2010年11月下旬,她在与居民交谈时得知:胡美云的儿子死车祸,老伴又一病不起,家里十分困难。当日她就到胡美云家了解具体情况,一边安慰胡美云,一边积极协调交警队和保险公司加快理赔速度,同时奔走于多家单位,为胡美云一家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金。从此以后,她就把胡美云一家当成重点帮扶对象,冬天送去电热毯,夏天送去落地扇、节能灯,每到节日她都会送去节日必需品,胡美云5岁的小孙女逢人就炫耀说:“我有一个当警察的姑姑”

七十多岁的马素镯大娘身体不好,儿子管军是再婚,前妻带着一个女儿,现任妻子对管军照顾前妻和女儿很不满,对马大娘也有意见,就经常吵架。管军处理不好关系,干脆长期在外地打工不回家,管军的前妻找不到管军就让其女儿经常到家以要生活费为由找茬生事。郭爱玲在走访中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就主动和马大娘谈心,找管军现在的妻子及前妻,了解她们的矛盾点,苦口婆心对她们一一劝说,特别对管军的前妻,以一个朋友的角度,劝她从长远考虑,从孩子的健康成长考虑,最后管军前妻答应,只让管军定期汇生活费,不再让孩子去家里找事。2013年春节前夕,马大娘又一次犯病住院,管军和妻子围在马大娘身边忙前忙后,细心呵护,精心照顾老人,管军也不再外出打工躲避。马大娘逢人就说:“俺家的事多亏爱玲,她比俺亲闺女还亲啊。”从此不管家里的大事小事,马大娘也都征求她的意见。“波头集的闰女”也成了她的代名词。

几年来,她先后与136名困难群众结成了帮扶对子,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150件,办理各种实事185件,为群众代办各类手续万余人次,她以实际行动履行了一名社区民警的职责,受到了辖区群众的一致好评。

用心便民,与民同乐

这些年,波头集社区治安好了,群众收入高了,生活富裕了,她在走访中发现村里出现了十几张麻将桌,有的打,有的看,有的还在吵。同时,她也了解到,群众并不想打麻将,但没有活动场地,业余生活单调,实在没事可干。面对这些情况,她反复思考分析,“小社区是社会大肌体的细胞,全面提升群众基本素养、不断增强社区文明程度,是社区警务工作的归宿和落脚点”。于是,她就带上群众代表,先后与村委会沟通协调二十余次,争取到几间空房,建立了图书室、娱乐室,为居民搭建了一个全民互动的学习、娱乐平台;督促村委会购置了健身器材,让居民的健身活动得到安全保障;并在原村委院内建立了以宣传孝道等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文化大院,增加了社区的文化氛围,带领群众组建了秧歌队、晨练队等,广泛开展文明向上的各种文化、文艺、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她还与办事处和居委会结合,在辖区开展 “社区明星”、“五好文明家庭”、“无毒家庭”、“好媳妇”等评选活动,引导广大居民将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落到实处,真正为辖区居民送上了丰富的精神食粮,提升了群众生活的幸福指数。

郭爱玲同志任劳任怨、恪尽职守,工作得到了领导的认可,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赞誉。她先后被评为“全国公安系统爱民模范”、“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全省十佳政法干警”、“全省优秀人民警察”、“全省优秀社区民警”、“公安系统优秀女民警”、“全省学雷锋身边的好榜样”、 “感动濮阳十大年度人物”、 “濮阳市人民满意的十佳公安民警”、“2010—2012年全市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被授予全市“三八红旗手”、“五一劳动奖章” 等荣誉称号,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 

 

 



责任编辑: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