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德华同志事迹材料
韦德华,濮阳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副主任,除了基本的生活,把一切都交给了医院、交给了病人,已经是主任医师了,仍然坚持没日没夜的泡在病房里 。
20年的从医路,她走的艰辛、刻苦也精彩纷呈:2015年中宣部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2010年度河南省百名技术英杰;2012年度河南省中原健康好卫士;2010年度濮阳市五一劳动奖章;2011年度濮阳市三八红旗手;2011年度濮阳市优秀党员;2011年濮阳市第九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12年度濮阳市第六批学科带头人;2014年濮阳市劳动模范、最美医生、2014年被卫生部公派到德国kilikum kempten医院做访问学者,师从欧洲著名的Pr.Felberberm。
20年的从医路,她在学术上也收获颇丰:在国家级学术杂志发表论文三十四篇,其中SCI两篇,分别发表在《Experimental and Therapeutic Medicine》和 《MITOCHONDR DNA》杂志,参编医学教材一部,医学专著3部。主持完成的《乳房模具》获国家专利。获得科研成果四项:2009年濮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0年河南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一等奖,2013年、2014年濮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为广大患者解除病痛,做一名白求恩式的好医生”,这是韦德华同志穿上白大褂成为一名医生时为自己立下的座右铭。她十几年如一日,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用心血和汗水去践行自己的诺言。
从医十几年,她以良心、良知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为准绳,把“从医先修德”作为自己信条,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在工作中,始终坚持“能吃药的不打针,能打针的不输液,能不用的收费检查不用,能用便宜的药不用贵的”四能四不原则,赢得了患者的尊重和赞誉。
她时刻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经常加班加点,对贫困病人给予优惠和照顾,多次主动自愿参与“送医、送药”到革命老区和贫穷地区和基层义诊活动。2007年1月—6月,志愿参加了“万名医生下乡”活动,来到国家级贫困县范县,其间共为当地群众做手术200余例,接诊病人3000多人,多次主动为贫困病人垫付医药费,无论是白天、黑夜还是严冬酷署,无论是星期天节假日还是有班无班,只要病人需要,她都随叫随到,还多次自费买药看望孤寡老人,受到了大家的普遍爱戴和信任。
妇产科疾病发病急、危险性高,来势凶猛,工作稍有不慎就可能危及母子两条生命。多年来,一次次生离死别的场景,触动着她善良的心灵,她深深懂得,作为一名医生必须掌握过硬的业务技能,她每天晚上都坚持业务学习,不断汲取新知识、新技术,及时了解国内外医学新进展与新动态,多次外出进修学习,不断拓宽视野,尽量缩小自身与外界和上级医疗机构的差距,取得了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具备了较强的分析和处理医疗技术难题的工作能力。能够熟练进行妇产科各种常见病和疑难病的治疗,熟练处理急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临床工作中她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率先在我院开展了宫腔镜微创技术。2014年通过考试被卫生部公派到德国kilikum kempten医院做访问学者,学习世界先进的临床技能和服务理念。
都说当前医患关系紧张,韦德华从医十几年反而收到了大量的表扬信、锦旗金匾。她说无论患者以什么样的形式投诉到哪个部门,只要有投诉,就说明我们有让患者不满意的地方,也许是我们技术上没有满足患者的需要,也许是我们责任性不强而出现了责任性事故,至少说明我们医患沟通做得不够!对于如何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她从医以来一直力求破解的疑难课题。每次入院后,手术前后,患者病情有变化时以及出院前,她都积极与患者充分沟通,使患者在透明的氛围中感受到尊重和理解。多年来,她习惯于换位思考,努力知道病人的所需,面对病人,不论职位高低,不管贫富贵贱,她都能做到尊重每位患者的人格,理解他们的渴望,均以敬语称呼。以真诚的微笑迎接他们就诊,以亲切的问候拉近与患者的距离,以通俗易懂的解释为他们释疑,不仅注意帮助解除他们的肉体痛苦,同时关注病人的心理需求,她以博爱的胸怀温暖着每一位患者的心,如天使般无私地将幸福和健康带给了她的每一个患者。
由于慕名前来找她就医的患者很多,为了让患者能够尽早手术,少花钱,早出院,值夜班后第二天再接着做手术对她来说是很经常的事情,她几乎每天的午饭都是在手术室吃盒饭,还经常推迟到下午两三点钟,晚饭更是没有时间,每个工作日她总是第一个到达科室的医生,又总是最后结束工作的医生。数不清有多少个日子在患者床边度过深夜,在抢救病人中迎来黎明。长期的劳累和饮食不规律使她年纪轻轻就患上了椎间盘突出症和慢性胃炎。
她坚持合理用药,合理收费,科学治疗,从不为了个人的不当利益而去损害患者的利益,力求以最经济、最实惠的治疗方案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决不为了“回扣”去乱开大处方。当一些病人以物质形式表示感谢的时候,她总是婉言谢绝。有时为了解除病人不必要的疑虑,则在术后或出院时悄然退回,有些患者硬是不要时,她就把“红包”给患者交成医药费,多年来,她已婉拒“红包”十余万元,她说:“患者的平安与微笑就是给我们的最大红包”。
韦德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平凡而神圣的工作岗位上谱写了一曲曲救死扶伤的动人篇章!成为全院医护人员学习的楷模!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