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环卫处黄亚峰先进事迹介绍
濮阳市环卫处黄亚峰经常把他喜爱的环卫工作评价为“脏、苦、累、差、难”;经常把他接触的物质概括为“垃圾和粪便”。他说我们环卫工作有四怕:“春怕风,夏怕雨,秋怕落叶,冬怕下雪,一年四季怕过节”。
黄亚峰,从事环卫工作25年来,始终坚守在垃圾清运与处理、公厕保洁、果皮箱清掏等一线岗位上,装垃圾、清污水、拖厕所、掏粪便;不休节假日,没有星期天,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爱岗敬业,勤政奉献,为濮阳市创建和巩固“七城二奖”、改善城市环境、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突出贡献。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环卫战线上的“老黄牛”。黄亚峰同志先后被濮阳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立功个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工作先进个人”;被河南省建设厅表彰为“河南省城市市容环境卫生先进工作者”;连续5年被河南省建设工会授予“河南省建设系统优秀工会干部”荣誉称号;荣获省市“优秀城市美容师”称号;被省总工会授予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2004年荣获河南省劳动模范;2007年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8年4月被评为濮阳市“机关效能建设十佳标兵”。2009年被评为“濮阳市建设系统先进个人”。
二十五年坚守一线,不怕脏苦,任劳任怨
二十五年来,黄亚峰同志一直从事垃圾清运、公厕、垃圾站、果皮箱保洁和化粪池清掏等一线工作。他有二十个年头的大年初一是在垃圾场、公厕和垃圾车上过的。2002年的春节前下了一场大雪,为了保证春节期间居民出行安全,黄亚峰和他的同事们从大年三十到年初一上午整整一天一夜都在大街上清理冰雪。年初一,70多岁的老父亲等他拜年,都10点多也不见回家,拿起电话就发急:“你还有没有这个家?谁像你这个干活法?”没等老父亲说完,黄亚峰笑嘻嘻地说:“爸,别发火,你到街上看看路整得多干净,这不比给您老磕仨头好?”发脾气的老父亲激动啦,颤抖着说:“儿啊,我不是让你给我磕头,我是想让你吃一回咱家五更的饺子,你说说你几年不吃啦。”黄亚峰的泪水夺眶而出,他哽咽着向老父亲保证:“爸你给我丢着,干完这一段路,中午12点我坚决回家吃饺子。”可到了12点,他食言了,他没能回家和父亲一起吃饺子,依然在凛冽的寒风中清扫着冰雪。
在濮阳市创建“七城二奖”活动和环境卫生治理工作中,他始终坚守一线,哪里最艰苦,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哪里的活最难干,他就出现在哪里。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期间,他不怕臭气冲天,不怕苍蝇扑面,连续10个多月吃住在垃圾处理场,喝浑浊的井水,住简易的平房,吃没有荤腥的大锅菜,甚至无意间还会吞下几只苍蝇……面对这样的环境,黄亚峰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起早贪黑,夜以继日,亲自测温度、灭苍蝇、整垃圾,严格把关每一道工序,把垃圾处理厂建成了当时全省唯一的垃圾无害化处理的样板工程,得到了国家卫生防疫专家的高度称赞。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国家文明城市期间,为了治理夜间乱倒垃圾的现象,白天他与同志们一道清垃圾,晚上在入市口和城乡结合部一守就到凌晨2点。为了有效解决城区建筑垃圾的消纳处置问题,他坚守在堆山造景现场,一盯就是整整十年。十年来,他带领10余名环卫职工与肆虐的风沙抗争,与似火的娇阳决战,在雷电暴雨中排水,在冰天雪地里抢险。十年来,共有效处理建筑垃圾130多万方,成为平原地区建设节约型城建的典范。
地位有升,本色不变,“大哥”、“老黄”无私奉献
因工作出色,黄亚峰被提拔为环卫处副主任,而他仍离不开他最热心的垃圾、粪便、厕所。在分工时,他主动要求分管公厕和垃圾清运。他经常说:“咱干环卫的这个小科级干部,就是一个大打扫卫生的。”创建国家优秀旅游城市,旅游公厕的管理是最重要、占分最多的一项,于是黄亚峰又像以前一样天天泡在厕所里。那时候,身上溅点粪便是常事,脚上、腿上爬一两只蛆虫他也不觉稀罕。打扫厕所的保洁员有叫他“大哥、老弟”的,有叫“老黄”的,因为他不像个“主任”,他仍是个环卫工,也许就是这个环卫工不变本色的影响,在国家优秀旅游城市验收中,濮阳市的公厕建设与管理得的分数最高,还荣获了国家优秀旅游示范公厕称号。
在濮阳市拍摄创建国际花园城市展示片期间,他奉命配合环卫部分的拍摄,连续7天黄亚峰与其他环卫职工总是提前一个小时到现场,最后一个撤离。在拍摄公厕和垃圾清运镜头时,因摄制组在其它地方等“光线”,他和同志们从早晨6点一直等到晚上8点。摄制组的同志在下班的路上,听说黄亚峰和一些环卫工还在垃圾站工作,非常感动地说:“走,就去拍一拍这个‘夜景’。”这一来,竟然拍出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夜晚清垃圾”的画面。国家著名导演冯俊十分激动地握住他的手说“濮阳环卫了不起,从你们身上,我才明白了濮阳创建成功的秘决,那就是有您这种敬业的精神哪!”
爱岗敬业舍小家为大家,勤政奉献刻苦学习成专家
2006年,正值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检和濮阳市环卫行业改革的紧要关头,黄亚峰同志经常是白天到一线检查迎检工作,夜晚在办公室思索环卫行业改革的具体意见。第二天边检查环卫工作,边了解基层工作情况。10月12日,噩耗传来,已被确诊为癌症晚期的老父亲病情突然加重。在工作岗位上已经连续坚守了三天三夜、身心疲惫的他顿时哑然无声,瘫坐在办公桌前。“都是因为自己平时工作忙,就连陪父亲到医院检查身体的时间都没有,如果早检查,早发现,也不至于到了这个地步……”在父亲住院期间,是兄妹三个人轮流看护的,轮到他时,他总是因忙于工作不能去医院陪父亲,只好打电话让妹妹来替。时间长了,在病床上的父亲想儿子了,就打个电话在电话里和他说上几句话。忙于工作的他无时无刻不在挂念着父亲。总是在深夜,忙完工作后匆匆赶到病房,可是父亲已经睡了。看着父亲日渐消瘦的身体,心痛如刀绞。有一次局里开会,领导正讲话,却听到黄亚峰伏在桌上发出了鼾声,邻桌的同志欲喊醒他,了解情况的局领导说:“让他睡会吧,肯定昨晚加过班后又去陪他父亲啦。”从父亲病重到去世的两百多天里,他只请了三天的假,料理完父亲的后事,又急忙回到了工作岗位,又来到了厕所帮助擦便池,又来到垃圾点装垃圾,又来到马路上帮助环卫工人扫马路……国家卫生城市的荣誉终于保住了,濮阳市建市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城区环卫行业改革成功了,黄亚峰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跪在父亲的遗像前,把这个喜讯告诉了老人家。“儿子没有给您老尽孝,儿子对不起您啊!可是,儿子为他热爱的环卫事业尽忠,自古忠孝难两全啊,请您在天之灵原谅我,也为咱濮阳市庆贺吧!”
黄亚峰同志不仅始终离不开环卫一线、离不开公厕、垃圾站。平时,他还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潜心钻研,深入学习环境卫生基础理论,刻苦摸索环卫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近年来,通过自学,已成为在濮阳环卫战线上独树一帜的行家里手。他先后执笔起草或参与制定了《濮阳市环境卫生有偿服务办法》、《濮阳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加强城区垃圾管理的通告》、《濮阳市城区“门前三包”管理暂行办法》和《实施细则》、《濮阳市环境卫生百分制检查评比办法与标准》、《濮阳市环境卫生质量标准》和《濮阳市环境卫生专业规划》、《河南省环境卫生劳动定额标准》、《河南省环境卫生有偿服务管理办法》等二十余项省、市环卫管理法规、规章。2006年的环卫行业改革过程中,他通过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测量计算,先后亲自起草了《关于濮阳市环境卫生行业体制改革意见》、《濮阳市环境卫生行业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和《濮阳市环卫行业改革实施办法》等指导性文件。同时,在公司经理竞聘和职工优化组合方面,推行出了“二维三考”排序考核法,这种方法克服了以往凭直观印象评价考核的缺陷,用“量”的考核来定“性”,增加了考核的客观、公正、科学性,对环卫改革的顺利推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07年环卫体制改革成功后,全市在积极推行“全城区覆盖、无缝隙管理、全方位监督”的环卫监管新模式,实行跟踪问责与奖惩相结合的监督检查机制,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明显增强,城区环境卫生质量创历史新高,受到了各级领导和广大市民的一致好评。
2013年黄亚峰因年龄原因退二线后,仍然保持和发扬他的劳模奉献精神,坚守他的“尽责无止境,奉献无尽期”的格言。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召开后,黄亚峰又提出了新时期的奋斗目标和环卫精神,他说:“自己多尽一份心,城市环境更清新”、“自己多吃一份苦,不让市民找政府”、“为求中国梦早实现,自己甘愿少活二十年”。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