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濮阳青年五四奖章-文海燕(爱岗敬业)
文海燕,女,汉族, 1976年10月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濮阳市妇幼保健院儿科监护室护士长。从事护理工作19年来,她始终把病人的健康放在首位,把对技术的追求、对生命的尊重呵护化为对病人无微不至的关怀,视患者如亲人,急患者之所急,忧患者之所忧,想患者之所想,对工作高度负责,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在平凡的护理岗位上实践着“救死扶伤、爱心奉献”的天职。她用饱满的热情、温暖的语言、真挚的眼神、娴熟的护理技术、纯洁善良的心为患者排忧解难,送去炙热的爱心,感动着、激励着、鼓舞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病房里的患儿都是我的孩子”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日常接触的患者多是重症患者,这个环境很容易影响人的心情时间一长会让人产生麻木感。但是文海燕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热情,用内心深处的母爱来照顾着自己的患者。她说:“没有哪个母亲在照顾自己孩子的时候会感到心烦!”医院是没有硝烟的战场,每时每刻都进行着生与死的争夺。在与病魔和死神的搏斗中,文海燕总是冲在最前面。多少个节假日,多少个与家人团聚的日子,她都守侯在患者身边。2014年6月份的一个下午,要下班的时候,来了一位突发心跳骤停的5岁患者,看到这位和自己孩子年龄相差不多的小患者,文海燕是既心疼又心急。这时她表现出来的是沉稳和迅速,立即投入到了抢救工作中。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近40分钟后,心电监护仪上终于出现了数据并逐渐回升。这时,文海燕一直紧张的脸上才露出了轻松的笑容。在患儿相对稳定下来后,其他参加抢救的人员都下班了。虽然不该自己值班,她还是选择了守护。满怀歉意地给爱人打了个电话,让一直等在楼下的爱人和孩子回家了,这一守就是3天3夜!在接下来的治疗过程中,由于孩子病情严重,大小便失禁,孩子的大便带有血和其它异物,说不清是什么味道,呛得人都窒息了,一般人见过一次恐怕吃饭都成问题。值班护士比较年轻,还没结婚,所以她就把为孩子擦屎擦尿的活儿都安排给自己,遇到难以清除的,就动手抓,始终为患儿保持一个干净整洁的医疗环境,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
“将心比心,以心换心”
文海燕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将心比心”!把每一位患者都当做自己的孩子去照顾,时刻惦记着孩子们的病情,不管是刚出生的新生儿,还是咿呀学语的小朋友,对于她来说,那都是需要付出爱的对象,都是需要用心去呵护的生命。她常说:“如果每一位护士都把患者当做亲人般看待,设身处地的去为病人着想,站在患者的角度去感同身受,将心比心,那么,这个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人与人之间只有感恩,再也没有无休止的埋怨与争论。她时刻这样要求着她的姐妹们,也以身作则地在做着榜样!2014年8月的一个凌晨,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把文海燕从睡梦中唤醒,电话里传来焦急的声音:病房收治一例严重病理性黄疸患儿,检验科回报血清胆红素危急值,孩子处于胆红素脑病警戒期,随时可能出现胆红素脑病,危及孩子生命。此时,换血是唯一的选择,而且刻不容缓。时间就是生命!在医生确定治疗方案前,文海燕已经预先组织好了以她为首的护士队伍,治疗方案一确定,就立即投入到紧张有序的换血中。在她有条不紊的指挥下,人员到位,输血器、微量泵、输液泵、盐水、肝素、储血瓶,心电监护仪、三通、等物品一应俱全,摆放合理。换血开始了。“XX,注意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有什么异常及时向医生汇报,还有出血量和进血量一定要记清楚”、“小宝贝,你受苦了,换完血后你就可以健健康康的长大了”,紧张的过程中不时可以听到文海燕温柔、慈爱的声音,让大家都觉得心里暖暖的……两个多小时之后,孩子的生命体征渐趋平稳,换血在孩子均匀的呼吸中顺利结束了。文海燕和姐妹们擦着汗水,欣慰地笑了!
“医院就是我的家”
在工作中,文海燕坚持以院为家,表现出了高度的责任心。作为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护士长,她深知责任重大,每天下班前,她都会把全天的工作认真地梳理一下,然后布置晚上的工作,不遗巨细。就是这个简单的工作,直接影响到了她每天的下班时间,以至于孩子常对文海燕说:“妈妈,你就一直待在那个医院里别回来了!”担任护士长的工作,打乱了文海燕的家庭生活规律,人家吃完饭了,她家才开始做饭。回家晚,做饭晚,丈夫在等,孩子也在等!即便如此,她的生活还常常会被医院里的紧急电话打乱。因为这事儿,文海燕和爱人没少吵架,爱人不止一次地劝她,你这个护士长就别干了,一家人的生活都被你打乱了!文海燕热爱这份事业,热爱这个工作,也热爱她的小患者,可是,面对丈夫,她找不到什么理由反驳。一吵架,自觉理亏,文海燕就拖着疲惫的身子干家务,爱人心疼,马上就会抢下她手里的活计,就什么都不说了。
她,多少次忘记了吃饭,让自己本该靓丽的脸庞没有了光泽:她,多少次不能按时下班,让自己至亲的人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寒都在等待着她;她,多少次放弃了节假日,让自己失去了和家人度假的机会。这一切都是为了她热爱的护理事业,为了那些需要争分夺秒的生命。为此,她的姐妹们都竖起大拇指:“这样的护护长真的很难找”!
“责任与坚守”
提起儿科ICU的文护士长,就让人想起科室里那个忙碌而又瘦弱的身影:没有一天不加班,没有一次周末不来科室,没有一次周一不按时开例会。曾经有人问过她:“其他科室的护士长看起来都很清闲,最起码也能按时下班,周末正常休息,你怎么回事啊?每天都加班不说,周末在科室还能看见你?”当时她笑了笑,谦虚地说:“可能是我比较笨吧,工作老是做不完,只能加班,否则会越积越多。另外,ICU的工作也不同于普通病房,24小时无人陪护,24小时重症监护,每一个孩子都是好几个家庭的希望,我们得尽我们最大的努力让他们平安出院,而我们科加入的新生力量太多,好多细节性的问题、共性的问题以及出现问题后的严重性,需要经常提醒,警钟常鸣!“
在这里我看到了作为一名领导者的责任----以科室为家,任劳任怨,无私奉献。2014年8月24日,文海燕因为乳腺纤维瘤做了手术,但她对单位一个字都没透漏。直到25日开例会,大家都发现文海燕少了平时的神采,声音无力,精神状态低下,似乎说每一个字都要费很大的力气。可能感觉到自己的状态实在是太差,她让同事给她配了瓶液体,边打点滴边开例会边安排一周的工作,一直坚持了两个半小时。后来一个细心的护士一再追问,她才说出了实情。原来为了不影响工作,不影响大家,她选择了在外院做的手术,并且拒绝了医生住院的建议。事情到现在已经半个多月了,伤口还没有痊愈,医生说:你这样不要命地工作,谁敢保证你什么时候痊愈啊。
燕帽顶在头上,誓言记在心里,微笑挂在脸上,选择了护理,就选择了奉献,从此无怨无悔!在人生这个大海上,你的帆迎风而立,经历着阳光与风雨,刻下了缤纷多彩的印迹,撒下一路用青春和激情谱写的心曲!
她具备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综合能力,对儿科护理有较深的研究和独特的见解,能熟练运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解决本专业领域关键性技术难题。她在PICC导管方面实现了3次创新,在2015年11月的《现代护理报》上发表。她先后开展了新生儿、小儿PICC置管技术、腋静脉置管术、脐静脉置管术、持续有创血压监测、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治疗新生儿溶血病;双水平正压通气、高频振荡通气患儿的护理、机械通气患儿的镇静、镇痛护理、床旁心电图、视频振发脑电图、新生儿脑干诱发电位的开展等多项新技术,为患儿的成功抢救提供了有力保障,提高了危重患儿的治愈率,降低了死亡率及致残率,填补了濮阳市妇幼保健院乃至濮阳市的多项空白,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得到了院领导及社会的一致认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