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好人榜 > 濮阳青年五四奖章 > 濮阳青年五四奖章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吴秀丽

作者: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16-08-29 09:26:50   

2015年度濮阳青年五四奖章-吴秀丽(公益)

 

吴秀丽.jpg

吴秀丽,女,汉族,1982年9月出生,大专文化,是濮阳市华龙区春蕾残障青少年体育康复中心一名高级按摩师。她始终热心于公益事业,自2010年创办春蕾康复中心以来,秉承“康复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理念,以“放飞理想、圆梦春蕾”为办园宗旨,致力、关爱每个残障孩子的健康和成长。她克服场地、师源、资金等多方面困难,解决家长的不信任、社会的不理解、家人的不支持等重重难题,硬是从帮助自己身边亲戚、好友的残障孩子走上康复之路开始,运用“辛苦+坚持+有效”的康复训练手法,使40多名脑瘫儿童从不会坐、不会站、不会走到能站会走、基本自理,走向社会、融入群体,减轻了家庭负担和社会负担,受到了残障孩子家庭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一、努力学习,用知识服务残障孩子

服务残障儿童、帮扶困难家庭,让每个残疾孩子都享有阳光、过上正常生活,讲起来容易,做起来最难。服务要讲方法,要熟知如何服务,而掌握好方法的途径就是努力学习,提升自身文化知识、业务知识等各方面素养。几年来,吴秀丽老师始终把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作为挑战自我的目标,不断自我加压,始终强化学习,“汲取养分”,力促达到学用结合。她针对工作实际,认真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就业条例》、劳动关系、医疗、工伤等有关法律法规知识,以及文化课辅导常识,在学习中力求做到“三个为主、三个结合”即:以自学为主,做到自学与辅导学习相结合;以精读为主,做到精读与通读相结合;以“学以致用”为主,积极参加市、区业务部门组织的各种业务培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特别是在团市委、团区委和民政部门举办的集中培训中,通过认真学习,她进一步懂得了自己应该以“热情、周到、到位、真诚”的服务意识积极投入到为残障儿童服务的工作中去,也更领悟到自己时刻要以“坚持不懈、精益求精”原则要求自己,真正做到不图名、不为利,“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走”。同时,她还认真学习朱彦夫、周月华等165名残疾人“全国自强模范”,孙茂芳等99名“全国助残先进个人”,张扬等33名残疾人工作者“全国残联系统先进工作者”的先进事迹,努力在工作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她积极向山东菏泽、聊城,濮阳市及华龙区先进同行单位和优秀典型学习,不断拓宽知识面,争取工作主动性,做到对残障儿童家庭期盼解决的事情不仅努力担得起,而且全力做得好。

二、全力助残,用真心燃起生活希望

自2010年春蕾中心成立,从接纳最初的几个残障孩子开始,这期间,吴秀丽老师所付出的艰辛努力是常人所难以想象的。她把自己5岁的孩子放在一边顾不上照顾,和其他几位老师每天早上五点钟起床,为残障孩子做饭、喂食、学步、发音、练走、纠错,弯着腰、蹲着步、架着胳膊,反反复复一遍遍练习。看似最为平常的如“啊、啊”发音,或者是正常走上一小步,这样的动作往往都需要训练上数天时间甚至更长。吴老师常常累得汗水湿透衣服,腰酸腿疼脚麻,下午孩子被家长接走后,常常瘫坐在地上半天起不了身。今年6岁多的双胞胎脑瘫肢体障碍张梓荃、张梓姐妹,已经在春蕾中心接受康复训练两年多时间了。两个可怜的小姐妹从生下来就长期反复在郑州等地治疗,钱花了不少,但效果却不太明显。来到春蕾后,在吴秀丽老师的用心理疗、精心照料、细心调教、耐心指导下,两个孩子身上产生了奇迹:会走路了、会叫妈了、会写字了、会唱歌了……虽说是很基本最简单的表现,但孩子父母常常为此感动激动得喜极而泣。今年19岁的脑瘫姑娘张洋洋,生下来就不会走路,两手也拿不成东西。多年来,家人奔上海、赴北京,到过多家医院和康复中心治疗,始终不见起色。来到春蕾两年多时间,吴秀丽老师一点一滴推拿按摩、一招一式言传身教、一举一动关爱关怀,硬是把原来的“不见效”变成为了现在的“大见效”。在2月8日春蕾中心举行的2015年新春联谊会演出中,张洋洋一首带泪泣血的诗朗诵《妈妈的泪》,不仅感动了在场观看演出的所有观众,也让所有在场的残障孩子父母泪落如雨。

三、竭力奉献,用爱心传递社会正能量

长期从事服务残障孩子康复工作,吴秀丽老师对每一个孩子的症状现况、家庭状况都了如指掌。正是对他们了解和熟悉,她才更能体会到一些家庭的难处,特别是一些长期治疗、债台高筑的困难家庭的生活问题。只要了解到这些,她就会义不容辞、全力以赴去帮助他们。在春蕾中心40多个脑瘫孩子中,其中一户姓邢的人家生活相当困难。为给儿子治疗,夫妻俩花干了全部积蓄,还欠了一屁股外债。老邢夫妻年岁已高、身体都不太好,从事收入不高、每月一千多元的环卫工作,一家三口常年挤住在城边村一间出租屋里。吴老师不仅免除了他家的多项费用,还经常隔三差五通过送点钱、买点菜接济他们。在她的带动下,春蕾中心的老师们和数名社会爱心帮扶人士,及时伸出了援助之手,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老邢家庭的窘况。这件事也让吴老师认识到:社会上有爱心、愿奉献的人还是占大部分的,只要有人愿意牵头组织、带头行动,必然能给那些身处困境的人带来生活的希望。以此为契机,她倡导在日常工作中,把帮扶救助为主的公益事业放在首位,免费为残障青少年开展文化课教育、免费指导残障青少年器械自理康复,免费为残障青少年家长培训家庭康复手法和技能;利用“六一”、中秋节、春节等节假日,组织带领孩子们开展郊游、亲近大自然;举办公益联欢会,让孩子们表演节目、崭露头角、树立自信。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家庭效应,传递和弘扬了社会正能量。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5年来,经过吴秀丽老师精心培育、细心指导的40个孩子,已全部恢复到了生活自理、融入社会的水平。她的付出和努力也得到了社会和家长的认可。现在,春蕾康复中心已经成为拥有12教师、30多名残障孩子的知名度较高的残障儿童康复中心,全市很多残障孩子家长都投来了信任的目光。谈及这些,吴老师只是淡淡一笑:“支持我一直这样做的目的不是别的什么,只是因为我心中有爱。爱心其实就是一盏灯,一经点燃,就会照亮周围所有的人,给他人带来生活的希望。今后,我将一如既往、无怨无悔地做下去,与众多的爱的星光汇聚在一起,为残疾孩子构筑起一个更加明亮的爱的天空!”



责任编辑: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