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奉献)河南张存连
三十二年执着坚守赢得精彩人生
张存连,男,57岁,河南省台前县统计局统计师。
张存连在台前县是家喻户晓的人物。这位在统计岗位奋战了30余年的“老统计”,被人们亲切地称为 “老黄牛” 、 “活电脑”。了解他的干部群众这样评价他:“一个情系岗位、矢志不淪、执着坚守、拼搏奉献的人。”
恪尽职守 拼搏苦干
张存连这样说过:“我宁可倒在岗位上,决不躺在床位上。”
2005年之前,张存连全家住在后方乡农村,距离单位9公里。他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早出晚归,风雨无阻,从不迟到、缺勤。有时刚回到家,因工作又马上返回单位加班,完成任务后深夜再独自回家。上下班途中,夏天有时突降大雨,他被淋得像“落汤鸡”;冬天有时路上结冰,骑车容易摔倒,他就早早起床,推着自行车去上班,到单位要用两个多小时,而下班回到家里往往是夜间8点多。2004年12月的一天,他加班到夜间9点多,回家途中在结冰的路上骑车,摔了个仰面朝天,他强忍剧痛推着自行车一瘸一拐地走回家,第二天又推着自行车去上班,腰腿疼了半个月,他一天也没休息。
32年来,他报出的统计资料不计其数,从未出现差错或延迟。在休息时间,不论哪个单位需要统计资料,不论是白天还是夜间,他都认真对待,有求必应,从不让别人接送,总是在办完事后独自回家。去年有一天晚饭后,他因事骑自行车回老家,在离家还有一里远的时候,接到县政府办公室要他提供统计资料的电话,他立即转身奔向综合楼,以最快速度整理好资料送到县政府办。他每年数百次为党政领导和各方面提供统计服务,都做到数据准、资料全、速度快。他常年超负荷地工作,每年加班时间都在1000小时以上。他的自行车上经常带着个大提包,里面装着各种资料,以便下班后在家里继续工作。
主动找工作干是张存连的一大特点。他主动设立了月度、年度统计台账。历经半年时间,克服各种困难,补算了建国后台前县41年的GDP数据,填补了统计资料的一项重要空白,在全省各县(市)中属于先例。自1990年以来,他每年收集全国、全省、全市主要统计数据,加上本县数据,编制成统计表格,丰富了统计信息量。他分别整理了全国、全省、全市和本县建国后历年主要统计指标资料,使兄弟县的同行十分羡慕。他每年编制数十种统计资料,撰写十多篇统计分析文章,较好地服务了领导决策。2009年濮阳市7个县(区)统计局共评选出获奖统计分析12篇,他一个人就占了3篇。每年的统计年鉴编印工作,都是他一个人独立完成。
他在多次全国性大普查中负责全县的业务工作,每次都置个人利益于不顾,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夜以继日地埋头苦干,竭尽全力把业务工作做得最细致、最扎实,保证普查取得圆满成功。
在去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他担任县人口普查办公室副主任兼业务组组长。县里举办培训班时,他一个人承担了80%以上的授课工作量。乡镇培训时,他8次前去讲课,共培训普查人员1100余人次。普查登记阶段,他每天早出晚归,奔波在现场登记第一线,了解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指导普查人员做好登记工作。每天从乡下回来,他随便吃点东西,又一头扎进办公室,汇集情况,查阅资料,拟定解决问题的办法,多次忙到下半夜,有时干脆就在办公室过夜。同志们多次心疼地劝他:“这么大岁数了,夜里别再加班了。”他微笑着点点头,但仍然回到办公室坚持搞“夜战”。他设计电子表格30多种,并带有计算公式,极大地方便了基层填报。11月26日夜他加班到凌晨4时多,回家上车时右手中指和无名指被车门挤伤,疼痛难忍,他说直想到地上打滚,但第二天仍一声不吭地照样工作,有人发现后惊讶不已。直到半年后两个手指才长好。
克己奉公 甘于清贫
他一心扑到工作上,很少过问家里的事。他是“一头沉”家庭,在老家居住时,地里的农活主要由妻子去干,很多次他在公休日刚到地里给妻子帮忙,便接到电话通知,他便毫不犹豫地立即赶往单位,干完工作返回家中,他不敢面对妻子的泪眼。有一次严冬的夜里,他在家里加班为县领导起草在统计年报会上的讲话稿,半夜时分突然患了重感冒,发烧39℃,他让妻子请来村医,打了一针,继续写稿子,8页约3000字的材料,写一遍,再抄一遍,完成后已近天明。他和衣躺了一会,连早饭也没吃,提前赶到单位把材料交给领导。
有一年他随某单位领导到某乡帮助工作,一天母亲突患疟疾,可巧这天领导有事不下乡,为了不影响工作和本单位的荣誉,他没有请假,而是请别人带母亲去治病,下午他回到家里见到母亲便失声痛哭。父亲在世时经常有病,因他没有时间,大多都是自己去求医买药,在临终前两个月时从台前看病回家时迷了路,被邻村的好心人送回家。第二次农业普查期间,他连续6次下乡路过老家,因怕耽误工作都没有停留,而是在夜间骑自行车去看望母亲。去年人口普查期间,因工作太忙抽不出时间,他连续40多天没回过老家。
有一次正值农忙季节,他在家里晒麦子,局领导为了准备第二天的全县普查工作会议,要他立即赶到单位,他骑上自行车就往县城飞奔。走到半路时,突然阴云密布,电闪雷鸣,一场大雨马上就要来临,他稍微犹豫了一下,还是头也不回地赶到了单位。完成工作后回到家中,他看到粮食被大雨冲得到处都是,妻子正蹲在地上哭泣,他心情十分沉重。
他不是没有得到特殊利益的机会,但他始终坚守自己的底线,不是自己的钱一分都不沾。2005年,他在新区买房子,当时房价是85000元,而工作了26年的他,只付得起30000元,他从各方面借贷了五万多元,到现在还有近两万元没有还清。他的房子室没做任何装修,各种用具十分简陋,衣柜、桌子还是30多年前结婚时的嫁妆,一对沙发已经用了27年。
善于学习 刻苦钻研
张存连原来是中专学历,为了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和工作能力,他横下决心学习统计知识,钻研统计业务。1985年,他报名参加了统计专业大专自学考试,以高分顺利拿到了文凭。
俗话说:人过四十不学艺,可张存连不守这个规矩。为了做好自己兼管的统计法规工作,从来没有接触过法律知识的他,1999年报名参加了律师专业自学考试,通过刻苦自学,于2002年拿到了律师专业大专文凭。张存连参加过多次省、市举办的业务培训班,每次都认认真真地听课、记笔记、做测试题,真正学到了知识,给领导和同事留下了深刻印象。2006年,年过半百的张存连又坐在了电脑前,像小学生一样认真学起了电脑。由于他勤学苦练,电脑技术提高很快。特别是设计Excel表格,他可以说是高手。他把历年的各种统计资料及有关资料,分门别类,建立了800多个文件夹,收入近4000个文件,形成了全面系统的电子统计档案,被称之为“台前统计的百科全书”。
情系统计 矢志不移
有人说,还没有发现比张存连更热爱统计的人。他25岁从事统计工作,一干就是32年。这其间,不是没有转换更好工作的机会,然而一次次都被他婉言谢绝。
早在企业工作时,厂长考虑到他的能力和品质,准备让他干会计,他当即谢绝:“领导的心意我领了,会计请找别人,我还是干统计吧。”
由于他表现突出,很快引起各方面的注意,逐渐成了全县的“名人”。曾有县工业局、县经委、县科委等单位的领导提出把他调过去,并许以优惠条件。因怕脱离统计工作,他一一谢绝了人家的好意。前
不久,有两个企业请他去兼职担任某项工作,他果断地回答:“我喜欢统计工作,单位也需要我,一心不可二用,兼职肯定要影响本职工作,只要在岗一天,我就要认真干好工作,不能有非分之想。”
张存连情系岗位几十年辛勤付出的事迹受到了组织和群众的高度肯定和赞誉,被中共台前县委制作成党员教育专题片—《情有独钟》,播出后感动了无数人,在河南省统计系统和台前县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张存连先后荣获全国人口普查、全国产业普查、全国基本单位普查等国家级先进工作者、河南省统计系统先进工作者和濮阳市劳动模范等荣誉几十项。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