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为乐)河南唐清章
耄耋之年献余热 真情关爱青少年
唐清章,男,84岁,中原油田第九社区居民、退休干部。
自2000年以来10多年的时间里,唐清章老人通过写书信劝导、教育青少年学生刻苦学习、励志成才,累计撰写书信662封、53万字,使22名“问题少年”寻找到了奋进的方向。这些本是升学无望,让父母和老师头痛的“问题孩子” 已有8人考上了大学,从此改变了命运。
唐清章老人毕业于西南军政大学,退休前担任中原油田子弟中小学教师、校长30余年,有着丰富的教育经验。1987年唐清章退休后,曾被多个学校聘为校外辅导员。在与朋友的一个孩子的接触中,他发现这个孩子对学习没有自信心,自卑心理严重。为帮助他,他开始给孩子写信,一封,两封,直到第四封时,这个孩子终于向他打开了心扉。从此,他与这个孩子开始了书信交流,孩子有什么问题就写信给他。他根据教育理论和经验,引导孩子。在他的劝导下,孩子有了自信心,学习进步很快,并考上了市油田一中。后来,这位学生家长把孩子进步的事讲给他人,一传十,十传百,于是,许多家长便求他与自己的孩子进行书信交流,他一一答应了下来。
2008年8月,发表在《中国火炬》“耄耋老人痴心劝学”的文章,谈到唐老用52万字、653封劝学信,使12名问题少年从此改变命运的事儿,一石击起千层浪,先后被《大河报》等多家新闻媒体登载后,郑州市高三学生殷诗晴的父亲,几经周折找到了唐老。殷诗晴高考两次落榜,复读考试成绩不理想,很是着急,想让唐老通过写信的方式疏通一下孩子的思想,介绍一些比较实用的学习方法,希望孩子能顺利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
唐老出于对孩子父亲焦急心情的理解,以及对孩子前程的考虑,他一口答应下了这件事。唐老再三斟酌与多次孩子通信,沟通思想,找准问题,提出建议。经过唐老锲而不舍的努力,使诗晴的思想有了很大转变。她在回信中说:“读了您的信我才知道自己有多幼稚。您给我的短文给了我一些启发,我也要在以后的学习中尝试和时间比赛……”
前不久,诗晴的父亲打来电话,说孩子在思想上、学习上有了不少的变化,比起以前的诗晴,他更自觉、更刻苦了。最近,这位父亲一再要来油田看望并拜谢唐老,被唐老婉拒。唐老说,关心下一代,对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来说,都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除了对孩子们进行思想上引导和教育,唐老还坚持对学习困难孩子进行悉心辅导。吴华英的父亲在内蒙打工,母亲在油田打零工,平时无暇顾及姐弟俩的学习。两年前,华英因班里各科成绩经常考单分,后又因班里有学生丢失饭票与她有染等原因被学校劝退。2006年,其母听说了唐老的事,便带着孩子以试试看的态度找到了唐老。唐老问明了情况之后,便安慰、鼓励小英:“过去的事就过去了,一张纸翻过去就不要再想了,要往前看。”知道小英的一些科目总是学不会后,唐老语重心长地说,功课的事儿你不用担心,我帮你补,哪科不会补哪科;学校的事你也不用发愁,咱们一起想办法再重新联系学校。2006年5月,退学在家两个多月后的华英又重新燃起了希望,拿起了课本。面对成绩很差的孩子,唐老没有放弃。他先是自己把初中课本中数学、物理、化学、英语、地理等各科的知识点吃准、吃透,再从中挑出最精华、最基本的知识给她补起。从2006年5月到2006年9月,近半年的时间里,唐老像每天安排教学一样把各科的知识点理完后,找出典型的题目给小英做,然后再分析她知识点的缺漏,有时白天时间不够,他还要挤出晚上的时间给小英补课。工夫不负有心人,开学后的第一次月考,华英有生以来第一次在50多个孩子的班里考取了第22名。这个成绩给了小英信心,唐老趁机激励她:“这不是能学好嘛,只要用心,就能学会。”
除了补习文化课,唐老最注重的还是孩子的自信心、毅力、意志力、品德等方面的培养,走进唐清章老人的卧房加书房,立即被他那满满一书柜的书所吸引,《四书五经》、《天才成长之路》、《每天进步一点点》、《点拨》、《非常讲解》……立即给我一种坐拥书城之感,一时分不清是在一个中学生的书屋里还是一位八旬老人的书房里。唐老说,他还订阅了《文摘周报》、《人民教育》等大量的报纸、杂志。他每天早上4点半准时起床,先是学习中学课本知识,然后锻炼,看早新闻,然后阅读报纸、杂志……直到晚上10点以后才开始休息。唐老每天把他看过的报纸、杂志上的一些好的文章都收集起来,关键的字句用红笔批注上,然后等孩子去补课的时候拿给他们读,或等他给孩子们写信的时候运用进去。
因为唐老的慈祥、和蔼,与唐老有联系的孩子们都把唐老当成了自己的亲人,有什么话不愿跟父母说也得跟唐老唠叨唠叨,唐老为此很是欣慰。目前,唐老除了与初中以上的16名孩子保持着来往,为他们辅导功课,解决一些思想上的问题外,还把触角伸向了这些孩子的家长们,从家长思想观念的转变以及对孩子的培养和教育孩子的方法上给予指导,让家长们总结自己成功和失败的一些经验,及早对孩子进行培养。在唐老辅导的许多考上大学以及考上重点高中的孩子们中,一些孩子经常给唐老汇报他们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唐老说,看着孩子们点点滴滴的进步是他最大的安慰,他的内心充满了成就感。
唐老说,他从媒体上看到南京大学的一个教授已是百岁老人了还带研究生;季羡林97岁了还在著书立说,这对他是一个鼓舞。唐老现在很注重锻炼身体,他说,要从心情、运动、饮食、起居方面多注意,争取让自己的所思所学对更多的孩子们有所帮助,他可以再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再做20年的贡献。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