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好人榜 > 河南好人榜 > 河南好人榜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魏振功

作者: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16-12-07 16:17:56   

2014022110583512.jpg

(诚实守信)魏振功:大陆民警高尚行为感动台商

 

事迹概括:他热情似火,拯救了扭曲的心灵;他爱心如歌,唤醒了久违的良心;他拾金不昧,感动了台湾商人;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了龙乡民警的亮丽之魂。

事迹介绍:魏振功,男,汉族,1984年4月17日出生,本科学历,200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5年毕业于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2006年通过招警考试进入濮阳县公安局,在庆祖派出所工作;2009年12月到监管大队工作至今。

魏振功同志参加工作以来,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决执行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爱岗敬业、积极上进,在圆满完成本职工作任务的同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03年至2005年连续三年荣获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04年被公安厅通报表扬一次,2007年荣获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09年荣获集体三等功,2011年荣获集体三等功,2013年被濮阳市公安局培训中心授予优秀学员,2013年被濮阳县公安局通报表扬一次。2013年5月因拾金不昧被河南电视台法制频道、河南电视台都市报道、濮阳早报、濮阳县电视台、商都网等多家媒体采访报道。

魏振功同志默默无闻,勤奋敬业,用平凡铸就辉煌。正值全市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学雷锋”及“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主题教育活动之际,魏振功同志用自己拾金不昧的实际行动,为全局民警上了一堂生动地主题教育课,同时为濮阳公安赢得了荣誉。

2013年4月,魏振功出差去上海。5日上午,他公干完毕,正准备从上海火车站乘车回河南。不料,正在候车的他,却在车站意外捡到了一个公文包。

“谁的公文包丢了?这是不是你的公文包?”魏振功急忙向身边候车的旅客询问、打听,不料在周围问了一圈,均无人认领。

“公文包中会不会有失主的联系方式?”情急无奈之下,魏振功小心翼翼地打开了公文包。

打开公文包后,魏振功发现,里面除装有失主的驾驶证、台胞证、信用卡以及数千元现金外,还有一份刚签订不久、金额高达200万的商务合同。但就是没有发现失主的联系电话。

“丢失这么多贵重物品,失主肯定十分着急,必须尽快想办法找到失主。”魏振功想。公文包内虽没发现失主的联系电话,但凭着警察工作的职业敏感,魏振功还是很快从驾驶证、台胞证和商务合同透露出的信息中判断出:失主应该是工作在江苏苏州的台胞。

左等右等不见失主,魏振功当即做出了一个决定:当天不回河南了,直接乘车去苏州寻找失主。到苏州后,魏振功通过苏州台商协会,很快查到了失主。失主名叫何信渝,家住台湾台北市,目前在苏州经商。魏振功迅速与失主取得联系,并亲自将公文包及包内物品完璧归赵。

因丢失贵重物品正心急如焚的何信渝,没想到一名大陆警察竟然费尽周折亲自将失物送到自己手中,激动得当场拿出2万元感谢魏振功,但被魏振功婉言谢绝了。

回到濮阳后,魏振功从没有提起过这件事,继续正常工作。没想到,5月6日下午,他突然接到河南电视台记者的电话,称第二天上午要就这件“小事”来采访他。

原来,魏振功婉拒重金酬谢,急忙乘车赶回河南后,台胞何信渝十分感激他拾金不昧的行为,事后联系了河南省台商协会,委托其派员上门向魏振功再次表示感谢,河南省台商协会又联系了河南电视台。同时,何信渝还给法制频道栏目组写信,想通过媒体让所有人知道濮阳的人民警察这种服务人民、助人为乐、情为民所系的高尚道德情操和精神风貌。

“真没想到,就做了件很小的事,人家台商竟专门托人来这里感谢,太意外了!”接受完河南电视台记者的采访,魏振功仍不解地自言自语。

采访现场,濮阳县公安局负责人如实地说:“魏振功自己感到意外,其实这样的事发生在他身上,我们大家觉得一点也不意外。因为,他平常在单位就是一个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同事热心的人。前段,在全县开展的“讲良心,做好人”活动中,他就是位先进模范。”

魏振功同志做出这样的好事绝非偶然,他平时就是一位爱岗敬业的好民警。自参加工作以来,在公安局党委和监管大队领导的关心帮助下,逐渐成为一名优秀的监管民警,在看守所关押的对象有屡受打击的“老油条”,有一失足走向犯罪道路的迷途少年,有腰缠万贯的商人老板,也有位高权重的领导干部,角色各不相同,心理也迥然不同,他们中有的人畏罪,有的人孤独,有的人丧失生活的信心,有的人存在严重的对立情绪。监管工作就是民警与在押人员智慧和胆量的较量,掌握在押人员心理脉搏,“对症下药”化解矛盾,不仅使在押人员遵守监规,保障监所安全,更要促使他们树立生活的信心,敢于面对现实,使他们懂得:犯罪是可耻的,接受处罚是应当的,政府是关爱他们的;接受法律制裁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改造的过程、脱胎换骨的过程。民警在管教在押人员的同时,更是在拯救一个个扭曲的灵魂,唤醒他们人性中尚未泯灭的良知。

在对在押人员的管理上,魏振功同志创新思想观念,形象地提出对待在押人员要像“老师对待学生、医生对待病人、父母对待孩子”的人性化管理理念,做到“气不训、教不骂、管不罚、怒不打”,用真情和关爱温暖一颗颗孤独的心,唤起在押人员对新生活的向往,重塑了违法犯罪人员扭曲的心灵。

因寻衅滋事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的在押人员刘某,在刚被抓获时,抵触心理极其强烈,情绪波动很大,时常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进行自残,企图以此逃避法律的制裁。魏振功同志发现后,主动找到他,与他进行沟通。可是刘某极力抵触,大喊大叫,态度粗暴。而魏振功却耐心地对其进行说服和开导。他首先避开刘某的情绪焦点,不谈起判罪、服刑等令刘某焦虑的话题,而是时刻谈及刘某的生活、兴趣、爱好等,借此转移他的注意力,深入其情感世界,与他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同时,魏振功还悉心照顾他的生活,使他感到家庭般的温暖。最终,刘某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心态得到调整,一颗冰冷的心被温暖,内心的美好情感被唤起。终于,刘某真心地接受了法律的判决。在刑满释放后,刘某专程来感谢魏振功同志的关怀,刘某说:“你对我们在押人员特殊的情感关怀,使很多在生活道路上的迷失者在黑暗中找到了方向,你就像一盏寒夜中的明灯一样使我们走向迷途的人悔过自新,重新鼓足勇气迈开大步朝着爱与温暖的家前行。

谈到工作体会时,魏振功同志说:“法治社会建设步伐越来越快,对每位民警要求越来越高,我们不仅要严格执法,更要热情服务,只有热爱这一行,用心去做事,为人民办实事,最终会赢得人民群众的肯定”。话语虽然没有深奥的道理,却蕴含着魏振功同志和全体民警工作的认真和对事业的无限忠诚。魏振功同志工作平凡而朴实,虽然没有辉煌的成就,然而在平凡的岗位上,他以热情好学、勤奋严谨的工作态度、务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赞誉。

魏振功同志把满腔的热情与爱都倾注在公安事业上,用实际行动塑造了新时期濮阳人民警察的新形象,为“严格执法、热情服务”这句话作出了最好的诠释。




责任编辑: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