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好人榜 > 感动濮阳年度人物 > 感动中原年度人物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李权卿

作者: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16-08-26 18:02:49   

李权卿.jpg

 李权卿,男, 1968年5月出生,山东莘县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爆破工程师。曾在部队服役14年,2004年4月作为特殊专业技术人才被濮阳市公安局特招入警。现为市公安局治安支队二大队民警,一级警司。入警7年来,他先后排除销毁各类炸弹270发、雷管44余万枚、炸药8259公斤,处置各类涉爆现场93次,参与执行各类大型活动的安检防爆任务130余次,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2008年4月荣获“濮阳市五一劳动奖章”,2008年11月被评为“濮阳市十大杰出青年”, 2010年4月被评为“河南省优秀人民警察”,2010年12月被评为“年度濮阳最有影响力十大人物”,2011年5月再次荣获“濮阳市五一劳动奖章”。
         5月28日18时许,濮阳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排爆民警李权卿在销毁查扣烟花爆竹中身受重伤,左眼、左耳伤势严重,全身大面积灼伤。做为濮阳市唯一的排爆手,李权卿的伤势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5月30日,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陈凤喜,市委常委、群工部长、市公安局长阮金泉到医院看望了李权卿,对李权卿不惧危险、忘我工作的敬业精神给予高度评价,要求创造最好的条件,全力以赴做好李权卿的后续治疗。市公安局的领导和战友聚集在李权卿病床前,述说着一个又一个李权卿的感人事迹,折服于他的三个“最多”,受领安检任务最多,排除爆炸物最多,经历生与死的考验最多。曾经采访、报道过李权卿事迹的记者赶到了病房,再一次为李权卿的无畏感动,不约而同拿起了手中的笔。许多闻讯而来的群众,也挤到了病房的门口,送来了鲜花,带来了慰问品,共同祈福奔走于排爆生死边缘的勇士早日康复。
        受伤前连续工作了6个小时
        5月28日10时许,濮阳县公安局治安大队接到群众举报,称有人在城关新一街某出租房内私自制造烟花爆竹,民警立即赶到了现场。在狭促的出租房内,大量的半成品烟花爆竹被随意地摞在墙角或散铺在地面上。氯酸钾、铝银粉等制造火药的化工原料已将地面染成了灰色,温度增高,轻微震动就会发生自燃引起爆炸。如果不将这批非法爆炸物尽快转移出居民区,后果难以想象。濮阳县公安局治安大队二中队长霍朝军说,“我们第一反应就是向李权卿同志求援,他是我们信服的排爆行家!”5月28日是个星期六,好不容易过个周未的李权卿,接到支队领导的电话,二话没说就跳上了警车,投入工作状态。要想安全搬离、销毁这批非法制造的烟花爆竹半成品,首先就要进行药壳分离。李权卿为了加快工作进度,他6个多小时没有喝一口水,在30度的高温中,汗水浸透全身。许多同志想上前搭把手,都被他制止,“这儿危险,你们离得再远些!”在销毁现场,李权卿又一次将战友赶离了危险地带。一同执行排爆任务的濮阳市治安支队民警项亚伟说,“看他累得直不起腰来,我就想上前帮帮他,可还是被他赶了出来,我刚刚走出警戒区,不幸就发生。”目前,经过市人民医院的全力抢救,李权卿同志已脱离了生命危险。濮阳县公安局正在全力追捕非法制造烟花爆竹的犯罪嫌疑人。
        被王百姓推荐入警
        2004年2月7日凌晨,春节刚过,濮阳市一复印门市发生爆炸案,当时濮阳市还没有排爆手,只好请河南省排爆专家王百姓来处理此案。在案情分析会上,市公安局领导与王百姓谈到濮阳市排爆手的缺乏问题,王百姓当即就说,濮阳市有现成的排爆人才——李权卿。在案件侦破陷入困境的情况下,2月9日,李权卿被从房产局借调到市公安局工作。李权卿反反复复观看爆炸现场录像,仔细分析从现场提取的物证,终于成功地从中发现了爆炸残留物,认定了由导火索、火雷管、硝铵炸药、油漆桶等组成的爆炸装置,并算出炸药量。根据这些重要证据为侦破该案确定了正确的侦查方向,同时还为该案与我市发生的四宗案件进行串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初显身手即不辱使命,让市公安局的领导和同事们对这个新来“工兵”刮目相看。案件的顺利侦破充分展现了他扎实的业务功底, 2004年4月,李权卿作为特殊人才被市公安局正式特招入警。
        李权卿常说“只有我们比犯罪分子想得更超前,懂得更全面,我们才能胜利!”。他清醒的认识到,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业务知识,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才能更好地为维护社会稳定和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做出新贡献。李权卿自已购买《爆炸物处置使用技术》、《爆炸犯罪案件案例评析》、《爆炸犯罪对策教程》、《危险物品管理》、《爆炸犯罪侦察要略》、《安检与排爆》等多种专业书籍,挤出时间钻研业务,夯实排爆技术理论功底。他注重总结和分析每一次排爆工作特点,坚持撰写工作日志,日积月累了大量成功经验。他还密切关注国内、外爆炸物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汲取精华,搜集和掌握了大量的排爆素材。2010年12月,李权卿取得了公安部防爆技术交流培训中心制发的《排爆合格证书》。
        难以忘却的6天6夜
        2007年7月15日,台前县侯庙镇大李村因非法制造火雷管引起爆炸,造成两人死亡,炸毁房屋两间。李权卿接到任务后,火速赶到爆炸现场。他蹲着身子,小心翼翼掀起每一块瓦砾,用了整整两个时才为给刑警技术人员勘查现场,打开了一条安全通道。一瓶矿泉水没有喝完,又接到群众举报:在该村一处宅基地和村北五、六里处一废弃的砖窑场分别埋藏有雷管,但具体位置不详。此时已是上午11点多钟,天气极其炎热,在爆炸现场已累得满头大汗的李权卿立即赶往群众举报现场,李权卿同志由外向内,仔细排查每一寸土地,最终在南墙根与变压器不足一米夹道内发现藏匿雷管的地点,共清理雷管755枚、电引火头50000余个、配药原料40余公斤,在37度的高温下连续奋战近三个小时,汗水湿透了他的衣服,顺着衣角向下滴。在周围围观的群众看到此情形,深受感动,有一位老大娘还回家煮了鸡蛋,送到了清理现场,说啥要让李权卿同志和他的战友吃过鸡蛋再干。但是,李权卿同志工作的脚步并没有停息。为了群众的安危,在清理完这个现场后,李权卿同志又马不停蹄赶到群众举报的第二现场,在废弃的烟囱现场,又连续工作两小时,清理出成品火雷管1200枚,纸雷管壳一编织袋。
        当李权卿同志风尘仆仆回到家时,已经晚上9点钟多。一杯热水没有冷凉,李权卿又接到电话:范县颜村铺乡刘郎庄村一养鸡厂发生雷管爆炸,当场死亡两人,炸毁房屋两间。李权卿放下电话,直奔支队,和支队长高相旗、副支队长雷光临连夜赶往范县爆炸现场,由于现场遍地都是雷管,晚上光线太暗,为了保证安全,对爆炸现场进行初步勘查后赶回市内家里时已是凌晨一点多了。7月16日一大早,李权卿和支队领导再次赶到了范县爆炸现场,在清理现场,李权卿同志既是指挥员,又是具体操作员。太阳毒辣辣地照着,没有一丝风,村民站在树下摇着扇子还说热,李权卿戴着头盔,穿者厚厚的防弹背心,衬衫、裤子跟水洗的一样,整整清理了八个小时。从上午8时到下午四时,共清理出成品雷管31400余枚、炸药12公斤及大量制作雷管的工具。下午4点35分,李权卿不顾浑身的疲惫,又来到了“7. 15”台前县爆炸现场,这比范县现场还要复杂,有些村民在帮忙清理现场时,一木锨托出8个雷管,见此情形,村民放下木锨跑的一个不剩。李权卿依然是第一个进入现场。在被炸毁的房屋内,没有引爆的雷管到处都是,其中在北面的床上,一张竹席盖着一堆雷管。为了尽快排除隐患,防止二次爆炸,李权卿又一次穿上厚厚的防护服,一点点将竹席掀开,把雷管一个一个拿出来,慢慢捧到塑料盆内,象捧着一个个刚出生的婴儿。将床上的20000余枚雷管全部清理出来,这时李权卿同志已经累得直不起腰了。李权卿这种舍生忘死、敬业奉献的精神让在场的全体民警深深折服。等李权卿同志往市内赶的时候,又是晚上十一点多了。为彻底消除爆炸隐患,7月17日,李权卿又赶赴范县、台前,确定了两个爆炸物销毁地点。7月18日,排爆专家王百姓到我市对两个爆炸现场进行复查,对李权卿的现场清理给予高度评价。在王百姓的指导下,7月19日,李权卿在范县将爆炸现场清理及查获的56400枚雷管、炸药进行了销毁。7月20日,李权卿在台前将爆炸现场清理及查获的40000余枚雷管、炸药进行了销毁。确认爆炸物完全销毁后,李权卿脸上才露出久违的笑容。
        多次和死神擦肩而过
        2006年9月5日,华龙区孟轲乡一出租院内因非法制造火雷管引起爆炸,当场死亡4人,19人受伤,炸毁房屋4间。警情就是命令,李权卿与支队领导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当时现场一片狼籍,遍地是碎砖、玻璃,地上铺了厚厚的一层雷管壳和半成品雷管,分不清哪是空壳,哪是半成品,到处是一踩就响。任务艰巨,环境复杂。李权卿硬是从废墟中用双手清理出来2200发已制好的成品火雷管、300余发半成品、200公斤加强帽、20公斤石蜡等原料。第二天,李权卿清理现场时不慎踩响一枚雷管,顿时脸上、头上鲜血直流,两个眼睛被炸伤。在领导的劝说下,他才来到医院,从双眼中清理出4片玻璃渣片。为彻底消除爆炸隐患,9月8日上午,李权卿又不顾伤口疼痛,与同事们一起对现场起获的6500枚雷管和炸药进行了销毁。
        2009年10月20日深夜, 南乐县计生委家属院一辆汽车下,犯罪分子放置了自制的遥控炸弹,以此勒索车主钱财,并威胁车主如果胆敢报警,他将进行疯狂报复。接到命令后,李权卿连夜赶到现场,并在第一时间对车辆进行了全面检查,经检查发现在轿车油箱底部放置了一个长宽约35×35 cm、厚约13 cm用白色胶带缠绑的纸箱,密布着错综复杂的电线线路,他用炸药探测仪反复检测,发现了纸箱中有炸药成分,初步判定这是一枚炸弹,稳定性较差,随时都可能爆炸,且威力较大。情况十分危急,必须马上拆除。李权卿穿上防弹背心,戴上头盔,走到了车后,运用绳钩法远距离将炸弹下面垫的砖拉出,使炸弹与油箱脱落,然后趴在地上双手捧住炸弹,十几米的距离,他竟走了五六分钟,当他小心谨慎地将炸弹转移搁置在比较妥善的地方,小心翼翼剥开炸弹的第一层“外衣”时,汗水沿着他的鬓角流了下来……40分钟后,李权卿终于成功将这个威力巨大的炸弹拆除,这时他已全身湿透,当炸弹被顺利拆除的一瞬间,在一旁紧张注视着李权卿的同事一下子拥过来把他抱起,而他早已累得说不出话。
        几年下来,战友给李权卿总结了三个“最多”,受领的安检任务最多,排除爆炸物最多,经历生与死的考验最多。入警七年来,李权卿排除、销毁自制炸弹5个、航弹、炮弹、手榴弹、地雷等270发(枚)、雷管44万余枚、各类枪支860支、电引火头15万余个、雷管壳78余编织袋、黑火药、炸药8259公斤、礼花弹26000余枚、烟花爆竹5845箱。
        铮铮铁骨背后是柔情
        作为一名排爆警察,李权卿是优秀的;然而作为儿子、丈夫、父亲,他愧对家人。2010年10月,李权卿76岁的父亲因患弥漫性脑萎缩和心肌梗塞在濮阳住院,靠输营养液延缓生命,后来医院下达了病危通知书,让回家准备后事。而此时的李权卿,正忙着参加河南省公安厅组织的查爆排爆大比武,他是濮阳市公安局头号种子选手,脱不开身。没办法,李权卿只好把父亲转到山东古云镇医院。他含着热泪对妻子和两个姐姐说,不管花多少钱,一定让父亲等到他比武回来。而在领导和战友面前,他没有请过一天假,没有提过一句父亲的病情,也没有耽误过一天训练。在比武还未结束时,他就接到范县公安局的电话,10月25日范县杨集乡发生了非法制造雷管爆炸案,当场炸死4人,炸毁房屋4间的惨剧。26日比武结束后,李权卿连夜赶回濮阳,第二天清晨就出现在爆炸现场,经过两三天的紧张工作后,回到老家时,父亲已是第16天滴水未进,不能说话了,连液体也输不进去了。他不顾连日的疲劳,守护在父亲身边,10月28日晚上,父亲拉着他的手,张着嘴,想要说什么却又说不出,睁着眼睛离开了人世。他做为唯一的儿子,在父亲生命最后的日子里,却未能一直守在身边尽孝,李权卿悲痛欲绝,愧疚不已。
        然而,对自己钟情专注的排爆事业,李权卿从来没有退缩和彷徨。一次次生与死的抉择,他用智慧和勇气诠释着人生追求,用忠诚和奉献证明着入警誓言,用汗水和鲜血续写着人民警察的荣光。李权卿从昏迷中醒来的第一句话,就是“先不要告诉秀珍和孩子,秀珍身体不好,孩子马上就要考试了!”每每提到妻子女儿,这个铮铮铁骨的汉子都是泪流满面。李权卿先前在部队服役,夫妻分居,由妻子独自带着孩子,照顾着双方老人。妻子王秀珍说:“想着他转业后能帮帮我,谁知他穿上警服后家里一切还得我全部操持,他到家就两件事吃饭和睡觉,好像排爆比我和闺女还重要!”然而,这位坚强而善良的女性对丈夫非地理解、尊重和支持,她说:“权卿当初转业到房产局时,总感叹专业不对口,学无所用,精神不振,到治安支队后,他找到了自己的舞台,展现了自己的精彩,治安支队领导的关心厚爱更让他增添了干事创业的劲头,他常说支队给了他许多荣誉,他得对得起领导和同事的信任,对得起群众的期待!”治安支队政委高峰说,“权卿同志是个非常尊重荣誉的人。每一枚奖章,每一项荣誉,他都看作是服务人民的成绩、人生价值的体现和事业追求的动力。每一个追求金钱和物质的灵魂在他面前都会感到汗颜!”
        李权卿,你用汗水荡涤了阴霾,你用热血浇灌了平安。为了警察的荣誉,战友们为你祝福;为了濮阳的祥和,乡亲们为你祈祷。愿你爽朗的笑容早日驱散伤痛,愿你骄健的身影再创辉煌!



责任编辑: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