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好人榜 > 感动濮阳年度人物 > 感动濮阳年度人物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冯铁良

作者: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16-08-29 18:11:21   

一个全国五星志愿者的7年志愿生活

冯铁良

 

冯铁良.jpg

    他是全国无形志愿者,也是河南省十大金牌志愿者;他是濮阳市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队长,也是全市的“献血状元”;他是不少市民眼里的“活雷锋”,却经常会被老婆孩子埋怨为“不称职”的老公和爸爸。在3月5日学雷锋日到来之际,记者特地采访了志愿者冯铁良,听他讲七年来的志愿生活,充满精彩,也让人感动。

    10年坚持献血小板成就“献血状元”

    今年年初,在全市无偿献血表彰大会上,副市长沈运田,亲手将“濮阳献血状元”的奖牌,授予冯铁良。对于这个荣誉,冯铁良可以说是当之无愧,因为从2002年到2013年9月,冯铁良累计献了67次血小板,是濮阳名符其实的“献血状元”。

    2002年的一天,冯铁良到濮阳县长途汽车站附近办事,看到一辆献血车停在路边,他就主动上去献血。虽然是第一次献血,冯铁良还是献了400毫升的全血。不久之后,血战工作人员告诉冯铁良他的血小板较好,在给患者的治疗效果上要比全血效果好。既然自己适合献血小板,对患者又好,那就献吧,冯铁良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就这样,寒暑移往,不知不觉就过了10年。10年中,冯铁良总共献了67次血小板,还有两次献全血。

    冯铁良的抽屉里,摆着十多个献血证,那里记录了他的每一次献血。10年中到底献了多少量,冯铁良说没法统计,因为血小板不太好说量。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献的血可以帮助10个人,把他们的全身的血液换掉。在濮阳,还从来没有任何一个人,献血量能有如此之多。

    这10年来,冯铁良从来没有停止过献血,他基本上每个月都去献一次,去年献血法修订后,他有时候一个月就去献两次。实际上,献血小板比献全血花费的时间更长,但是,冯铁良愿意为此付出。当记者问他每次献血时,难道一点都不疼吗?一点都不为自己的身体着想吗?冯铁良说:“疼,但是,当你想着有人正急需要你的血救命,你把他救活了,就不断救活了一个人,而且是救活了一个家庭的时候,你就会感觉到,自己那点疼不算什么了。”

    成立志愿者队伍宣传无偿献血

    元宵节上午,濮阳市开展社火表演。在参加表演的队伍中,有一支身穿红色马甲的队伍特别引人注意,这支队伍,就是濮阳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他们骑着自行车,打着小旗子,义务宣传无偿献血,吸引了很多关注的目光。而走在队伍最前面的,就是队长冯铁良。

    许多人喜欢把志愿者和志愿服务者联系起来,但冯铁良说,其实,志愿者和志愿服务者并不完全是一回事。志愿服务者不仅自己要进行志愿服务,而且还要为志愿者提供服务。作为濮阳市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的大队长,就是一名志愿服务者。从2008年成立到现在,冯铁良将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发展成了一个拥有375人志愿者的志愿服务队伍,该志愿服务队也成为濮阳市志愿服务队伍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虽然无偿献血开展得较早,但一直到2006年,濮阳市还没有专门的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在自己献血过程中,冯铁良逐渐认识了一些和自己一样的献血志愿者。为了将志愿者组织成一个团体,便于开展活动,2006年,在冯铁良的倡议下,20多名志愿者成立了濮阳市无偿献血机采志愿服务队,冯铁良是队长,服务队除了献血外,还定期走上街头,走进社区宣传义务献血。2008年4月,冯铁良和另外两位志愿者,去深圳参加了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组织建设和管理培训班。在深圳,他们学到了当地志愿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也深感濮阳献血志愿服务和大城市的差距。回来后,冯铁良和相关部门商量,成立了濮阳市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他担任大队长一职。

    虽然贵为大队长,冯铁良其实就是一个干活的,并且是干活最多的。几乎所有的活动,他都要亲自参与,实在无法赶过去,活动的组织也都缺不了他。以至于每次到街头开展活动,总会有市民说:“咋又是你,每次无偿献血宣传都看你在。”对于每一次活动都要身体力行,冯铁良的解释是:“我是大队长,我要是不去,别人就会说,大队长都不来,我们来干啥?”所以,要想让志愿者多干活,自己就得多干活。在冯铁良看来,队长不是官,谁当了这个队长,谁就理所当然比别人多付出。

    让漂亮红马甲成为濮阳靓丽风景线

    作为大队长,冯铁良非常重视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的队伍建设。服务队围绕“宣传无偿献血知识、服务和招募无偿献血者和招募无偿献血志愿者”这个服务宗旨,先后制订并完善了多项志愿服务管理制度,构建了覆盖濮阳市五县两区及职业技术学院的10支志愿者服务队。

    服务队刚成立时,服务内容基本上比较单一,就是在血站无偿献血时,去为工作人员搞搞服务,为献血的市民作一些解释。随着人员的增多,冯铁良开始寻求更好的宣传办法。他经常会一个一个给志愿者打电话,说服大家聚集在一起,在濮阳市区内徒步打着旗子宣传无偿献血。后来,冯铁良又学习深圳的经验,将无偿献血知识印制到扑克牌上,进社区进行发放宣传,到公交站发放宣传,人们在打扑克的时候,就学习了无偿献血知识。此外,冯铁良还采用在扇面上,在握力器上印制无偿献血知识的办法,扩大无偿献血宣传。去年,冯铁良又组织了骑行队伍,一到周末,无偿献血骑行队伍就会骑着自行车,在全市五县二区间骑行。他们统一着装,佩戴胸牌,文明服务,漂亮的红马夹现在已成为濮阳市无偿献血场所一道亮丽风景线

    这支服务队所取得的任何一项成绩,都凝聚着他的心血和汗水。从2008年成立到现在,濮阳市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累计出勤达16347人次,志愿服务工时56769.5小时,集体活动46次,招募献血者30000余人,这些活动,几乎每一次都有冯铁良的身影。2010年,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荣获河南省优秀服务集体荣誉称号,2011年3月,服务队又被授予“温暖2010河南十大爱心集体”荣誉称号,爱心献血屋也被授予“河南省优秀志愿服务站点”。今年,濮阳市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又被团中央和国家卫生部联合授予“特别奉献奖”。

    一些了解冯铁良的人,都对他致以崇高的敬意。濮阳市红十字会秘书长张朝红说:“能够一如既往地坚持十年,并且是在没有任何报酬的情况下,说句实话,他的这种做法,我说啥都做不到。”志愿者甘增现说:“做一次好事不难,难得是坚持,冯铁良的这种坚持,用伟大来形容也毫不过分。”

    将妻子也发展成献血志愿者

    今年年初,一场大雪飘落濮阳。受天气等各种因素影响,我市血站的血液库存量空前紧张。冯铁良听说后非常着急,他一边号召全市五县二区的鲜血志愿者们上街头献血,一边又联系媒体呼吁,此外,他还组织市区和濮阳县的志愿者们,开展了一次大型骑行活动,志愿者们身穿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的服装,骑自行车在街头宣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其实,冯铁良并不是一个急性子,他对献血的事情着急,对家里的事情可不一定着急,有时候甚至到了“不负责任”的地步。冯铁良的妻子埋怨丈夫时有句话叫“啥时候把你的爱给家里一点”,很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

    从2002年开始成为无偿献血志愿者后,冯铁良待在家里的时间明显减少了。这几年,一到周末和节假日休息,冯铁良就把自己交给了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工作上,常常是早晨骑着摩托车出去,晚上骑着摩托车回来,不仅家务活很少干,而且很少陪自己和孩子逛街什么的。为此,妻子曾经埋怨他,作为丈夫不称职,作为爸爸,冯铁良同样不称职。

    不过,相比于妈妈,对爸爸的这种做法,冯铁良的女儿一开始非常支持,她说,爸爸成为无偿献血志愿者后,经常会去到市里,有时候还下乡参加各种活动,陪自己的机会很少,但自己对爸爸的行为比较理解,也非常支持。

    时间长了,妻子也渐渐习惯了他的这种做法,甚至开始以自己的行动支持丈夫。有时候,冯铁良组织无偿献血活动时,妻子也会跟着他搞服务。更重要的是,现在,妻子还成了一位无偿献血志愿者,已经献了好几次血。

    冯铁良以前留有一脸漂亮的络腮胡子,看起来很帅气,朋友们常开玩笑叫他拉登。做了无偿献血志愿者以后,他接受了更多的国际红十字志愿知识培训,了解到,志愿者一般都比较注重仪表,不让留长胡子。于是,冯铁良就果断地忍痛割爱,剃掉了胡子。“为了做志愿工作,总要舍弃一些什么。”冯铁良说。

    10年来,一直陪伴着冯铁良搞志愿服务的,是他那辆破得已经不能再破的摩托车了。无论是下乡还是到市里开展服务,冯铁良总是骑着他心爱的摩托车,10年下来,在志愿服务过程中,这个摩托车烧油有几千块钱了。前几年,他在做完志愿服务回家时,骑摩托车回濮阳县,在路上还被两个碰瓷的小伙子给讹了几千元钱,自己也受伤了,至今脸上还有一个不太明显的疤痕。

    有时候,也有人拿他的摩托车开玩笑:“你该买个汽车了!”每当这时,冯铁良都很无语,是的,自己只是濮阳县农业局一位普通的职工,每月的工资仅有千元出头,自己又把自己大部分的业余时间用在了开展志愿服务上,哪有那么多时间去想“挣钱”的门路呢。血是献了不少,但爱心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

    不过,在冯铁良看来,自己从事志愿服务这些年,付出的远远没有得到的多。他说,开展志愿服务这些年,自己的身体比以前好多了,心情也比以前好多了。别的不说,感冒的机会就比以前少了很多,以前每年都要感冒四五次,现在基本不感冒。当志愿者最大的收获就是快乐,在志愿服务过程中交了很多的朋友,大家在一起干志同道合的事情,真的很快乐。

 



责任编辑: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