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最美慈善老人”的大爱情怀
——中原油田敬托院入住老人徐凤英典型材料
徐凤英出生于内黄县后河乡小徐村,1948年在山东阳谷参加革命,1953年5月被调往北京工作,随后被单位送到国家建工部上海干校学习,前后学习用了三年的时间,学成回京后一直在北京工作到1987年离休。她2004年回濮阳,一直居住于中原油田昆吾园敬托院。2013年7月先后给内黄县后河乡小徐村、濮阳市慈善总会、昆吾园敬托院捐献了38万、32万、6万,共计76万元。
情系故乡
徐凤英有三个儿子,一个在北京、一个在广东、一个在徐州,都有稳定的工作,生活上都不需要徐凤英操心。1987年,徐凤英离休。离休后,徐凤英时刻都在想念着故乡。于是,2004年,在经过家人的同意后,她决定离开北京,远离繁华闹市,回到濮阳生活,居住在中原油田昆吾园敬托院。有人问徐凤英老人,北京是祖国的首都,是繁华的大都市,为什么不在北京养老,偏偏到濮阳居住?徐凤英回答说:其实我在濮阳并没有至亲故友,因为我是内黄人,过去归属濮阳,濮阳就是我的故乡,我深深地爱着濮阳这片土地。
平淡如真
2004年,来到濮阳之后,徐凤英老人就住进了中原油田昆吾园敬托院。
“我每天的生活虽然很平淡,但是很快乐,敬托院有很多老年人,有共同话题,都很谈得来。”徐凤英老人说,她在敬托院每天必做的一件事就是跳保健操,她喜欢锻炼身体。“有时候和老同志们打麻将,不过我们不玩钱。”说这句话时,徐凤英老人笑得特别开心。
徐凤英老人是一个特别随和的老人,也是一个懂得简朴的老人。在敬托院生活的其他老人,特别喜欢和徐凤英聊天,在大家眼里,徐凤英是一个有爱心、有修养的一位老人。
大爱情怀
徐凤英常说这样一句话:我的钱是国家发的,我都80岁了,住在敬托院里不需要多少花销,不如将我的积蓄捐给慈善组织,帮助那些贫困的孩子完成学业,将来报效祖国。
正是基于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下一代的关爱,徐凤英一直有着一个慈善梦。
去年5月份,我市开展了一年一度的“慈善一日捐”活动。徐凤英得知后,将2万元善款送到了市慈善总会,希望可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有一次,徐凤英回到内黄,得知家乡小学校园的条件不太好,教室经常漏雨,需要搬迁,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给学校捐款。虽然徐凤英有退休金,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但是让她一下子拿出一大笔钱,资助学校建设,她办不到。于是,徐凤英决定要做一件事。
徐凤英决定要办的那件事,就是卖掉自己北京的房产。为了变卖北京的房产,徐凤英先后回北京两次。去年7月5日,徐凤英拿到了变卖房产的钱。拿到钱后,徐凤英便着急回到濮阳,因为她惦记着给家乡学校捐款的事情。7月9日,徐凤英回到濮阳后,便当即联系家乡的学校,向学校捐款38万元。
捐给学校38万元后,徐凤英又想到了濮阳的贫困孩子,她还想为他们做些事情。于是,徐凤英和市慈善总会取得了联系,表示要向市慈善总会捐款30万元,用于支持我市慈善事业发展。
有人问徐凤英老人,为啥慈善捐款,不捐给北京慈善组织,而是捐给濮阳的慈善组织?徐凤英回答说:血浓于水,我想为濮阳的贫困孩子做点事情。
“把钱捐给慈善事业,是我一生的追求和梦想。”81岁高龄的徐凤英老人向市慈善总会捐款32万元,支持我市慈善事业,成为“濮阳个人捐款数额最大第一人”。市慈善总会研究决定,授予徐凤英“最美慈善老人”荣誉称号。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