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濮阳”十大人物候选人事迹材料
甘于平凡 敢于担当 追求梦想 永无止境
我叫杨承,现任教于濮阳县徐镇镇前范寨小学。与其他教师相比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农村特岗教师,站在三尺讲台上才三年多,但我为了梦想甘于平凡,让满腔热血淌与平静,强烈责任感出于平常。
我出生在甘肃省天水市市区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里。父亲的熏陶让我懂得学习知识的重要性,面对着喧闹的城市,逐步在求学的道路上攀爬着。由于从小梦想,就是当一名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所以考上师范类院校便是目标。2006年9月,怀着梦想,我如愿以偿地走入了郑州师范学院那座象牙塔去学习。三年来,在老师的关心与自己的努力下,也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先后获得教育部颁发的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并先后被评为:“河南省三好学生”、“河南省优秀学生干部”、“郑州市三好学生”等诸多荣誉。
三年的大学生活白驹过隙般的过去,很快就要面临着就业了。面对这个问题我深知:成绩只能代表过去,不能贪图安逸,瘫在过去成绩的温床上睡大觉,而是要始终保持对一切的谦卑,信心百倍的奋勇向前。
机会往往是给有准备的人。2009年6月随着层层的选拔,我考上了农村特岗教师这一神圣的岗位。在喧闹的城市中想到自己去农村任教心里难免不时的担心,担心自己在那没有任何亲人,担心习惯了城市生活的我是否会承受一切。自己的道路应该怎样去走还是个未知数。但总是告诫自己:“相信自己,力量在心中。”
经过县教育局和中心校的统一分配,我被分到了离中原油田采油四厂较近的徐镇镇六市小学。始出由于语言、地域的差别,一时间根本没有听明白是哪所学校,只听别人说在黄河滩区。在我的脑海中黄河滩区这一名词根本就是一个空白点。等真正见到时,我的心向第一次见到的稻田波荡起伏。
学校的状况让人难以接受,加我才共有六位教师,一位六十岁今年就要退休,两位五十几岁的,还有两位三十几岁的。可以看出教师年龄结构老龄化严重,学校共有150多名学生,5个班。每个老师都是包班的。对于包班它在我的思想中那已经是过去的传说,没想到会在自己的身上成为现实。学校就六间教室和一间年久潮湿不堪的小办公室,还记得那天,站在校园里我仰起头看着天空中的太阳,眼眶中不时的泛出泪花。我真的无法接受这一切的一切,一方面有些后悔,另一方面对农村这种教育现状感到惋惜。但校长接下来的一番话让我至今难忘,他说:“别看我们学校小,但在这里读书的都是来自学校周围四个自然村的学生,我们是带着四个村庄上千户乡亲祖祖辈辈的期望在教书。”
三年多来,我先后在两个学校任教,在生活上自己不断的克服着种种困难,由于学校校舍有限,第一年所在的学校一间电教室便成为了我的小家,考虑到学校里散学后只有我一人,在家长的同意下找来了两个学生来给我做伴,在每天的生活中和两个孩子同吃同住。吃饭问题最为棘手,学校的地理位置在两个集市的中点处,朝两边走都得9里多路,并且工作日得上课。因此只能一次购买一个星期的菜,回来后吃一个星期,一遇到雨雪天那就断菜。还记得第一年冬天一场大雪让自己仅靠着四个土豆两颗葱过了五天。冬天,电教室房间大,加上窗户不严实,睡觉时冷风总是在耳边嗖嗖的刮,屋子里生着一个炉火,也只有暖和那一片,晚上还害怕中煤气,看见两个陪着我做伴的孩子也冻得没法,于是我决定和他们挤在一起睡 “大床”,这样一来孩子们也感觉到了温暖,我亦然如此。就这样慢慢适应环境,慢慢学着生活,慢慢品味人生我度过了从教的第一年。
在品味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接近三年多里,身边的点滴让我感动,让我流泪。还记得那是刚刚去的第三个周末,我去了市里。突然天下起了大雨,没有带雨伞的我只有躲在了商场中转悠,祈求一会出去会雨停,但是转到最后天都快黑了雨还没停,就这样我冒着雨跑到了车站坐上了回学校的车,车在弯曲的大堤上行驶着,天已经黑了下来,但就到快到学校所在的地方时,司机师傅说:“这位老师看对学生多好吧!学生打着伞在大堤上接老师了!”我朝前一看,远远地站着几个学生,不光有与我同住的那两位学生还有几位同村的学生,都打着伞在那焦急的站着,当我从车门下来时眼泪和外边的雨汇在一起往下流,孩子们朝着车停靠的地方跑来。我真的想抱起每一个跑过来的孩子,但是当时我并没有这样做,只是听孩子们说:“老师我们以为你不来了,我们等了你好长时间了。”我回答他们:“傻孩子们我怎么会丢下你们了,平时只是在你们不听话时老师吓唬你们的。”于是我们嬉笑着回到了学校。在平时孩子们淘气时,我总是吓唬他们:“再不听话老师就走了。”说这一句话,其实是为了让他们懂得学习,就在平时也会让班上个别小女孩掉几滴泪,但是就在这天以后我再也没有说过,也后悔自己当初说这样的话,因为他破坏了我和孩子之间的爱。
就在那寒冷冬天中的一天,县教育局闫局长与相关领导带着温暖莅临我校,来看望我们这批特岗教师,让我们这所乡村小学顿时蓬荜生辉,闫局长了解到我作为一名从外地来并且从小在城市中长大,而现在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中来教学,他十分感激与感动,并不停地嘱咐中心校长和学校校长在以后的生活中一定给与我帮助与关照。从那之后,无论是房子安上空调,买新被子还是中心校孙校长带着东西亲自来看望等等无不体现上级领导对我的关心与厚爱。这让我也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只有干好自己的工作,用实际行动才是最好的报答。
眨眼间,到了寒假时节,待期末考试结束,开完全校期末总结大会后,我收拾好行李便像脱了缰绳的骏马奔向了回家的道路,虽然在坐上车时还因为暂时离去这些孩子流了几滴泪,但毕竟还是回家心切。一天一夜的路途奔波到家了,见到爸妈渐渐苍老的脸我心如刀割,但与亲人团聚的欢乐无法形容。家属区的从小一起生活着的居民们见到我,都以我当了老师而向我道贺,那时的我始终感觉自己为父母亲争光了。就这样全家人过了一个和谐安顺的年。自己也不时的给爸妈夸大着学校的一切,爸妈也充满着高兴。对于我心里却很难受,因为终究还得去承受这个艰苦的环境,自己也买好了正月十七回校的火车票。
就在那年元宵节那天正在与同学聚会,我的电话响了,接到电话是校长打来的,在几句寒暄后,他告诉我上次闫局长慰问过之后,时刻牵挂着我的生活,建议中心校将我调至一个学校环境较好的学校去工作。我当时告诉校长:“让我考虑考虑好吗?”校长说:“基本上已经决定了。”听到这个消息后我根本再没有心思在聚会,只是敷衍的完成了聚会活动。回到家躺在床上时刻想着我那孩子们的点点滴滴,就像演电影一样一幕幕在我眼前浮现:刚刚到学校时,由于学校教师老龄化严重,所以他们根本不知道音乐的乐是读le还是yue,更谈不上上音乐课了。教他们第一首歌—国歌时,当我解释到:“我们的祖国全称叫中华人民共和国时,班上竟有一名学生举手说他知道“共”、“和”都用加法。当时的我啼笑不得,我在自问是什么原因让他们与城市的孩子有了这样的差别?不就是缺少向我这样带给他们外边世界的老师吗。学校的操场小的根本无法上体育课,就是上也会影响到其他班级的正常教学。因此学生们对于“体育”一词根本就是个新鲜词,后来经过我的建议与学校努力,在学校后边的小树林旁创建了一块小场地供全校上体育课与课间操,就这样学校有了孩子们甜润的歌声和欢快的笑声。想起 孩子们在体育课与音乐课以及组织的拔河比赛、元旦联欢会、朗诵比赛上开心的每一刻,躺在床上的我嘴角不时露出笑容。对于调离这个消息总希望他是假的。
经过长途跋涉我又一次来到了“阔别已久”的学校,见到了我那“失散”的孩子们,但这次见到的却不仅仅是他们,他们也带来了自己的家长,见到孩子们的家长是那么的亲切,就像自己的亲人一样。因为生活中他们给了我许许多多的关爱,时常送来自己家的米、面、花生等农产品,而且只是悄悄地放在我的窗台转身就走了。平时在街里见到他们总是叫我杨老师,甚至更亲的叫我小杨,乃至问问生活上有没困难。几句简单的问好后许多家长聚到我面前,学生张晓宁的爷爷开口说话:“杨老师,首先感谢你对孩子们一个学期来的照顾与爱戴,经过你一学期辛苦的教学孩子们无论在知识上还是在个人素质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懂得许多,包括为家长洗脚,给家长帮忙干家务等等,而且还了解了不少外边的新世界。我们今天来只有一个目的,听说你要被调走了,我们只想把你这位好老师留住,对于你的调离家长们准备给上级教育部门写个联名信让你留下来,倘若你感觉我们这里居住条件太差,那么我们每家拿出几块砖给你建一间新屋子。”听到这里我流泪了,这一番话让我至今难以忘怀,这是所有家长为了孩子的明天而说的肺腑之言。就在这时学生张庆国的爸爸说了一句话至今回荡在我的耳边:“杨老师,你要是离开了这里,离开这些与你朝夕相伴孩子们,可能会害这些孩子一辈子啊!”说到这里有几个孩子扑到了我的怀里抽泣的说着:“老师,别走!”其实在家时我就已经想好了,我不会离开我的孩子们,说出我的想法是留下来继续带着孩子们后,那些家长鼓起了掌,村长走到身边双手握着我的手说:“我代表全村的村民感谢你的决定。”
从上岗工作至今我一直学生一起在“永不放弃、永不抛弃”八个大字的鞭策下工作与学习着。为搞好教学,学习化学教育的我必须付出别人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努力!我暗下决心,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出点成绩来才能无愧于那些家长,除了准备教学外,还经常向高级教师范老师、林老师“取经”,索取他们的教学经验再结合县里推广的“四步探究教学法”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方法中学习、提高。对待孩子们这八个字我也时刻铭记。在我接这个班时,班上有一位同学叫吕红飞,别人叫他“傻子”。第一天在黑板上他自己根本无法写出自己的姓名,我真的以为他是个智力有障碍的学生,但我渐渐发现他并不是我想象的那样,他极富有音乐细胞。每次教歌总是他第一个学会,而且不容易跑调。后来才了解到他是从其他学校转来的,转来时就根本什么都不会,包括简单的加法,就连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学校老师没办法就只有让他一级级跟着班升学,但凭借我一个多月的观察他并不是什么都不学,而是底子差造成他无法下手,不认识汉字就是数学题他也不知道题目要求去干吗。有一次三年级学到万以内的加减法时我无意间提问他简单的一道题,他竟然差一点算对,从此我暗暗下定决心,这块骨头啃定了。一定要让他会点东西,说句不好听的话,以后出去做生意也得会算账啊!在其他老师眼中我可能是在逞能,但对于我来说是想改变一个学生的命运。就这样在课后我给他支起了“小灶”,手把手的教,一题题的讲,天天如此。经过两个月的学习,对于他来说万以内的加减法、简单的乘法是得来全不费功夫。但可惜的是语文方面由于不会拼音加上时间紧他一点进展都没有,只是会写姓名,认识“男”“女”二字。更可惜的是就在新学期伊始他没有来报到,通过别人捎话说自己不上学了。着急的我找到了他的奶奶,因为他爸妈长时间在外打工把孩子托付给了年迈的奶奶,他奶奶告诉我年刚刚一过孩子就跟着父母亲一块出去了,惊奇的我赶紧问:“他不会也打工吧!”奶奶告诉我:“他的爸爸妈妈想让他在打工地上学好照顾他。”听了这样的答复后我既因为失去孩子而伤感又替他能和父母在一起而感到高兴。无独有偶就在我失去一个孩子后,班上又来了一位新同学,就这样我的三十个孩子与我共同相依相偎的在知识的海洋中前行着。
在清明假期的第二天下午,准备返回学校的我手机突然响了,接通电话一个孩子哭着说“老师我是飞飞,我想你了。”我听的出来他就是吕红飞,他说他现在在新疆和爸妈在一起挺好的并且告诉我他妈妈有话对我说。接过电话的他妈妈道好后接着说:“杨老师,真的感谢你对我们家飞飞的照顾与关爱,他现在在这上一年级,本来学校根本不接收,但校长听说孩子会简单的乘法和加法,便出了几道题他既然全部做对了。所以校长接受了他而且让他当班长。回到新疆的这段时间里无论大事小事他都会说杨老师告诉过我们作为小学生应该怎样做,怎样做。作为孩子的家长我真的不知道该怎样去感谢你对孩子的改变付出的百般辛苦。”我告诉了他的妈妈:“这是我应该做的。”这件事我告诉了学校其他的老师们,大家一致认为一位教师可能点滴给于了学生,改变了他,他可能会永远记住你这位恩师。
其实,对于班上孩子们还有许多向他一样的留守儿童,父母亲打工走后,抚养孩子的任务便推给了不识字的爷爷奶奶,而爷爷奶奶只希望孩子不去闯祸便又推给了学校。身为班主任的我,尽可能多的挤出时间和孩子在一起,我只是希望他们的爸爸妈妈放心,在遥远的外地打工而没有顾虑。
2010年9月由于教师布局调整等原因,我来到了徐镇镇前范寨小学任教并兼任校长职务,起初这个学校只有仅仅91名学生,在与其他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利用家访等方式找到学校发展的瓶颈以及造成现状的原因。一年多来的时间我们在教学质量上下功夫,以小组合作探究模式为教学研究点,另外在教师个人专业化成长上下功夫,在学校管理上下功夫。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全体师生的努力学校学生人数增长至接近300人。教师数次获得市县级表彰,学校也先后获得 “十佳文明学校”等殊荣。
特岗生涯已经三年多了,在这里,有苦也有乐,我和孩子留下了难以割舍的情感,我深深的爱着他们,他们也用一颗纯真的童心爱着我,依赖着我。似乎我已经融入到了他们的生命,他们也融进了我的生活。至于给孩子们提供改变命运的机会,能不能产生效果我不能保证,但我能保证的是教育是个良心活,只要我用心去站好三尺讲台,问心无愧,总有一天会桃李满园。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