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濮阳”十大人物候选人事迹材料
孙文杰同志先进事迹
12年前一次偶然的义务献血,孙文杰同志知道了自己的血型是被人们称为“熊猫血”的RH阴性AB型血。从此以后,每当血站需要,他都随叫随到。12年来,他默默地无偿献血5000多毫升,挽救了一个又一个生命。他只是濮阳供电公司输电部一名普普通通的巡线工人,被同事群众赞其为“平凡之中的伟大”。
一句承诺坚持12年
2000年,濮阳供电公司组织职工献血,从部队转业后一直在公司工作的孙文杰,第一次参加了献血。当时血站的工作人员告诉他,他的血型是非常稀有的RH阴性AB型血,人称“熊猫血”。
“知道自己是这个血型,我是既激动又紧张。激动是因为自己的血液很珍贵,紧张是因为这种血型的人很少,万一以后自己需要用血可怎么办?”孙文杰说。
血站的工作人员告诉他,整个濮阳市具有这种稀有血型并登记在册的献血者总共只有15个,加上他是16个,“帮助了别人就会使自己将来更有可能得到帮助”。
这些话让孙文杰坚定了持续献血的决心。但是,对于像孙文杰这样的稀有血型献血者,平时血站都不舍得让他们献血,而是等到临床有稀有血型患者需要救治时才通知他们,让他们的血发挥最大的作用。于是,孙文杰就向血站工作人员表示,只要需要,尽管通知他,他一定随叫随到。
“孙文杰身体素质比较好,工作单位和住址又距离血站比较近,所以,一遇到紧急情况我们经常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濮阳市中心血站医生王晓峰说,“每次给他打电话都代表情况十分危急,甚至是挽救一条生命。多年的献血使我们达成了默契,孙文杰一听见我们的电话就会毫不犹豫地答应,从没有拒绝。”
“做人要一诺千金,诚实诚信。这是我个人的行为准则。”孙文杰说。
有一次,孙文杰中午接到血站的电话,说有一位烧伤病人危在旦夕,急需手术,需要他紧急献血,他没吃午饭就赶去血站。妻子陪着孙文杰前去,看着丈夫400毫升的血被抽出后,脸色发白、头发晕,妻子心疼地劝他不要再献血了。孙文杰接过护士递过来的糖水喝下,头晕的症状很快缓解。他对妻子说:“我没事,一喝糖水就好了。”孙文杰反复跟妻子讲解献血的常识,最终赢得了妻子的理解和支持。
献血又不是为了领奖
孙文杰从事的是供电公司最辛苦的工种之一,一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奔波在田间地头、土坡沟壑,每天徒步走上十几公里是家常便饭,若遇到烈日炎炎或是刮风下雨,辛苦程度可想而知。虽然知道自己是稀有血型,但孙文杰不觉得自己有多“金贵”,哪怕是刚刚献完血,他也仍然和平时一样巡线、爬塔,从来没有因为献血请过一次假。有两次,血站急需用血,就把采血车开到孙文杰的单位门口,采完血就紧急送往医院。
直到今年春节单位联欢聚会,同事们才发现了孙文杰献血的秘密。濮阳供电公司输电部主任赵庆喜说:“联欢会上孙文杰不喝酒不吃肉,大家都觉得挺奇怪,在大家的追问下,孙文杰才承认了要去献血,因为接到献血通知以后,必须戒烟戒酒戒油腻以保证血液健康。”
2006年,孙文杰被评为“濮阳市无偿献血先进个人”。2011年,他又获得“濮阳市RH阴性血献血标兵”称号。今年1月7日,濮阳市为无偿献血者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获奖的孙文杰被通知上台领奖。当晚,妻子和孩子早早守在电视前,准备一睹孙文杰披红挂彩走上领奖台的风采。但是新闻播出来以后,他们在领奖的人当中没有发现孙文杰。面对妻子和儿子疑惑的眼神,孙文杰淡然一笑。原来,他去参加颁奖大会的时候,正好需要献血,孙文杰就决定先去献血再来领奖。但是,等他献完血,颁奖环节已经错过了。面对妻子和儿子失望的目光,孙文杰笑着说:“献血又不是为了上台领奖。只要想到我的血液让另一个人获得健康,拥有幸福的生活,我就非常开心了。”
学雷锋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从小听着雷锋故事长大的孙文杰,不管是在部队还是在地方都把学雷锋做好事作为一种生活习惯,在他看来,学雷锋做好事实在是一件非常自然非常平常的事情,帮助别人很平凡、很平静、很平常。
全长44.5公里的220千伏汤茂线,是孙文杰负责的辖区,沿途要穿过大片的黄河故道,这片区域沙丘遍布,荆棘丛生,荒无人烟。在这里巡线,经常会碰到电动三轮车陷进了沙地里的行人,不管多累,孙文杰都会停下来帮助他们。
新分配到供电公司的大学生郭耀是孙文杰的徒弟,他告诉记者,孙师傅在工作上是个细心而严谨的人,在他身上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第一次在野外巡线,他只顾上拿着望远镜观察线路却忽略了脚下的庄稼,孙师傅就一再提醒他庄稼是老百姓的命根子,要像呵护我们的电网一样爱护脚下的农田。
孙文杰的妻子高爱旗评价孙文杰是个热心人,对他来说帮助别人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1993年春天的一个晚上,他骑自行车去母亲家,在行至濮阳市京开大道老交通局附近时,看到路边有个人摔倒在地上,脸上鲜血直流,孙文杰赶紧停下车来,那个人酒味很浓,已经昏迷不醒。孙文杰让路边门店的一个老板帮忙看管两个人的自行车,自己截了一辆出租车将这位受伤的人送往医院,等伤者的家人赶到医院后,孙文杰就悄然离开了。这件事孙文杰对任何人都没有提过。直到一个月后伤者伤愈出院,家属从医院那里才打听到孙文杰的单位,专门上门感谢时同事们才知道。
4月15日《中国青年报》在头版重要位置刊发通讯《孙文杰:献血“功夫熊猫”12年随叫随到》,被新华网、人民网、腾讯网、网易、搜狐等主流媒体转载。经媒体曝光后,孙文杰成了名人,面对媒体及网友的称赞孙文杰只是淡然一笑,照旧每天起早贪黑巡线,守护着电网的安全。中央电视一台于9月份对孙文杰同志事迹进行报告,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反响。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