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积极贯彻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推动我校全体教职工道德建设深入发展。“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我校在全体教职工内提倡助人为乐,让爱与付出成为社会和谐的主旋律;弘扬见义勇为,在德行善举之中弘扬社会正气;发扬诚实守信,用一诺千金的行动诠释人生真谛;践行敬业奉献,为社会的发展奠定牢固根基;力行孝老爱亲,彰显人间大仁大爱的真情。
在我校教职工队伍当中,曾发生过一起较典型的引起良好社会反响的见义勇为事迹。在危急关头,我校教师陈亚兵不顾个人安危,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了见义勇为的精神,充分展现了一名当代教师的精神风貌。现将我校教师陈亚兵见义勇为先进事迹简要汇报如下:
陈亚兵,男,1989年7月出生,濮阳市高级技工学校教师,研究生学历。2014年3月12日下午2点左右,我校教师陈亚兵像往常一样,骑着自行车来单位上班。在到达一处十字路口附近时,见到一位中年男子迎面仓惶跑来,而后面离五、六米远跟着一位女士边追便喊抓歹徒,该女士情绪特别激动,陈老师立刻意识到这是一起危害我们群众财产利益的恶性事件。
在紧急时刻,陈老师顾不上过多考虑便停下自行车并将自行车抡起来,用力甩出四、五米远砸向歹徒,而歹徒被砸到之后站起身依然奋力逃窜。在这种紧急情况下,陈老师脑海里只有一个简单的想法,那就是一定要抓住坏人。于是他立刻向歹徒逃窜的方向追去,在追出一段距离后陈老师利用猛力一把扭着歹徒胳膊,将歹徒摁倒在地。这时歹徒依旧在反抗,由于歹徒身体较壮,陈老师连续多次努力之后才最终独自一人将歹徒彻底制服。随后而来的受害人也拨打了报警电话报案,同时受害人多次表达了对陈老师见义勇为行为的感激之情,并向在场群众简要说了事情经过。受害人说,这位歹徒趁她离开超市收银台的期间,打开收银台抽屉,将其中的现金全部偷出,并在受害人发现并试图阻止歹徒逃跑的时候,歹徒对受害女士进行了殴打。
围观的群众越来越多,有一些群众帮助陈老师一起控制住歹徒,以防其逃跑。其中有些曾经被盗窃过的群众情绪相对比较激动,不断表达对歹徒行为的不满,甚至有个别群众试图对歹徒动手。陈老师虽然对歹徒的行为非常愤怒,但作为我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他认为应时刻保持清醒,在遇到歹徒涉嫌违法犯罪的情况下,我们应设法制止其违法行为,而歹徒所应承担的一切法律后果则应由专门机关对其依法追究,于是陈老师劝止了群众对歹徒的人身攻击。
过了不久,几名警察来到现场,经过询问并简要了解
情况之后将受害者和歹徒一起带走。由于陈老师的自行车被他用来砸歹徒,以至于自行车受到严重损毁,无法行驶,他便默默地推着自行车赶到单位正常上班。
回到单位之后陈老师感觉到腿部比较疼,这时候才发现,腿上有多处擦伤,并有几块瘀血,裤子也有破损。更严重的是走路的时候也是一瘸一拐,尤其上下楼的时候,腿非常疼痛。当同事关心的问他是怎么回事的时候,他因为不想让同事们担心,只是说在街上不小心碰到了,并未说明真相,他认为这件事情是任何一位有正义感的人都会做的。直到现在,陈老师腿上的伤疤还依然可见。
而随着时间慢慢过去,直到一周后的2014年3月20日,当接到校办公室领导电话的时候,陈老师才得知他曾经帮助过的王女士和家人来到单位表示感谢。王女士将一面印有“见义勇为,风格高尚”的锦旗交给校领导,并连连向我校表达感激之情,感谢学校培养出道德高尚的教师。王女士对校领导说,得益于我校陈老师的见义勇为,为她挽回了一千余元的经济损失。同时由于歹徒被当场抓获这件事情的发生,也在一定程度上震慑了不法分子,给附近社区带来了安宁。而王女士当时需要跟随警察去做笔录,而未能及时记录陈亚兵老师信息,但她最近也一直在找当时的好心人陈老师。然而事发地就在学校附近,所以事后有当时在场的人说在附近见过陈老师,王女士又经过多方打听和最终确认后,找到了陈老师。
作为通过“濮阳市2013年高学历人才引进”而刚来到濮阳工作的一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陈老师于2013年2月完成在国外的研究生课程学习后顺利毕业回国,在2013年9月来到我校参加工作。而就在事情发生的整个3月份,陈亚兵老师共完成了100个学时和18个晚辅导的教学任务。
我校领导在3月20日下午召开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谈话会议”以及4月4日召开的“‘一创双优’工作推进会议”上两次对陈亚兵老师的突出事迹提出表扬。时代呼唤正义,人民崇尚英雄。见义勇为、匡扶正义、惩恶扬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民族正义、社会正气和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和谐社会是全国上下共同关注的话题。发展并弘扬见义勇为精神,对于激发同违法犯罪行为和自然灾害事故作斗争的勇气,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校将以陈亚兵老师见义勇为先进事迹为契机,积极弘扬社会正能量,进一步加强全体教职工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建设和谐校园、为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新濮阳贡献力量。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