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3年专题栏目 > 盘点2023·高质量发展看龙都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增辉添彩新时代 实干笃行谱新篇
——市政协2023年工作综述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4-02-03 07:10:23   

日月开新元,万象启新篇。站在辞旧迎新的门槛上,我们在回顾过去中坚定信心、积淀底气,在总结盘点中砥砺斗志、继往开来。2023年,是全面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九届市政协工作的起步之年。回首去岁,起步之年脚步扎实、步履铿锵,政协履职的旋律鲜明生动而富有力量。

这一年,市政协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不移跟党走。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加强政协系统党的建设强化政治引领,扎实开展主题教育筑牢思想根基,“11783”党建体系有力有效,市委领导下的“大党建”格局优势凸显,全市政协事业沿着正确方向笃定前行。

这一年,市政协站位全局献良策、聚焦发展建诤言。以实干作答、用实绩交卷,22次协商活动、42次调研视察考察、461件提案立案办结、50篇委员大会发言、120余篇社情民意信息、37次党政主要领导重要批示,绘就了一幅脉络清晰的履职图谱,彰显了助发展、惠民生的政协担当与作为。

这一年,市政协情系民生展优势、务实作为促落实。围绕群众所盼,加快我市本科院校申建的建议开启濮阳工学院本科建设“加速度”,持续跟进博物馆建设全力打造“城市精神家园”,建言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努力破解社会“痛点”,“1+3+N”协商体系织密协商民主“网格”促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互动共赢,党政决策与群众诉求有效衔接,把人民政协为人民的答卷写在了群众心坎上。

这一年,市政协守正创新勇探索、敢为人先闯新路。政协党的建设走进全省、全国视野,创新开展协同监督走在全省前列,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政协注脚”荣获全市改革创新案例二等奖,“书香润濮”委员读书驿站成为“书香濮阳”建设的亮丽风景线,走进“河南政协大讲堂”以自身建设为主题作专题报告引起热烈反响,以实际行动激活了新时代政协事业蓬勃发展的“一池春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中共濮阳市委坚强领导下,市政协在助力高质量发展中书写了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濮阳篇章。

突出党建引领  锚定方向开启新征程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履职,确保政协事业始终沿着正确道路砥砺奋进、笃定前行。

加强党的领导明方向。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协工作全过程,认真落实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市县政协工作的实施意见》,严格执行重大问题请示报告和定期报告制度,政协工作在党的领导下有序开展。巩固提升“11783”制度体系,调整充实市委加强政协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建强功能型党支部,按照“六有三化”标准建设97个乡镇(街道)政协工作办公室,市委领导下的“大党建”格局为破解“两个薄弱”、做好新时代政协工作提供了强劲动力和有力保障。市政协主席徐慧前在“人民政协网”接受专访,省政协主席孔昌生专题莅濮调研政协党建,要求“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濮阳经验’”。

开展主题教育铸忠魂。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扎实开展主题教育,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坚持主题教育与政协履职“两手抓”“两促进”,一体推进各项工作,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为引领,组织党组会议、主席会议、常委会会议、委员培训等常态化理论学习活动160余次,举办专题读书班4期,形成调研成果40余项,新建修订各类制度20余项,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扛稳主体责任促落实。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政协党组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落实“一岗双责”,联合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市政协2023年重点协商工作计划》,以《党组工作要点》统领政协工作,确保市委决策部署转化为政协履职的实际行动。

聚焦主责主业  建言资政展现新作为

胸怀“国之大者”,心系“民之所向”,是政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协商于民、协商为民,在助力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新作为。

紧扣发展要事建言资政彰显履职深度。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实施,就生态保护、黄河文化、“四水四定”等进行深入调研,在省级层面为濮阳发展鼓与呼。紧紧围绕“十大战略”落实,就工业设计、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开展“开城商量”大协商,市政府主要领导参加,形成了高质量协商成果,万正峰书记批示要求“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吸纳”。就加快我市本科院校申建工作形成的调研成果,书记作出批示并亲自推动此项工作,开启落实省委要求、回应群众期盼的“加速度”。围绕我市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就先进制造强市战略落实、乡村振兴等广泛深入调研、务实有效协商,主要领导重点批示的《关于培育高素质农民,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报告》等11项履职成果影响大、效果好,转化为助力濮阳发展的实际举措。

紧扣民生实事献计献策体现履职温度。致广大而尽精微,建真言而谋实策。用好“濮协农事会”“主席微协商”“龙都民生汇”三个“微协商”平台,围绕发展乡村旅游、加快博物馆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市人大立法项目《濮阳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条例》等开展“微协商”,关于加快博物馆建设的协商推动沉寂多年的濮阳地标性建筑顺利开馆、市政协立法协商成果推动立法完善等,以百姓可感可触的“政协温度”让“微协商”成为惠民利民的大平台。坚持“小切口”服务“大民生”,《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南濮阳“柳子戏”面临传承危机》《关于有序重开居民生活区大门的建议》等31期社情民意信息,党政主要领导签批推动落实,“直通车”真正通民心、惠民生、助发展。

紧扣治理难事群策群力提升履职力度。围绕治理难点重点,就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居家社区养老、非遗保护传承等开展专题协商,就文化市场管理、畅通濮阳建设、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人民调解工作、检察工作等开展调研、视察,在参与社会治理中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寻求共识、促进和谐;主席会议成员带头参与产业发展专班、分包重点项目、分包服务县(区)、“四下基层”等全市中心工作,化解问题楼盘、乡村加油站等问题32个,为群众办实事好事150余件,更好推动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

强化凝聚共识  团结民主开创新局面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坚持把凝聚共识融入政协履职全过程,扩大团结面,画好同心圆,共同为现代化濮阳建设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深化团结合作增进共识。强化统战功能,积极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在政协履职搭建平台、创造条件,通过联合调研考察、开展协商议政、督办重点提案等,各党派团体切实找准履职切入点发力点,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提交集体提案69件,参加视察调研260余人次,会议发言70余人次,营造了合作共事、和衷共济的良好环境。

加强联谊交流汇聚共识。成功举办2023濮阳张姓文化节,签约项目数量、总投资金额均创历史新高;加强与各界人士的联系沟通,召开三胞眷属迎“双节”座谈会,就全市少数民族聚集地区乡村振兴工作开展视察,走访慰问少数民族界、宗教界政协委员和代表人士,促进“五大关系”和谐;就“扛稳粮食安全责任”、黄河国家战略落实、现代农业发展及政协党的建设、民主监督等领域,通过跨省市协商研讨、视察考察,促进了交流合作,扩大了履职影响。

做实文化宣传扩大共识。召开文史工作座谈会,聘请第一批文史研究员,开展《河南考古亲历记》专题史料图书协作征编和建市40周年文史资料征编工作,充分发挥文史工作存史、资政、团结、育人作用。守牢意识形态主阵地,切实做好政协微信公众号、政协网站的维护更新,在中央、省、市主流媒体发稿300余篇,在微信公众号开设“书香润濮”“好好学习”等特色专栏,推送信息200余篇,讲好了政协故事,汇聚了同行力量。

坚持守正创新  打造亮点激发新活力

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是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坚持把以点促面、提效争先作为创新突破的有力抓手,创新履职方式,增强履职实效,打造工作亮点。

民主监督实现了新发展。加强和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沟通联动,邀请党政领导、有关部门参加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组织委员列席市政府常务会议,参与全市重点项目暨民生实事现场督办,参加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座谈会、征求意见会等,多名委员受聘为市法治监督员、市信访事项听证员等,监督形式和载体进一步丰富。强化监督协同,先后与市委巡察办、市人民检察院分别就协同监督出台《关于推进政协民主监督与巡察监督贯通协同的意见》《关于加强政协民主监督与公益诉讼检察监督协同工作的意见》,提升了民主监督成果的落实力和影响力,经验做法分别在《人民政协报》、省委办公厅《工作交流》刊载推广。

提案工作实现了新提升。首次召开全市提案工作会议,创新制订《各专委会全员督办提案工作方案》,探索建立专委会“全员督办”、市县政协“联动督办”、提立办督“多方联动”的提案办理协商新机制,形成工作闭环、压实责任链条,确保提案“件件有回音、件件有落实”,提案吸收采纳率达84.5%,推动提案办理工作由“办了多少”向“办出什么成效”转变。

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实现了新突破。组织全市乡镇(街道)政协工作办公室标准化建设现场观摩活动,各县(区)政协以平台建设倾力探索委员联系界别群众新路径。出台《市政协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工作办法》,按照“六有三化”标准在全市高标准建设97个乡镇(街道)政协工作办公室暨“请你来商量”活动室,指导县(区)政协建设58个委员之家、20个委员工作室,1398名住县(区)市政协委员和县(区)政协委员全部下沉乡镇(街道)政协工作办公室开展履职活动,打通了委员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加强自身建设  夯基固本树立新形象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市政协坚持自身建设一条主线,推动政协工作提质增效、全面向新。

专委会建设可圈可点。各专委会在“专”上聚焦、在“实”上用劲,落实“全员入委”,更加灵活地组织开展界别协商、对口协商、提案办理协商,让委员中的专家在政协平台上当“主角”、唱好戏,忙起来、动起来、紧起来成为工作新常态;就调研视察、协商议政等履职活动,加强与党政部门的对口联系,促进工作联通、信息畅通、成果互通,全面提升履职成效。

委员队伍建设成效显著。举办新一届政协委员业务培训,赴红旗渠干部学院开展委员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组织政协章程知识竞赛并在全省竞赛中荣获三等奖。深化“书香政协”建设,以全市首批14家“书香润濮”政协委员读书驿站为载体,全年开展读书活动120余场次,实现了委员学习教育常态化、专业化、深入化,“书香政协”建设经验在《人民政协报》头版刊发。坚持激励约束并重、服务管理并行,探索“专门委员会—委员组—界别—委员—界别群众”五级联络体系,首次实施政协常委述职制度,依托“智慧政协”平台做好委员履职标准化、数据化、信息化管理,建设和储备了一支“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高水平委员队伍。

机关建设务实有为。扎实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活力型、和谐型”机关建设,创设“政协朗读者”微信群天天读、“每周党员日”支部活动周周学,通过“政协大讲堂”“干部夜校”等推动学思践悟、提能增效,机关自身建设有标准、有氛围、有成效,服务保障作用显著提升。省政协主席孔昌生对市政协机关建设给予高度评价,市政协应邀到“河南政协大讲堂”以机关建设为主题作专题报告开创全省先河。

春满山河际、奋进正当时。新的一年,市政协将以创新实干的精神和事争一流的姿态,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奋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濮阳实践中书写政协事业新篇章。记者 樊欣欣 通讯员 荣静




责任编辑:刘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