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3年专题栏目 > 盘点2023·高质量发展看龙都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全市供销社系统牢记初心使命全力做好为农服务工作——
春风化雨润“三农”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4-01-10 07:29:37   

一根扁担连城乡,一个背篓走四方。曾几何时,供销社人凭借一副“铁肩膀”,挑起连接党群、沟通城乡、服务“三农”的重担。时代在变、社会在变、方式在变,唯一不变的,是那份为农初心和服务“三农”的情怀。

2023年,濮阳市供销合作社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统领,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供销合作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持续深化综合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加快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平台,成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积极推动供销合作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助力乡村振兴交出了一份优异的新时代“供销社答卷”。

为农:

打通服务农民的“最后一公里”

天寒地冻时节,储备农资之时。连日来,市农资集采集配联盟秘书长常正豪和盟员不停地在多个化肥厂奔波,忙考察、忙谈判,希望为全市农民采配到质量上乘、价格优惠的化肥。

常正豪介绍,2023年11月成立的市农资集采集配联盟,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全市农民朋友。联盟以化肥保供稳价为目标,以化肥联合采购为核心,以降低化肥采购成本为重点,以提升为农服务能力为根本,负责组织与上游生产企业联合,组织各成员单位按需求量签订购销合同,通过联合带量、竞价谈判方式,降低采购成本、减少流通费用。虽然联盟成立还不到两个月,但成效明显,目前已采购2024年春季省级政府化肥储备4000吨。

成立农资集采集配联盟,只是市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的其中一项举措。农之所盼,社之所向。供销合作社作为党领导下的为农服务综合性合作经济组织,产生于农,也必须扎根于农、服务于农。为此,市供销合作社全体干部职工坚守为农服务初心,始终做到“为农、务农、姓农”,从农民群众现实需求出发,切实解决农民群众关心的工业品下乡“最后一公里”和农产品上行“最先一公里”的堵点问题,积极畅通城乡流通。

在为农思想的指引下,全市供销社系统上上下下,想尽办法、多措并举为农服务。打造了“智慧农资”平台。实施“互联网+”工程,采取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在清丰县供销合作社试点开展了“农稼乐”智慧农资平台建设,实现了农户足不出户享受农资品牌价格比对、农资产品质量溯源、农资产品线上下单、农资产品积分优惠等服务。优化了基层营销网点。根据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农村消费需求变化,及时对基层服务网点重新布局,围绕黄河滩区迁建和新农村社区建设,采取自建、合作等方式建设乡镇综合服务体、服务网点等,整合利用基层社土地,在集镇建设农批市场,并在服务范围、服务内容上及时跟进,确保及时满足农民群众生产生活需求。构建了供销仓储物流配送体系。目前,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共建设县级物流配送中心4个、乡级物流配送中心68个、村级物流配送点700多个,配送车180多辆、电动车500多辆,配送人员480多名,成为打通农村现代流通服务“最后一公里”的中坚力量。

助农:

打造服务农民的多渠道平台

2023年12月30日上午,元旦假期第一天,位于市城区黄河路与金堤路交叉口西50米路北的濮阳农副产品展销中心内,不少市民正在选购各类濮阳土特产,几名工作人员忙得顾不上喝口水,有的在为顾客介绍产品,有的在帮顾客打包、付费。记者看到,数百平方米的大厅内,摆满了南乐县元村豆干、濮阳县桃源建民耗辣椒、台前县石磨香油、范县大米等各县区的土特产。

该展销中心负责人张付申介绍,濮阳农副产品展销中心是市供销合作社投资360万元建设的,采取直接采购方式,聚合我市各县区及周边省、市、县的名优特农副产品,直接销售给终端消费者。濮阳农副产品展销中心一开业便受到消费者和农民的双重欢迎,为消费者提供了地地道道的濮阳土特产购销渠道,也为农民的农副产品提供了展示、销售平台,成为为农服务的重要平台。

为农服务,是供销合作社的生存之基、立身之本。在传统产业面临多种竞争压力的情况下,市供销合作社突破困局,转换发展动能,不断优化和创新服务供给,打造多个为农服务平台,在助农方面彰显了供销合作社的天然优势。

积极推进为农服务中心建设。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争取省级为农服务中心建设专项财政资金1100万元,建成了濮阳县八公桥、南乐县杨村、南乐县丰民、台前县夹河等4个省级为农服务中心,市级、县级为农服务中心建设也同步推进,形成了全系统服务精准、层级分明、结构合理的系列化为农服务组织体系。

延伸农业社会化服务链条。市供销合作社支持南乐丰民等4家为农服务中心与南乐县杨村乡韩庄村等21个村“两委”建立合作关系,领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40多个,对接家庭农场50多家,实现了服务的精准、快捷、高效。积极争取中央财政专项扶持资金,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建设。2023年,濮阳市丰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濮阳县地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台前县家和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获得中央财政农业社会化服务资金400万元。2023年11月中旬,经组织专家评审,濮阳市满仓农业有限公司、濮阳县供农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濮阳县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清丰县瑞程农业服务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成功加入2024年度河南省供销合作总社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名录库。

用好政府专项债资金,精准谋划项目,实现可持续发展。范县供销合作社争取国家财政专项债3000多万元,谋划建成的8000多平方米的张庄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综合体项目,2023年年底前可投入使用。南乐县福堪供销社积极申请政府专项债8600多万元建设仓储冷链物流项目,占地25亩,建筑面积18300平方米。范县供销农资集采集配中心、范县为农服中心一期工程项目进入网上招标阶段。范县供销粮食烘干智能仓储应急保障中心、范县供销为农服务粮食烘干储备项目已纳入市政府专项债项目储备库。范县汽车拆解回收中心项目正在初步谋划中。

兴农:

激活为农服务的内生动力

“市供销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一年来,我们出台了一系列制度,通过系列措施,使8家子公司的凝聚力大大增强。”2023年12月28日,说起市供销集团成立一年来的成果,集团总经理助理孙国军如是说。

据介绍,成立于2022年12月的市供销集团有限公司,是市供销合作社的全资涉农流通企业,现有全资和控股子公司 8 家。经营业务包括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运输、储藏,日用消费品,环保科技,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土地托管、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产品品牌服务,市场建设、运营、管理,现代物流、仓储配送,供应链管理,农业农村大数据,电子商务,农业机械、家用电器、电子产品的销售,酒店、餐饮等。成立一年来,市供销集团有限公司对8家直属企业从财务、业务等方面加强管理,确保社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在业务上坚持为农服务、改革创新、市场化运作,努力打造了农资现代经营服务、农产品经营服务、日用消费品经营服务、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农业社会化服务、投融资担保等为农服务六大综合服务平台,成为市供销合作社推动乡村振兴、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

唯改革者进,唯改革者新。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改革事项,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市供销合作社坚持用改革的办法,不断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持续激发为农服务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除了组建市供销集团外,还建立了现代企业管理机制,加强了社有资产风险防控,使企业运行更加健康。

与此同时,市供销合作社坚持系统观念和科学方法,做到各项工作统筹兼顾、一体推进。强化系统观念、系统统筹、联合合作,加快建设强有力的行业指导体系,不断增强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合力和凝聚力。积极推进基层社分类改造,坚持以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结为核心,加快推进基层社分类改造。南乐县张果屯供销合作社联合多方投资2100万元,建成商贸楼5栋、商铺120间、单元式楼房60套,总建筑面积10500平方米商贸城,较好地提升了经营服务环境和消费环境。濮阳县王称固供销合作社职工集资300多万元,建成3600多平方米的临街门市104间,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市供销合作社作为我市预制菜产业链牵头单位,积极推进我市预制菜产业链发展壮大,参与制订了《濮阳市培育壮大预制菜产业链行动方案(2023—2025)年》,市预制菜产业发展联盟正在筹建中。

系列改革、管理措施,激发了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活了为农服务的“一池春水”,增强了为农服务的内生动力。

不忘初心担使命,春风化雨润“三农”。一个“农”字,不仅连起供销合作社和广袤田野,更承载着供销人助力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美好愿景。市供销合作社党组书记、主任罗红普表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做好新时代供销合作社各项工作,就要永远奔着为农服务去,只有切实做到为农、务农、姓农,才能得到农民的信任、社会的认同。下一步,全市供销系统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领域,擦亮供销合作社的“金字招牌”,不断开创新时代濮阳供销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记者 袁冰洁 通讯员 鲁世杰




责任编辑:崔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