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护士,大家脑海中一定是:一袭白衣,一顶别致的燕尾帽,是传说中的提灯女神。然而在医学界还有着“男丁格尔”之称的男护士群体。由于护理工作的实际需要,近年来市油田总医院入职的男护士越来越多,他们身强力壮,吃苦耐劳,反应敏捷,身手不凡,一般被分配到“急、难、险、重”的特殊科室护理岗位,发挥着比女护士更有优势的作用。在5·12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让我们揭秘“男丁格尔”的别样人生。
淳艮艮,介入手术室主管护师,入行13年。
他2017年加入介入手术室护理团队——这是全院唯一的男护士多过女护士的团队。每天30余台手术的工作量,每周7×24小时的工作状态,身披30斤重的铅衣,经受的是体力、耐力、应变能力的考验。
介入手术急诊多,危重病情多,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脑细胞,时间就是生命,淌着齐膝的雨水,踏着皑皑白雪,午夜疾驰的自行车,急诊手术的通知,就是最急迫的命令!
介入大多是局麻的微创手术,患者情绪紧张,手术进程快。在安抚患者情绪的同时,这群身披“铠甲”的勇士关注着手术进程,配合手术,一台手术下来,常常是汗流浃背,一天十几个小时下来,虽年轻力壮也总是腰酸背痛。
一切为了患者,为了患者一切,这群铅衣卫士,默默坚守着自己的职责,坚守在自己的岗位,只为每一位患者通过介入手术转危为安。
郭之鹏,血液透析室床旁组组长,入行9年。
从刚上班时的懵懂少年成长为沉稳严谨的“老”护士,目睹了生命慢慢流逝,也见证了无数患者转危为安,愈发感慨生命之脆弱,也深深体会到生命之坚强。
在院领导和科主任的教导和培养下,床旁小组从一台床旁透析机到现在的五台床旁透析机,也从最开始的单纯血滤治疗模式到现在的血浆置换、胆红素吸附、透析滤过等多种治疗模式。我们完成的床旁透析治疗最长时间是94小时,拉锯战最长的是持续两周的治疗,在科室两位主任带领下,保质保量完成医院交给的各项治疗工作。
工作之余我也会了解床旁透析的新指南,学习新技术,夯实自己的基础知识,增强专业技能。作为组长,每次必定要求自己第一个学会新技术、新项目,这样才能更好指导组员,更好为患者服务。工作中印象最深的是一对老夫妻,老爷子急性肾衰,老伴独自在病房陪护,治疗的时候两位老人千恩万谢,感谢医院和医生护士为他们治疗,中午吃饭的时候,我发现两位老人就买了一份盒饭,细问之下才知道,老两口无儿无女,家中比较困难,我就自掏腰包又给他们买了一份盒饭,老奶奶攥着我的手,一直道谢,感谢总医院的医护这么好,技术好,服务也好,人情味浓。
作为透析护士,面对的患者不仅经受着病痛的折磨、医疗费的支出,还经受着对未来的绝望。我们不仅要医治患者身体上的病痛,还应给患者以人文关怀,增强他们对战胜病魔的信心。我们科训是“天道酬勤、事在人为”,医院的院训是“崇德、求精、仁爱、和谐”。我谨记于心,努力践行。
贾鑫鹏,呼吸内科副护士长,入行10年。
入职以来,他始终坚守着敬畏生命,守护生命的神圣职责。刚上入职时他被分配到了儿科,一个连女生都不愿做的科室,更何况他还是个大男孩。一开始连拔针家属都不愿意让他做,但他没有灰心,非要做出个样子来证明男护士也能做好儿科。后来他转科到呼吸重症室,还有很多家长找他扎针。正是他在工作中不怕苦,不怕累和不认输的性格,使得他很快就能胜任工作。2020年突如其来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他坚决服从征召,作为濮阳市第一批医疗队员驰援武汉,在重大考验面前,他越是艰险越向前,体现了一名优秀护士坚定的初心和责任担当。先后获得河南省抗击新冠疫情先进个人、第四届“白求恩式好医生”等荣誉。
钟世浩,介入手术室护士,入行1年。
进入临床一年时间,让我从懵懵懂懂的学生成长为一名努力工作的男护士,也让我更加理解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和我们身上所担负的责任。记得在手术室看到了一名出车祸的女性,外伤很严重,看了病例了解到她还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是丈夫的妻子,如果她没能抢救过来,那不仅是一个生命的消失,更是一个家庭的悲剧。幸运的是,在我们医护人员的通力合作下手术很成功,一个生命保住了!一个家庭保住了!这次经历更让我懂得了,在医院里医护就是生命与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线,承载着患者与家庭最后的希望,护理不仅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项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和使命!正如古语所言: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以为医。所以我的座右铭是:以热情和责任勤恳工作,以真诚与关爱宽待病患。希望以自己的绵薄之力,为人民群众的健康尽一份力,为健康中国添一片瓦。
王国帅,重症医学科护师,入行4年。
入职以来先后在消毒供应中心、介入手术室、重症医学科工作,一直秉承爱岗敬业,患者至上的初心,用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服务患者,熟练掌握呼吸机、CRRT、ECMO等仪器使用。多次参加三全学院全过程教学技能操作培训课程,作为第一批护士标准化培训代表,被领导安排参加2022年新入职护士座谈会,分享交流经验。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将病房当成战场,把病人当亲人,在平凡的岗位勤奋地工作着。他先后获得2021年度临床技能大比武护理组单项技能竞赛一等奖、2021年度市第一届护理技能竞赛三等奖、2022年度市第二届护理技能竞赛二等奖、2022年度河南省第三届医院多维质量管理竞赛二等奖等荣誉。
张志凯,急诊科主管护师,入行11年。
2012年参加工作,兢兢业业在急诊科工作11年,参加过无数次抢救,用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服务患者,面对急危重患者、突发事件沉着冷静,冲锋在前,果断处置,多次应用急救技术挽救生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注重服务质量和效率,经常受到患者和家属的好评。
张浩阳,消毒供应室主管护师,入行10年。
2014年入职分配到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爱岗敬业,勤奋好学,熟练掌握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技术及使用方法,精通各类消毒灭菌设备的工作原理,了解临床科室对消毒供应工作的需求。2020年调入内镜中心,承担软式内镜的清洗消毒工作,掌握了消化内镜的流程和操作规范,配合呼吸内科气管镜检查与治疗,保证各种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检查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安全。新冠疫情期间,不惧风险,迎难而上,主动请缨到发热门诊、高速路口等抗疫一线值守,受到广泛好评,多次获得嘉奖,并被评为先进个人。
张善忠,消化科护士,入行8年。
鲜衣怒马正华年,不负韶华意气丰。怀揣着一颗热忱而又单纯的心,用最无暇的滤镜,窥探医学的光环,感悟护士的职业光荣和肩头责任之重。在病房勤勤恳恳,病历、病程、医嘱、查房总能听到那个熟悉的声音;在内镜中心,插管、下镜、手术、止血、总能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面对每次手术,术前想到的是:是否具备操作的能力?实践操作是否学精了?怎么做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并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术后反思总结下一次能否做得更好。在一次次的询问和操作中积累经验,总结教训,只为下一次更好地托起患者的希望。偶尔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始终把患者放在首位,践行南丁格尔誓言,凭借一己微光,照亮落寞众生。因为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杨烁,呼吸监护室护士,入行4年。
用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服务患者,在工作中不断成长,始终谨记慎独精神,用优秀护士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对各种突发事件沉着冷静,果断决策,冲锋在前,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敬畏生命,忠诚职守,用我青春无悔,守护万家平安。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