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频道栏目 > 龙都健康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头孢菌素皮试取消了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市人民医院   字体:   发布时间:2023-05-11 09:48:46   

头孢菌素是大家最熟悉的一类抗菌药物,和青霉素一样,同属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广泛用于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各个系统感染,由于担心过敏反应的发生,使用前会做皮肤试验来预测过敏反应的发生。今天来科普一下有关头孢菌素皮试的问题。  

头孢菌素有哪些  

头孢菌素目前共分为5代:  

1.第一代代表药物:头孢氨苄、头孢唑林;  

2.第二代代表药物:头孢呋辛、头孢克洛、头孢丙烯;  

3.第三代代表药物:头孢曲松、头孢克肟;  

4.第四代代表药物:头孢吡肟、头孢匹罗;  

5.第五代代表药物:头孢洛林。  

皮试的目的  

药物过敏反应根据免疫机制的不同分为Ⅰ、Ⅱ、Ⅲ、Ⅳ四型。Ⅰ型为IgE介导的速发型过敏反应,通常在给药后数分钟到1小时之内发生,典型临床表现为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支气管痉挛、过敏性休克等。Ⅱ、Ⅲ、Ⅳ型为非IgE介导的迟发型过敏反应,通常在给药1小时之后直至数天发生。  

皮试仅能预测发生Ⅰ型(速发型)过敏反应的可能性,降低发生过敏性休克等严重过敏反应风险。无法预测Ⅱ、Ⅲ、Ⅳ型过敏反应的发生。  

头孢菌素的皮试结果能否准确预测过敏反应  

青霉素皮试是目前预测青霉素速发型过敏反应最快速、灵敏、有效的检测方法。研究表明,通过完整、规范的皮试诊断方法,青霉素皮试的阳性预测值为50%,阴性预测值为70%~97%。而头孢菌素与青霉素不同,其分解产物尚未完全明确,头孢皮试结果与实际过敏的符合率也非常低,皮试阳性不一定会过敏,阴性也不一定不过敏。  

头孢菌素是否需要皮试  

青霉素的皮试可以预测严重的过敏反应,而头孢类预测不了。2021年4月13号,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已出台了关于印发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肤试验指导原则(2021年版)文件,明确不推荐在使用头孢菌素前常规进行皮试。  

仅此两种情况需要皮试:  

1.既往有明确的青霉素或头孢菌素Ⅰ型(速发型)过敏史患者。患者治疗需要必须使用头孢菌素治疗,应选择侧链不同的头孢菌素进行皮试;  

2.药品说明书中规定需进行皮试的(现在大多数头孢菌素的说明书上没有规定)。  

预防和降低过敏反应措施  

不应过分依赖皮试,预防过敏最重要的是:  

1.详细询问和甄别过敏史;  

2.用药期间密切观察;  

3.配备过敏反应抢救药品和设备;  

4.医务人员熟悉严重过敏反应的救治措施。  

头孢需要皮试也只是求一个心理安慰,这一理念也需要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取消头孢菌素的常规皮试,不仅免除了患者的皮试痛苦,减轻了护士的负担,又节约了医疗资源,更重要的是避免了特殊级别抗菌药物如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药物的超前使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遏制细菌耐药。让我们共同努力,携手进入头孢菌素“免皮试时代”。




责任编辑:冯牧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