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频道栏目 > 龙都健康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新生儿视听触觉训练方法知多少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市人民医院   字体:   发布时间:2023-05-09 17:20:04   

宝宝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宝宝的一举一动,都牵挂着几个家庭的心,关于怎样能让宝宝更好地成长,我们可以采用科学的方式促进宝宝各种发育。  

首先从视觉、听觉、触觉说起。  

视觉  

新生儿已有视觉感应功能,瞳孔有对光反应,安静状态下可短暂注视人与物体。  

1个月出现头眼协调,头可跟随移动的物体做水平方向转动90°。  

2个月能注视物体。  

3—4月龄时头眼协调好,头随物体水平转动180°,喜欢看自己的手,能辨别彩色和非彩色的物体。  

听觉  

听觉与儿童智能、语言理解、表达和社交能力发育紧密相关。出生时由于鼓室无空气,并有部分羊水潴留,妨碍声音传导,故听觉不敏感。出生后3~7天听觉良好,2个月时能辨别不同的语音,3—4个月时头可转向声源(定向反应)。  

触觉  

触觉是引起某些反射的基础,新生儿某些部位的触觉已很灵敏,如口周、前额、手掌、足底等处,可引起寻乳、吮乳等不同反应。新生儿虽有痛觉,但较迟钝,2个月后对痛刺激有痛苦表情。出生时对温觉已很灵敏,尤其对冷的反应,但对热不敏感。  

在婴幼儿的认知能力中,感知觉发育最早、最快,他们借助感知能力去认识客观世界及自我,让其多看、多听、多用手接触物体,以了解物体的属性、形状和事物间的内在联系,这对儿童认识客观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  

视觉训练  

1.注视活动  

可用黑白卡,内容可有靶心图、棋盘图等对称性的图谱,可以是简单的汉字或放大的父母照片,也可以把大小合适的图片等放在距离宝宝眼前20厘米左右处,让孩子注视。  

2.追视活动  

用直径约10厘米的红球或较大的动物气球或家人的笑脸,距宝宝眼前20厘米处,待其注视后,再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或成环形缓缓移动,让他的视线追随你移动的物体或人脸。  

听觉训练  

1.语言  

出生后,就可以在宝宝身旁10厘米处轻轻呼唤他的乳名,让他增加对声音的敏感性,也可以给他轻轻哼唱歌谣。无论是什么动作,什么场景只要我们出现在他的眼前,都要用温柔亲切、抑扬顿挫的语调和他交流,告诉他你正在做什么。  

2.音乐  

把胎教时期用的音乐可以拿过来接着播放,音量可比大人在室内说话的声音稍大。结合宝宝的不同生活起居的时间(如起床、喂奶、做操、游戏、入睡前)播放合适的音乐,相同场景可以用固定的音乐,既可增强宝宝的音乐感知,还能在宝宝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上起到一定作用。可爱的动物叫声和大自然中音乐也是不错的选择,配上相应的实物或图片,让宝宝看、摸、听、想,能促进宝宝的视觉、听觉、触觉各方面的能力。  

3.寻找声源  

用哗铃棒、八音盒、小铃铛、小杯和小勺、橡皮捏响玩具等多种发声体训练宝宝的听觉辨别力和方位听觉。可先将各种发声体在宝宝视线内弄响给他听,无论他听不听得懂,告诉他物品名称,引起注意后,慢慢移开,让宝宝追声寻源,当宝宝辨出声源后,再变换不同距离和方向,既能锻炼听觉能力,视觉,头部控制,亲子互动都能兼顾。  

触觉训练  

宝宝出生后1—2个月内,可用不同材质、适合宝宝小手抓握的物品如拨浪鼓、柱状玩具、小球或者大人的手指,放在他的小手里,让他握一会儿,使他获得各种触觉经验。2个月后,可以在他眼前放置一些半固定的玩具,让他击打、够取、抓握,还可以给他做手指按摩操,从手心到手背,到每个手指头,每天2—3次。  

亲子间的交流互动,欢声笑语,都是可以促进宝宝智力发育,小小的一个逗引笑声是宝宝感觉系统(视、听、触各种感觉)与运动系统(微笑,面部肌肉动作)之间建立神经联系、形成条件反射的标志,是宝宝对你的音容笑貌、逗引、爱抚做出的综合性的主动反馈,是宝宝最初的智能表现和社交的体现。  




责任编辑:冯牧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