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是心房颤动的简称,房颤发生时,心房收缩功能减弱,心房内血液流动缓慢,左心房的附属结构左心耳易发血栓。血栓一旦脱落,会随着血流进入脑部血管,从而导致脑部供血被阻断,引发缺血性脑卒中。为有效治疗、预防房颤引发的脑卒中,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积极探索并开展新技术新业务,于4月24日,为一名房颤卒中高风险患者完成左心耳封堵术,从源头上预防左心耳血栓形成,从而达到预防房颤脑卒中目的。
本次左心耳封堵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市儿童医院(市三院)对房颤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手段更趋微创化、精准化、多样化。左心耳封堵术属于微创介入治疗,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可显著降低房颤栓塞概率,预防脑中风、偏瘫;该术式可以代替华法林治疗预防非瓣膜性房颤血栓,避免患者长期用药的不便和不良反应,对改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效果显著。
什么是左心耳
左心耳是从左心房伸出的耳状小囊,是左心房的一部分。左心耳形状不规则,是狭长、弯曲的盲端结构,内壁凹凸不平,在心房发生颤动时,左心耳的内部容易形成血栓。经皮左心耳封堵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预防房颤患者血栓栓塞事件的创新术式。它通过导管将一个镍钛合金的左心耳封堵器安置在左心耳开口部位封闭左心耳,预防左心耳内血栓脱落引起的血栓栓塞,从而避免缺血性脑卒中和全身性栓塞的发生。由于其采用微创技术,术后当日患者即可起床活动,手术并发症少,而且手术时间较短,对于老年人或者不能耐受外科手术的患者也很安全。
中国是房颤大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房颤患者已达800万,而房颤的实际发病率可能比确诊率更高。由于部分房颤患者无明显症状而未引起患者的重视;其中约有1/3的房颤患者合并有血栓形成,约3/4血栓病人发生脑栓塞,较无房颤患者的脑卒中比例增加5-6倍,且房颤患者发生卒中后死亡率升高2倍,严重致残比例增加50%。因此,房颤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房颤的防治任重而道远。
左心耳封堵术手术适应症
左心耳术手术适用于房颤抗栓评分系统CHA2DS2-VASc评分≥2分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同时还具有以下情况之一:1。不适合长期规范抗凝治疗;2.长期规范抗凝治疗的基础上仍发生卒中或栓塞;3.出血评分HAS-BLED评分≥3分;4.需要联合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5.不愿意长期抗凝治疗。
左心耳封堵术通过“一劳永逸”的方式达到有效预防卒中的效果,这一点非常符合中国国情。具有创伤小、患者耐受性好、疗效确切等优点。希望更多的房颤患者了解左心耳介入封堵手术适应证,及时就诊治疗,得到更多获益。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