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是第35个世界血友病日,今年的主题是“人人可及,预防出血”,旨在提高全社会对血友病的关注和支持,科学防治出血,优化防治策略,提高规范诊疗能力和照护管理水平,促进人人享有治疗的机会。
血友病是一种罕见的疾病,是一组由于基因突变,导致凝血因子缺乏,而引起凝血功能异常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
轻型
大多临床症状不明显甚至无临床症状,在大手术或外伤可导致严重出血;
中型
出血症比较明显,常见于儿童时期,小手术、外伤后可有严重出血,偶有自发出血;
重型
出血情况较严重,症状明显,可能出现肌肉、关节自发出血。
血友病患者易遭哪些出血性问题
1.牙龈出血口腔出血
分为两种即外伤和牙源性出血。牙源性缺血包括替牙期出血、牙龈出血和拔牙后出血。①患儿在换牙期、成年人患有牙周炎时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牙龈出血。②拔牙或牙齿脱落当天不能漱口和刷牙,以免把血凝块冲掉,延长伤口愈合时间。不能用舌头舔舐伤口,也不能反复吐口水和吸吮,防止因为口腔负压增加而破坏血凝块,进而导致出血。牙窝上咬纱卷一个小时后再吐出,留置时间不能太长,以免引起感染和出血。
2.关节反复出血
摔跤、滑倒、轻微擦伤,甚至走路时不小心碰撞,都有可能血流不止。这些常人难以忍受的病痛背后,是血友病患者的常态。其表现为自发性出血或轻度外伤后出血不止、血肿形成及关节出血。负重关节如膝、踝关节及肌肉的反复出血可导致关节肿胀、肌肉坏死,进而引发关节畸形、肌肉萎缩,甚至肢体残疾。大部分血友病患者伴有关节反复出血,出血时需快速补充凝血因子,能治疗和阻止出血。
3.流鼻血
患者可能因自身原因或不小心磕碰导致流鼻血,流鼻血时需立即采取半卧位或端正坐好。向鼻子中填塞物体,72小时后取出,物体在鼻子中停留时间不能超过6天。儿童鼻子出血时需自我调节,及时消除紧张不安的情绪和心理,安静休息,减少不必要的出血。也可以用大拇指和食指紧紧捏住鼻翼5~10分钟,压迫鼻翼下方,从而达到止血功效。也可以对前额部或鼻部冷敷,头稍微前倾,不能后仰。若鼻子仍然不能止血时,需立即到正规医院进行专业治疗。
当血友病患者遇上关节炎
血友病除了在出血方面危及生命健康外,另外还会导致关节出血破坏关节软骨,进而影响关节功能,特别是下肢负重关节的功能。
据统计,血友病患者关节出血最常受累的关节依次为:膝关节、踝关节、肘关节、髋关节、肩关节和腕关节。由于关节反复出血,关节腔内的血液会刺激滑膜引发滑膜炎,而炎症刺激增厚的滑膜会因为活动时的挤压、撕裂而加重出血,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最终导致患者出现持续性关节肿胀和活动障碍。与此同时,关节内反复出血会导致血友病性关节炎,出现关节软骨的破坏,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质缺损,骨质疏松,肌肉废用性萎缩,最终导致患者关节畸形,关节活动严重受限。
血友病患者的日常生活管理
1.注重牙齿和牙龈保健,防止龋齿和牙龈疾病导致出血。
2.培养良好饮食习惯,合理膳食,均衡营养,控制体重。
3.可以鼓励患者进行常规锻炼,提高肌肉强度,保护关节和增强舒适度,不建议参加高碰撞运动,运动前可预防性输注凝血因子,运动中注意保护,预防磕碰、摔伤,避免剧烈或易致损伤的运动。
4.参加体育活动前应向医生咨询讨论活动的适合性和活动前的保护、预防措施,鼓励参加有组织、有保护措施和有监管的活动。
5.定期就医,外出随身携带紧急止血药物和物品。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