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造口指在某种特殊情况下,为挽救病人生命而暂时或永久性地将小肠或结肠提至腹壁做造口,不经过肛门排便,从肠造口进行排便。这样的患者,在医学上被称为“造口人”。
肠造口仅仅是排便的部位改变而已,对消化功能无影响。因此,肠造口患者不必为饮食而烦恼。如果肠造口患者无糖尿病、肾病、胃病、心血管疾病等需要特别注意限制饮食外,只需要在平时生活中稍加注意,掌握饮食规律,就能和手术前一样享受美味,并不妨碍我们对于幸福生活的向往。
肠造口术后多久可以进食
肠造口手术后,当肠造口有排气、排便,肠道功能恢复后,饮食就可以开始恢复。饮食应从少量开始,流质—半流质—普食逐步过渡。术后1周进食少渣半流质饮食,切忌摄入易引起胀气的食物(如鲜奶,豆浆等)。2周左右可进普食,注意补充高热量、高蛋白、低脂、维生素丰富的食品,如豆制品、蛋、鱼类等。注意少食多餐,每次进餐,不要过饱,七八分饱为宜。
饮食上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患者可根据需要进食,无须忌口。虽然食物种类无限制,但要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不可暴饮暴食和不定时进食及一次性进食太多食物。暴饮暴食除增加排泄量及排泄次数外,更可能导致体重急剧增加,腹壁“肠造口”周围脂肪增多导致造口内陷。
容易引起稀便的食物有生冷水果和蔬菜、洋葱、咖喱、酒、辛辣食物、高脂肪或高糖的食物。注意适量进食,避免稀便渗漏引起粪水性皮炎。
容易产气过多的食物有萝卜、土豆、红薯、芋头、南瓜、板栗、豆制品、巧克力、碳酸饮料、啤酒等。某些行为如嚼口香糖、吸烟、进食时说话也能使肠道内气体增加,在进食时避免进食太快、宜细嚼慢咽并少说话以防吞咽空气。肠道内气体过多时,要通过造口袋及时排气。
易产生异味的食物有玉米、洋葱、鱼类、蛋类、大蒜、蒜头、芦笋、卷心菜、花椰菜、香辛类的调味品等。多喝去脂奶或酸奶,使用含叶绿素高的绿叶蔬菜有助于控制粪臭。如臭气相当明显,还可以内服次碳酸铋、活性炭、叶绿素片等。但应注意,服用这些药物后可能会引起大便颜色的改变。
易引起肠梗阻的食物如柿饼、年糕、牛排、红肉、糯米及一些不洁食物等少吃,吃后要适度活动,避免引起造口梗阻,增加患者痛苦。
在尝试某种新食物时,最好不要一次进食过多,应吃少量,如无不良反应,下一次才多吃些。
日常应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多喝水以保持粪便畅通。
外出旅行时饮食应注意的问题
留意一些新奇或以前没有吃过的菜谱,最好吃饭前能弄清楚它们的用料,避免胃肠不适。
在长途旅程中,饮食后不要长时间留在交通工具的座位上,饮食时也不要谈话太多,因为这样都会增加肠道内的气体。
因各地的饮水中矿物质含量不一,个别患者可能在饮用后会引起肠胃不适,如遇到此情况,可改为饮用蒸馏水。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