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9日是第18个世界肾脏日。
众所周知,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每天日夜不停地帮助人体过滤有毒、有害物质。如果肾脏受损,人体排毒能力将大大降低,毒素在体内堆积,会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然而,肾脏病并不是绝症,只要建立正确的医药、饮食及生活习惯,并接受专业的医疗护理,症状也可以得到控制或改善。
肾脏病有哪些症状
1.水肿
当出现肾病时,由于水钠潴留、血蛋白降低、血管通透性增加等因素,患者可出现身体水肿,尤其是眼睑和双下肢最常见。
2.尿液颜色变化
当肾脏出现疾病时可有血尿,尿液的颜色可能会变为洗肉水、酱油色或浓茶色,如尿液中含有蛋白还会伴有泡沫增多,并且泡沫细小持久不易消退。
3.排尿异常
排尿出现异常,如尿频次增多、尿液减少或增多时,都提示肾脏可能出现问题。
4.腰痛
腰部出现酸痛也可能提示肾脏疾病,最容易引起腰痛的疾病是多囊肾、慢性梗阻性肾病等。
5.胃肠道反应
当肾功能损伤严重或尿蛋白量大,存在低白蛋白血症等情况时,由于毒素和水分不能及时排出体外,会引起胃肠道水肿,造成消化不良、食欲下降,严重时还会引起恶心、呕吐、消化道出血等。
6.乏力
很多肾病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有部分人会有非特异性表现,比如乏力等。
如何早期发现肾脏病
肾脏疾病最简单的筛查可以做尿常规、肾功能、泌尿系彩超等检查,如果出现了尿检异常,比如血尿、蛋白尿,特别是蛋白尿,有可能是慢性肾病,甚至有些患者已经出现了肾功能异常,比如血肌酐上升,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这些都提示有肾病可能,一定要及时到医院专科就诊。
肾脏病患者如何做好日常生活管理
饮食管理
钠盐水肿、高血压患者限制钠盐摄入,一般每日摄入盐量2-3克,另外一些含钠的营养添加剂、调味剂等,也要谨慎使用。
蛋白质肾功能良好的患者,每日摄入正常量的蛋白质;肾功能不全患者,每日摄入蛋白量约每公斤体重0.8克;透析患者每日摄入蛋白量约每公斤体重1.0~1.2克。注意选择优质蛋白,如鸡蛋(弃蛋黄)、瘦肉等。
水分肾病患者每日饮水量不超过1升。水肿不明显者不限制饮水量;尿少者每日进水量等于每日尿量加500毫升;透析患者以两次透析间期体重增加不超过标准体重的3%-5%来控制水量。
脂肪避免食用动物内脏、海产品、肥肉及动物油等,可选择植物油。
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定期监测血钾,肾脏病患者应限制含钾高的食物,如紫菜、香蕉等,可通过浸泡、煮沸、超低温冷藏等方法降低食物中的含钾量,如有食欲不振或呕吐的患者容易出现低血钾,应适当补钾。
注意补充钙剂,少食含磷食物低钙、骨质疏松患者补充钙剂时,注意空腹服用钙剂并加用骨化三醇。以降磷为目的时,钙剂要在餐中服用,以促进食物中的磷与钙剂结合,减少磷的吸收。菜汤、蛋黄、坚果等食物中磷含量较高,尽量少吃。
多食蔬菜水果,适当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日常行为管理
注意休息,适当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保持体重,避免肥胖。每日开窗通风,注意环境卫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减少出入公共场所,避免交叉感染。
遵医嘱用药,不能随意减量或停药,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使用利尿药时,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有无低钾、低钠等不良反应;使用抗凝药时,注意观察有无皮肤瘀斑、牙龈出血、大便发黑等出血倾向;使用激素时注意观察有无感染、骨质疏松等不良反应。
复诊保持良好心态,积极接受治疗,按医生要求复查,定期监测尿常规、肾功能等。
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均已纳入国家医保报销范围,所用药品耗材等均可报销,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促进患者正规治疗。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