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9日是第十八个世界肾脏日,今年肾脏日的主题是:人人享有肾脏健康——应对突发风险,关心弱势群体。
慢性肾脏病是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一种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增加家庭与社会负担。为加强对慢性肾脏病的认识,做好慢性肾脏病的一级预防非常重要。
所谓一级预防也称为病因预防,就是对一些肾功能正常人,是在疾病尚未发生但是有一些易引起慢性肾脏病的危险因素。如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和肥胖人群等,防止他们发展为慢性肾脏病而采取的预防措施。慢性肾脏病的一级预防措施有:
一、健康饮食
现在各种快餐外卖比较多,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各种各样的美食。比如奶茶、麻辣烫、烧烤等高盐、高脂、高糖、高嘌呤的食物是年轻人的最爱。这些不健康的饮食导致年轻人的肥胖以至于出现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甚至逐渐发展成慢性肾脏病。
首先养成清淡饮食习惯,少吃高盐和油炸食物。成年人每天摄入食盐不超过5克,烹调油25—30克,控制添加糖的摄入,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成年人一天饮用酒精量不超15克。
多喝水,少量多次,成年人喝水量为1500—1700毫升。多吃果蔬,水果类200—350克/日,蔬菜300—500克/日。
多进食高纤维食物:谷物每天200—300克,其中粗粮杂粮和豆类及薯类要各占到一半左右。杂粮里面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素,营养比精致米面更加全面。避免长期高蛋白饮食,长期进食大量的动植物蛋白会产生过多肌酐和尿素氮,增加肾脏负担。
正常人每天300—500克奶或奶制品,每天一个鸡蛋不弃蛋黄。瘦肉、禽类和水产品,每天肉类食物大概是120—200克,每周至少两次水产品主要指鱼虾。
二、合理运动
不当健身损害肾脏,血肌酐是蛋白质的代谢产物,健身的同时大量摄入蛋白质和过大运动量,最终导致急性肾损伤甚至肾功能衰竭。当我们的肌肉短时间内过度劳损时,会引起横纹肌溶解,出现横纹肌溶解症,最常见的表现是肌肉酸痛、肌无力、茶色尿,严重者会导致急性肾衰竭甚至威胁到生命。所以提醒大家根据自身情况可以做一些能保护肾脏运动项目比如:散步、跳舞、太极拳、八段锦、游泳、骑自行车等。
三、保持乐观心态
积极的情绪会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负面情绪对人体许多器官都会有影响。当人在过度恐惧时会损耗肾气,表现处处谨小慎微,小心翼翼,长此以往会使人形成焦虑、自卑等而影响肾脏健康。
四、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坏习惯会影响肾脏健康,如长期熬夜、憋尿。熬夜会导致内分泌失调影响肾脏代谢造成肾损伤。尿液有冲刷的作用,它会冲走膀胱内的细菌,在正常饮水的情况下一般不会得尿路感染,只有长期有憋尿习惯的人才会引起尿路感染,长期的尿路感染会造成慢性肾损伤。
五、控制四高
既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是慢性肾脏病的危险因素。有四高的人群一定要控制饮食、戒烟戒酒,适当运动,保持理想体重。如果这些指标控制不理想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和慢性肾脏病发生。
六、慎用各种止痛药物及避免自行乱服药物
药物造成肾损害是很常见的。现在是网络时代,很多人生病了不去医院而喜欢百度就医网上购药,甚至有的比较相信民间偏方和秘方随意服用,不知不觉中出现了慢性肾脏病甚至到了尿毒症阶段。所以奉劝大家一旦患病,要去正规医院就诊,不要随意用药,更不能随便服用一些来路不明的偏方和秘方。
七、预防感染
感冒常常是诱发许多疾病元凶,反复咽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肠道感染等容易诱发急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可以出现血尿和蛋白尿。
八、重视常规体检
肾病往往起病隐匿,往往早期无明显症状,很多患者出现明显症状后通常已进入中晚期。一个尿常规就能发现肾脏损伤,一个血液检查就能发现肾功能,一个泌尿系彩超可以发现泌尿系结石等影像学异常。所以,定期体检很重要,及时发现问题,早期干预,避免肾脏病发生。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