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影像学诊断设备的不断发展,对肺部疾病尤其是肺癌的诊断有了很大进展,纤维支气管镜和痰细胞学检查对于中央型肺癌的确诊率较高,但对于周围型肿块,纤支镜不易到达病灶,难以取材。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尤其适用于周围型包块,并发症相对较少,阳性率高,对提高患者的诊断正确率和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CT引导下肺穿刺可以清楚显示肺内病变的大小、外形、位置;准确显示病变与周围组织的空间关系,准确定位,随时监测穿刺针的具体位置和进针方向,成功率高,较为安全。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放射科有专业的医护团队精准定位、规范操作,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为患者提供明确诊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什么是经皮肺穿刺活检?
肺穿刺活检是用活检针经皮肤直接穿刺至肺部可疑肿瘤部位,取下一小块活体组织,通过病理切片、基因检测等方法来鉴别肿瘤性质、原发部位、分化程度、转移情况以及基因分型的一种手段。活检是目前获得组织学和病理学诊断的唯一手段!
二、肺活检适用于哪些患者?
1.确定肺部异常肿块是恶性(癌性)还是良性(非癌性)。
2.支气管镜、痰细胞学检查、痰培养无法明确诊断的局灶性肺实变。
3.已知恶性病变但需明确组织学类型或分子病理学类型。
4.恶性胸部肿瘤进行分期。
5.疾病进展或复发后局部组织学或分子病理学类型再评估。
6.解释肺部积液的原因。
7.诊断肺部感染。肺部感染可能是细菌(如肺结核)、病毒或真菌。
8.诊断肺部疾病,如结节病、肺纤维化、肉芽肿伴多血管炎或类风湿性肺病。
9.未确诊的纵隔肿块、怀疑恶性的纵隔淋巴结等。
三、肺穿刺活检是如何完成的?
在CT引导下确定病变位置标记穿刺点,用很细的同轴穿刺针逐层穿刺到病变处。穿刺到位后,将活检器械经穿刺针内部的通道导入到病变内部抓取组织。完成活检后拔出活检器械,将标本送至病理科进行诊断。穿刺过程在CT指导下完成,可视、安全、准确。穿刺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患者术中全程清醒,穿刺活检的平均用时大多为30-60分钟,绝大多数患者都可以耐受并且无痛苦。
四、肺穿刺活检禁忌症有哪些?
1.严重的凝血功能异常。
2.意识不清或生命体征不稳定。
3.严重的心功能障碍,不能平卧。
4.极度衰弱,不能耐受手术。
5.穿刺途径有肺大泡、大血管不能避开。
6.大咯血或刺激性咳嗽不能缓解。
7.怀疑病灶为血管性病变。
8.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或抗凝药物停药时间未满5天。
五、患者术后注意事项。
1.操作后1-2天保持穿刺处敷料干燥,不要淋浴,防止穿刺部位感染。
2.手术后注意保暖,防止感冒受凉后导致咳嗽,以免影响伤口恢复。
3.避免剧烈咳嗽,打喷嚏或者重体力工作。
4.清淡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六、肺穿刺活检会不会造成癌细胞扩散?
虽然从理论上讲,确实会存在癌细胞脱落形成“种植转移”的可能性,但国内外多项大型研究均已证实其发生概率极低,和穿刺活检带给患者益处相比可以忽略不计。肺穿刺活检是在人体体表和肿瘤表面建立一个通道,利用这个通道导入活检器械进行取材。取材完毕,沾染癌细胞的活检器械从通道中拔出体外,并不会直接接触正常组织,从而最大程度避免了“拔起萝卜带出泥”的现象。即使还有个别“漏网”的癌细胞,人体的免疫功能也可以作为防范的有效屏障。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