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份以来,学校、幼儿园相继开学,发热患儿明显增加,医院作为流感哨点,流感样病例逐渐增多,阳性病例高于往年。
流感与普通感冒的区别
普通感冒常因受凉或鼻病毒、冠状病毒、细菌等病原引起的呼吸道疾病,传染性不强,症状较轻,呈自限性。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其近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引起不适,具有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发病率高等特点。
流感主要症状
与普通感冒不同,流感感染主要以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多见高温,体温可达39℃~40℃,有畏寒、寒颤、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明显、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伴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等症状,也可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轻症流感常与普通感冒表现相似,但其发热和全身症状更明显。重症病例可出现病毒性肺炎、病毒性心肌炎、坏死性脑炎、横纹肌溶解、休克、弥漫性血管内溶血等严重肺外并发症。
流感的治疗
一般,患儿出现流感症状后,如果病情不严重,首先建议在家护理,注意居家休息,保持房间通风。充分休息,多饮水,饮食应当易于消化和富有营养。
尽量减少与他人接触,以避免传染。治疗重点是缓解如发烧、咳嗽等的流感样症状,应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一旦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增快伴有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神志改变、严重呕吐与腹泻等重症倾向,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儿童为流感高危人群,更容易导致重症,应尽快就医、尽早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
流感的预防
1.采取日常防护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流感的感染和传播: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
2.勤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3.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
4.避免近距离接触流感样症状患者,流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
5.出现流感样症状后,居家隔离观察,不带病上班、上课。接触家庭成员时戴口罩,减少疾病传播;
6.流感样症状患者去医院就诊时,患者及陪护人员要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7.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疫苗接种的免疫力会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弱,因此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接种。
不同年龄阶段患儿接种的流感疫苗参考
注:6月龄内的婴儿不能接种流感疫苗,建议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接种,产生间接保护。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