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频道栏目 > 龙都健康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大医精诚
——记濮阳市政协常委、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左庆选

作者: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23-02-18 14:01:00   

1676700281621554.jpeg

左庆选在范县王楼镇卫生院做教学查房

“大医精诚”这四个字,在一个特殊时刻出现在左庆选的视线里,从此植入他的内心20多年,一刻也不曾离开。  

精诚治学  

1993年的元宵节,对左庆选和他的高三同学来说就像是发令枪,刚吃罢元宵,就不约而同地开始了“高考冲刺”。  

一个乍暖还寒,左庆选感冒了,持续高烧不退。不想让他过多使用抗生素的父母请来中医给他把脉处方,几碗苦水喝下,退了烧,人也更精神了,好像怎么复习都不知道累。更具传奇色彩的是,促使左庆选喝下苦水的动力,来自处方签上印着的四个字:“大医精诚”。这个蕴含丰富的成语,注定将影响左庆选一生。  

退烧当天,左庆选就不顾母亲劝阻,跑到图书馆查找“大医精诚”的出处。得知此成语出自唐朝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第一卷,是浩瀚医学经典中论述医德的最早文献。大师在这里首次提出医德两个要素:第一是精,指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要求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第二是诚,强调医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以“见彼苦恼,若己有之”的感同身受,策发“大慈恻隐”之心,进而立誓“普救含灵之苦”,且不得“自逞俊快,邀射名誉”“恃己所长,经略财物”。

“大医精诚”这四个字,引导左庆选选择了中医,并顺利考入河南中医学院,从此与中医药结下不解之缘。尽管入学前他对中医药一无所知,也说不上有多大兴趣。但他深信“大医精诚”,首先要精于治学。便俯下身子,埋头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和浩如烟海的中药知识。他对中药名字的兴趣,缘于查找“大医精诚”出处时,无意中发现的南宋大词人辛弃疾以中药名填写的满庭芳:“云母屏开,珍珠帘闭,防风吹散沉香。离情抑郁,金缕织流黄。柏影桂枝相映,从容起、弄水银塘。连翘首,掠过半夏,凉透薄荷裳。”他不懂、甚至说不上爱好诗词,但这首由25个药名表达抗金前线热血男儿思绪的“情书”实在太美,让他一下子爱上了博大精深的中医药。  

这也促使他饱读医书,除了完成学习任务,几乎每天晚上都坚持诵读经典。大学5年,他不只通读了《黄帝内经》《伤寒论》《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还通过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感悟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意义。通过胡希恕的《伤寒论讲座》,思考扶阳理论的内在逻辑。通过刘方柏的《重急奇顽症医案》,效法解构与重构的思想方法。同时涉猎王三虎的《抗癌经验》等大量现代经典,夯实了自身的中医药理论功底。  

精诚治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理论功底再厚实,也不等于真正登堂入室。实际上,在整个大学苦读期间,左庆选一直对中医药的治疗效果半信半疑。真正使他感受中医药的神奇,是他毕业后的再次重感冒。吃了几种西药都没有明显好转,才想到自己是地地道道的中医药大学生啊,为啥不试试中药呢?  

于是,经过一番苦思冥想,寻经索典,他头一回给自己开了副中药。没想到效果出奇,迁延多日的病毒性感冒立竿见影,顺利痊愈了。通过上大学前后的两次感冒,左庆选对中医药的价值深信不疑。此后,他连续几天闭门谢客,独自把中药的机理与西药反复比对,确信了中药治病、尤其是对疑难杂症有独特的优势。后来,他把中西医的区别通俗地概括为:西医治的是病,通常“头痛治头脚痛治脚”;而中医治的是有病的人,通过三因制宜、辩证施治,成为各种疑难杂症的克星。  

随后,有位亲戚听说他刚从中医药大学毕业,专程上门找他看病。对方因10年前隆冬受寒,导致左下肢疼痛,行走困难,夜间时有抽筋。跑了多家医院,不见效果。左庆选根据患者症状及脉象,很快从自己丰厚的记忆库里检索出“独活寄生汤”,并通过患者脉象的细微表现,来了个“比瓢画葫芦”,大胆开出7天汤药(他暗自称其为“左氏特方”)。没想到,这个特方让他和患者双双喜出望外,亲戚的10年沉疴大为好转。效不更方,他又原方开了10剂,使患者彻底痊愈。此后,这个亲戚给他带来不少病人。  

当年国庆假期,左庆选专程驱车湖北蕲春,拜谒由邓小平亲题馆名的李时珍纪念馆。气势恢弘的仿明代建筑群,郭沫若、邓颖超、方毅等名家题词,尤其是5000多平方的科普碑廊与浩繁的中医史料、标本陈列,让左庆选盘桓良久。就是在这里,他再次确立了“西医治病/中医治人”的理念,并时刻将其运用于复杂病例的辨证施治。  

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个理念,提升自己的医疗功底,左庆选决然参加了2003年的研究生考试,并顺利返回母校,师从于国家名中医马云枝。河南中医学院的3年研究生,使他的中医理论进一步丰厚。他同时选修西医基础知识,让自己的医疗眼界更加开阔、深邃。  

多年的临床实践,早已让左庆选对中医药的疑惑蜕变为“信入骨髓”,更坚定了他对中医药事业的挚爱。研究生一毕业,他入职濮阳市人民医院中医科,摩拳擦掌,准备大展拳脚。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到综合性医院看中医的不甚了了,公众多习惯于首选西医。通常是看过几个西医科室无效的患者,才勉强来中医科“试试看”。要么压根就是疑难杂症,找不到合适的西医才找中医。由此,左庆选意识到,“中国中医任重而道远”。更意识到,中医科医生必须有辨证施治的真功夫,真能做到“一剂知,两剂已”,才可能更多、更及时地造福于众生。  

2017年,患者刘某擦脸用的毛巾泛红,用卫生纸擦也呈浅红色,西医多方检查无果,忧心忡忡地前来就医。左庆选耐心询问病情后认定为血汗症,给予凉血止血的药物治疗,一周后痊愈。

在治愈多种疑难病例后,左庆选越发坚信他“中医治人”的辩证法,越发不囿于条条框框,越发敢于破典用药。但这并不意味着胆大妄为,因为他深知好中医必须心细如发。毒性药物附子,药典规定最大用量15克,他针对一些阳虚患者临床开方最高达200多克,没有发生任何副作用。由此他总结道:“砒霜辩证能治病,甘草庸医能误命”。毒药用得对,就是救命仙丹。  

有一位肺癌患者,手术切除肿瘤两年后出现脑转移。经放化疗加伽马刀切除脑肿瘤半年后,再次脑转移,伴有头痛,恶心,呕吐,须经常用甘露醇降颅压止痛。患者万般无奈之下想到了中医,找到了左庆选。他通过辨证论治,认为是寒湿痰凝与燥湿混合,给予温阳补肾、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综合治疗,其中有硫磺、附子等毒药,以毒攻毒:附子每剂50克,硫磺每天5克,7天后头疼消失,经头颅磁共振检查确认病灶缩小。患者坚持口服中药10年,临床痊愈。左庆选的《生硫磺治疗脑肿瘤体会》一文发表后,获得业内广泛认可。目前,左大夫一改“门可罗雀”的尴尬,每天门诊量逾百人。

2021年,左庆选获濮阳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称号。同年参加河南省中医药岗位技能竞赛获得一等奖,被河南省卫健康委和总工会授予“河南省中医药岗位技术标兵”。  

精诚治己  

门诊越来越忙,荣誉越来越多。左庆选非但没有膨胀,反而越发自律。  

他8小时内忙患者,8小时外依然忙患者。有时候,还要分身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家里刚刚周岁的小不点带来的繁重家务他一点也顾不上。实在不忍心看着做教师的妻子不可开交,他与妻子手拉手谈心至深夜,总算达成一致:由妻子暂时改教学为行政、尽量保证他全身心投入自己挚爱的中医事业。

此后,他加倍珍惜时光,几乎每天离开患者就是医书,夜以继日地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疑难杂症、重症的艰难探索。  

2020年初,新冠肺炎突如其来,小小病毒搅得全球失序。起初,中西医都无所措手足,各种假说、揣测甚嚣尘上,人人谈之色变。左庆选经过认真钻研,高度认可国家中医机构关于本病“主要缘于寒湿,属于‘温病’”的基本判断。他成为市级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成员后,运用清肺排毒等方剂成功救治了多名确诊患者。有一位刚分娩不久的妇女,经中西医结合治疗3个月,核酸检测反复呈阳性,请求左庆选会诊。左庆选针对患者怕冷、痛经、舌苔白厚腻等系列症状,冷静分析后诊断为阳虚兼湿邪,按三因制宜的思路,用附子汤加减治疗1个月,患者病情痊愈,核酸检测转阴。在本院组织的送医下乡活动中,左庆选作为卫生指导员,坚持每周在乡卫生院坐诊,使该院业务水平明显提升。

2021年7月18日,他接到本院护士电话,其远在南非的亲戚感染新冠肺炎,希望得到国内专家救助。他立即通过电话详细了解病情,初步认定对方为寒邪袭肺伴有湿邪。得知南非当地有中草药后,即刻建议其服用麻黄汤加薏苡仁、广藿香祛湿。第10天,患者打电话说核酸检测转阴,已去掉呼吸机,但仍胸闷、咳嗽,血氧饱和度低。他又诊断为外寒内饮,给予小青龙汤加减治疗,对方痊愈。随后还得知,患者让同在南非工地的两个同事一起服用,疗效也很好。而没有接受中药治疗的老板和另一同事,却因新冠肺炎恶化去世。此后,患者逢人就讲这件事,几乎在南非掀起一股“中医中药热”。2022年,左庆选被河南省红十字会评为“优秀红十字医疗专家志愿者”。  

经过20多年的理论钻研与临床实践的水乳交融,左庆选对中医中药由疑惑到坚信,由盲目喜爱到深刻洞察,正在演绎“大医精诚”的人生经典。




责任编辑:冯牧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