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女士,57岁,受位置性眩晕困扰3个多月,多次就诊,检查做了,药也吃了,眩晕症状却没有缓解。偶然从邻居口中得知有“耳石症”这么个病。于是王女士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就诊于耳鼻喉科,经检查,诊断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俗称“耳石症”,给予了手法复位治疗。2天后复诊,王女士说她的眩晕症状完全消失了。让她难受几个月的病,就这么好了,王女士觉得很神奇。
那么,什么是“耳石症”呢?
“耳石症”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俗称,是一种相对于重力方向的头位变化所诱发的、以反复发作的短暂性眩晕和特征性眼球震颤为表现的外周性前庭疾病。所谓良性,就是可治疗;所谓阵发性,就是持续时间短,多不超过1分钟;所谓位置性,是指眩晕诱发多与头位变动有关。典型的“耳石症”发作是由患者相对于重力方向改变头位(如起床、躺下、床上翻身、低头或抬头)所诱发的、突然出现的短暂性眩晕(通常持续不超过1分钟),可能伴发恶心、呕吐等症状。
多数就诊的患者都有这样的疑问:我是咋得这个病呢?其实,在我们的内耳中,有个调节身体平衡的重要结构—耳石器,它的超微结构中有多层以碳酸钙结晶为主的颗粒,即耳石。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发作被认为是耳石脱落、运动造成的。头部外伤、手术、特发性突聋、前庭性偏头痛、梅尼埃病、年老等可能会引起内耳损伤,导致“耳石症”的发作,但大部分患者的“耳石症”却是特发的,并没有特殊的原因。
出现了反复位置性眩晕怎么办?及时就诊于诊治眩晕的专科门诊。“耳石症”的诊断有赖于有经验的医生通过位置试验定管、定侧,一旦确诊,可在医生指导下采用合适手法进行复位治疗。若不能确诊“耳石症”,则指导患者进入其他诊断流程。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