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十条”发布后,疫情防控工作重心从防控感染转到医疗救治,医院迎来了患者就诊高峰。三年前,医务人员逆行而上、义无反顾;三年后,还是他们白袍为甲、捍卫生命。
在这场战争中,他们“轻伤不下火线”,在各自岗位上坚持着,忙碌着。医院每个角落都上演着一幕幕看似平凡确让人感动的故事。
“战一线”,是医生的职责和使命
急诊抢救室内,患者一个接着一个,医生和护士们一刻不停。急诊科副主任毕景龙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后,开医嘱、联系科室会诊、办理入院手续,随后又立刻跑着去下一个患者的床边。他每天都会经历各种突发的抢救场景:一次心肌梗塞引起的胸前剧痛,一场发烧引起的呼吸困难……全科医护人员目前已经连续奋战了十几天,每天抢救病人近100例。
儿内科医生办公室内,咳嗽声此起彼伏,但是为了患儿的健康,每个人都在坚持带病上岗,日夜坚守,为患儿的生命健康托底。主任毛美玲说,医生是健康的“守护神”,患儿迫切地需要医生,关键时刻医生就是“不倒翁”。现在,他们也主动加入支援成人内科救治的队伍。
妇科主任医师周瑞民顾不上身体病痛,一直坚守在临床一线,工作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受到患者的信赖和好评。
产科主任王丽萍作为科室“家长”,不顾腿受伤,拄着双拐来上班。除了负责每天的病例查房,还要进行工作部署。她始终坚持坐镇科室,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保障孕产妇的生命安全。
由于人员短缺,儿童康复科护士长宋素革临时管理神经内科综合一病区、神经内科综合二病区、儿童康复科、中医康复科四个病区53张床位。医嘱下个不停、呼叫器叫个不停,她一路小跑协调工作,衣衫被汗水浸湿,口罩在脸庞上勒出印痕。
科里5名护士全部带病上岗,日夜守护患者。护士杜晓维听说科里人员紧张,产假只休了4个月就返岗值班。
面对大量激增的患者,放射科的工作量增加到原来的7倍多,大家短暂休息后争先返岗,加班加点,以便患者能尽快拿到结果。操作间内,技师们兢兢业业地忙碌着,引导患者、摆体位、拍片。
放射科主任牛贵陆、副主任陈国伟,磁共振室副主任刘建伟等诊断人员每天对着CT检查图像作出准确判断,夜以继日,和时间赛跑。
为了保障科室的正常运转,超声科克服自身困难坚持到岗。主任王兆瑞发高烧,全身疼痛,十几天无休息,做起彩超仍一丝不苟。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核酸检测标本激增,从原先的“十人混检”到现在的“单人单采”,工作量翻了很多倍。医学检验科争分夺秒,力争以最快速度出具报告。检验科主任王晓燕奔走在检验科与核酸实验室之间,负责各项工作的交接、协调,作为科室主任,她不仅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更努力为全科人员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药品需求量不断增加,为满足患者的用药需求,药房工作人员与药库负责人对接,及时反馈药品品类需求。科室人员全部带病上岗,拿药、煎药、取药,24小时不停歇。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