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新冠肺炎康复者认为,核酸检测阴性就意味着新冠肺炎的彻底康复,其实“阳康”之后还存在着“长新冠”问题。
长新冠(longCOVID)又称为“长期新冠”或者“新冠后状态,是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急性期后可能出现的各种持续症状,一般持续≥2个月,一系列躯体或精神症状及症候群,影响患者的生活,且不能用其他疾病解释。
美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中心主任励建安认为,新冠感染的轻症患者可以痊愈,重症患者的最终康复可能是一个长远的过程。对这一新发疾病的康复研究,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
励建安指出,对新冠感染要有全面认识,“预防——临床——康复”三个环节缺一不可。疫情发展至今,治疗新冠的结束,不应以阴性出院为标志,转阴之后进入康复阶段,就是以“长新冠”的康复为主题。
长新冠都有哪些症状?
每位患者的情况不一样,最常见的症状是乏力、呼吸困难、胸痛或者胸闷、咳嗽等,另外还有一些躯体症状也比较常见,如嗅觉或味觉问题、头痛、流鼻涕、关节或肌肉疼痛、睡眠或进食困难、出汗和腹泻等。
其实这新冠后遗症大多都可以通过康复治疗得到有效缓解,在此给大家介绍一些居家康复的锻炼方式,以减轻新冠肺炎“阳康”后的症状。
针对“阳康”后的患者大多存在呼吸困难、咳嗽、乏力、肌肉关节酸痛等症状,呼吸训练,牵伸训练等康复方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肺通气,提高肺活量,提高机体免疫力。
下面几种呼吸训练与牵伸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有效的呼吸训练可以改善呼吸形式,使呼吸肌收缩有力,提高呼吸效率,促进排痰,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防止肺功能进一步下降。减轻呼吸困难症状,增加活动耐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呼吸训练:
1.胸廓上下拉伸运动
动作要领:双手抱头,吸气时上抬,呼气时下压身体。
2.胸廓侧位拉升运动
动作要领:一只手放在对侧胸廓,另一只手收举起,吸气时向对侧下压,呼气时恢复直立。双侧交换重复。
以上2组动作是对胸廓进行上下和左右拉伸,有助于恢复和提高胸廓活动能力,使肺顺应性更好,呼吸效率更高。
3.上下肢联合呼吸运动
动作要领:呼气放松,吸气时一只手上抬,呼气时手向对侧下压,同时对侧腿屈曲靠向胸前。上下肢协作可以发展更好的运动协调能力。
4.腹式呼吸及缩唇式呼吸
呼吸操训练强度应根据自身的情况由易到难、由少到多、循序渐进,坚持不懈。
牵伸是通过施加拉力使肌肉和肌腱延长的一种技术,用于治疗和预防疾病。有效的牵伸训练可以改善肌肉状态,提高关节活动度延长挛缩的肌肉和肌腱,改善肢体活动度,有利于损伤预防及促进损伤康复持续的牵伸可以增强机体柔韧性,促进细胞增殖及分化,从而促进肌腱及韧带修复,促进肌肉组织增生,加强肌力训练效果。
颈伸肌牵伸:
坐或站位,两手交叉放置于后脑顶部附近,轻轻将头部垂直下拉,尽可能使下巴接触胸部。
颈部屈肌牵伸:
坐或站姿,两手交叉,手掌放置于前额将头向后拉至鼻子正对天花板。
颈部伸肌牵伸及回旋牵伸:
坐或站,将右手放置于头顶附近,将头向后拉,使下巴尽可能靠近右肩双侧交替。
颈部侧屈肌群牵伸:
站或坐,收下巴,同侧手帮助头部完成同侧屈的动作双侧交替。
肩内收肌、前伸肌、上提肌牵伸:
两脚站立并与肩同宽,左臂从身前绕至左手,接近右髋处,右手抓住左手肘部,右手向下用力将左手肘部拉至身体右侧双侧交替
变化姿势:
两脚站立并与肩同宽,将左手抬至高于头部处左臂紧贴左头部右手抓住左手肘部右手拉左手肘部,绕过左耳至头后双侧交替。
腰部屈肌牵伸:
俯卧两手掌朝下,手指指向髋部前方慢慢下腰,收臀将头和胸抬离地面。
腰部伸肌牵伸:
仰卧两脚伸直屈髋和膝,直至膝盖到达胸部的上方双脚于踝关节交叉处,两膝分开与肩同宽在膝盖的内侧抓住大腿,将腿往胸部方向下压。
坐姿下躯干侧屈肌牵伸:
在椅子上坐直,两手在头后交叉,两肘在肩后成一条直线保持两肘在肩后呈直线的同时,向侧面弯腰,右肘向右髋部移动双侧交替。
下肢髋部肌肉牵伸:
左腿上前一步,屈膝成90°左右,左膝保持在左踝上方;在躯干后面伸右腿,右膝着地小腿贴着地面抓住一个物体或双手放在左膝上以保持平衡,髋部向前移在左踝的前方推左膝,踝关节内翻双侧交替。
牵伸时要注意的四大原则:
1.避免疼痛
2.缓慢拉伸
3.拉伸正确的肌肉
4.避免影响其他的肌肉和关节
希望以上分享可以给大家带来帮助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