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磁共振(MRI)检查已普及大众,但人们对于这项检查适应症、禁忌症并不了解,也因此产生了一些误区。
今天,给大家科普一下磁共振,到底是个什么检查?
磁共振(MagneticResonanceImaging),又叫核磁共振成像,是将人体置于在静磁场中,再施加外加磁场,利用人体内水的比例大、1H含量多的特点进行共振成像。
磁共振检查无创伤、无辐射、多参数、多方位成像、组织分辨率高,可发现身体不易觉察的早期病变,被广泛应用于颅脑、血管、神经、脊椎、关节等多种临床病变的检查。
在做磁共振检查前,医生总会提醒患者去除随身所有的金属及电子物品,这是因为核磁共振设备周围具有强大磁场,金属会对外加磁场产生干扰,影响检查结果。
那么,如果体内有支架、心脏起搏器、钢钉、假牙等无法去除的植入物,还可以做磁共振检查吗?
专家共识,体内有植入物并非绝对不能做磁共振检查,与植入物的材质属性、植入时间有很大关系。
1.心脏起搏器、ICD,绝大多数不能做。
在强磁场中,心脏起搏器、ICD可能会出现装置移位、起搏信号异常、除颤模式异常启动、电极升温等现象,严重时可导致装置损坏、心律失常甚至死亡等后果。
目前临床上应用的绝大多数心脏植入式电子设备都不能与MRI兼容,但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已经有兼容磁共振检查的心脏起搏器应用于临床。
2.骨科植入物,由材质属性决定能不能做。
骨科植入物(如钢板、钢针、螺钉以及各种人工关节等)是体内存留金属较多的一种植入物,通常不会移动。但植入物可能会引入图像伪影,影响周围组织的观察。
3.输液泵和留置导管,可以做。
输液泵通常植入于胸部皮下,材料主要有合金、硅橡胶和塑料等,因此进行MRI检查是安全的。但有一点需要注意,因为强磁场会破坏胰岛素泵功能,因此带有胰岛素泵的患者在进入MRI磁体间时应移除胰岛素泵。
4.动脉瘤夹、颅骨固定钉、心脏及血管支架,需注意材质属性和植入时间。
这些植入物大多无磁性或弱磁性,可兼容磁共振检查,但可能会产生局部的图像伪影。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来普及大众的心脏及血管支架,为了安全起见,一般尽量要求支架术后8周可行磁共振检查。
5.人工心脏瓣膜和瓣膜成形环,基本都可做。
6.宫内节育器及乳腺植入物,多数不受影响,可以做,但可能产生伪影。
7.人工晶状体,非金属材料制作的,可以做。
8.牙科植入物,由材质属性决定能不能做。可摘除的,建议尽可能摘除;如遇不可摘除假牙,根据其材料进行决定。
还有些误解,需要澄清,孕妇、婴幼儿能不能做磁共振?
磁共振没有辐射,孕妇可以进行,特别是对于胎盘前置等凶险情况,及早诊断,为治疗抢占时机做好预案。
婴幼儿可以做,特别是有中枢神经问题的患儿,该检查因检查时间较长、有一定噪音,建议宝宝在熟睡中或注射镇定剂后进行检查。
此外,需要提醒爱美人士的是,做磁共振检查记得要素颜,因为有些化妆品中含有某些金属,染发、纹身、纹眼线的病人需要提前告知医生,部分颜料会在核磁共振检查中产生伪影,甚至会导致皮肤因产热而受到刺激和灼伤。
部分内容参考《磁共振成像安全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17)》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