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监测是医生判定病情、制定治疗方案的必要依据,同时也是糖友们管理血糖的重要环节。血糖检测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糖尿病的控制,那么如何做好血糖监测呢?
“坑”一:血糖仪与试纸条的代码不一致
正确的方法:每换一盒试纸应注意核对、更换试纸条的代码,确保血糖仪显示的代码与试纸条包装盒的代码一致。注意:免条码的不需调换。
“坑”二:血糖仪存放不合格
正确的方法:血糖仪有一定的温度和湿度范围,应注意阅读血糖仪的说明书,存放在阴凉干燥处,不可冷藏,血糖测试区内不能有灰尘、血渍等污染物,如有宜用软布蘸清水轻轻擦拭,不可用清洁剂或酒精等有机溶剂清洁血糖仪。同时应避免放在电磁场附近,如:微波炉、电磁炉、移动电话等附近,否则会影响其准确性。
“坑”三:使用失效的试纸条
正确的做法:购买试纸时,注意核对试纸的有效期,将近效期与远效期排序,先使用近效期,再使用远效期,同时不定时检查,确保在有效期内使用。
“坑”四:血糖仪长期不校队
正确的做法:血糖仪一般情况下,半年校正一次。校准时需抽静脉血,抽血的同时用血糖仪测血糖,测静脉血与测指血的时间尽量同步。需注意:患者不要在家测完血糖,再到医院抽血进行校对,因为糖友在去医院奔波的过程对血糖也有影响。
“坑”五:消毒剂选择错误
正确的做法:血糖检测应选择75%的酒精消毒,注意待干再采,以免酒精稀释血液,影响其准确性。另外,不能选用碘酒(碘伏),因为碘酒(碘伏)会与试纸反应,引起血糖值偏高。
“坑”六:血糖检测部位选择不合适
正确的方法:血糖检测可以选择手指、脚趾、耳垂等部位,但临床通常以手指为主,其中以选无名指居多,因为此处胼胝少,容易刺破采血,同时神经末梢分布较少,疼痛感小但血量足。如需长期测量血糖的糖友们,可以轮流采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但通常不建议选择拇指及脚趾,原因是拇指使用频率高,刺破取血后,再接触物品容易出现疼痛、感染等,而脚趾易出现较厚的胼胝,不容易刺破且穿脱鞋袜不方便。
“坑”七:采集方法错误—挤压采血
正确的做法:
1.75%酒精消毒采血部位,待酒精挥发后再进行采血。
2.轻压手指,血液自然流出,用消毒棉签轻拭第一滴血后,将第二滴血滴入试纸区。
3.避免过度用力挤压,以免组织液混入血样,造成所测血糖值偏低。
4.天气寒冷时,手指末梢循环差,采血量不足,可采用以下“热指”运动。①两手快速揉搓,感觉温热即可;②手自然下垂或甩所测手指的胳膊;③用35-40度的温水浸泡双手,待手变暖即可;④用另一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揉搓测血糖的手指根部,直到指尖颜色逐渐变红、变深即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