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电子产品的广泛普及,儿童青少年的用眼时间大幅增加,导致睫状肌收缩痉挛失去正常调节功能,出现视物模糊、重影,视疲劳等症状。出现类似症状时家长往往不能在第一时间引起重视以及做出判断。
如何判断是真的近视还是“假性近视”?
“调节性近视”在生活中常常被人们称为“假性近视”。是指由于用眼过度,睫状肌痉挛,过度调节导致的远视力下降。
生活中,如果孩子反应自己看东西模糊,重影,家长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近视,常见的解决办法是去眼镜店配一副眼镜。
事实上,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绝大部分儿童都有一定程度的“假性近视”,如果不进行规范的医学验光往往不能分清“假性近视”或“真的近视”,也就无法准确解决问题。
那么如何区分“真的近视”还是“假性近视”呢?
较为有效的方法就是散瞳验光,通过散瞳对睫状肌进行麻痹,比较用药前后的屈光度数从而判断孩子是“真的近视”还是“假性近视”。
判定标准如下:
用药后近视消失,成为正视或远视,则为“假性近视”
用药后近视屈光度数不变或度数降低小于0.50D,则为“真的近视”
用药后近视屈光度下降≥0.50D,但仍然残留有近视度数,则为混合性近视,即“假性近视”和“真的近视”共同存在,这种情况更为普遍。
什么是“快散”和“慢散”, 我们应该使用哪一种?
散瞳分为快速散瞳和慢速散瞳两种类型。
1.慢散:指用1%阿托品眼用凝胶或眼膏进行散瞳验光。之所以被称为“慢散”,是因为阿托品的药效持续时间长,瞳孔在散瞳后21天左右才能恢复。1%阿托品眼用凝胶的睫状肌麻痹效果较强,持续时间久,适用于7岁以下的近视儿童,尤其是远视和斜弱视的儿童。
2.快散:指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进行散瞳验光。之所以被称为“快散”,是因为瞳孔散开快,恢复也快,药效一般持续时间为6∼8小时。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持续时间短,作用强度弱,适用于12~40岁人群,临床上也可用于7~12岁近视儿童的散瞳验光。
散瞳能够使睫状肌充分放松,去除调节痉挛,使得验光结果更可靠、客观,能更真实地反映出孩子的屈光状态,是国际公认诊断近视的金标准。建议12岁以下,尤其是初次验光,或有远视、斜弱视和较大散光的儿童进行睫状肌麻痹验光。对于确诊近视需要配镜的儿童需要定期复查验光。
儿童青少年的医学验光配镜中,散瞳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散瞳对眼睛有危害吗?
在专业眼科医生指导下散瞳验光是不会对眼睛产生伤害的。散瞳后出现畏光属于正常现像,这是由于散瞳药会使瞳孔扩大,进入眼内的光线增多,从而出现畏光、流泪等反应;同时散瞳会使睫状肌麻痹,从而造成视物不清。出现这种情况时,不用担心,随着药效逐渐消失,瞳孔逐渐恢复,此症状会逐渐减轻直至消失。
散瞳只是眼睛局部用药,所带来的不良反应也是很少的,不过有极少部分儿童可能会对散瞳药有过敏反应,比如起皮疹、面目潮红等,多喝热水并及时停药即可消失。
散瞳后注意事项:
1.散瞳期间由于视近模糊,尽量避免近距离用眼,例如写作业、看书、玩电脑等。
2.瞳孔扩大,进入眼内光线增多,应避免强光刺激。
3.户外时可配戴太阳镜或遮阳帽,避免强烈太阳光紫外线刺激。
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就诊地址
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1号楼3楼西侧眼科门诊
咨询热线
0393-6166006
17698296016
18538344404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