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的发明、诞生给糖友们带来了福音,同时也让他们对“它”谈虎色变,为什么呢?因为胰岛素注射是个长期的“工程”,长期反复注射带来的疼痛,让糖友们苦不堪言,那么如何缓解疼痛呢?究其原因就是---胰岛素注射不规范......
误区一
胰岛素针头的重复使用
正确方法:使用一次性胰岛素针头。
原因:针头重复使用会造成针尖钝化、毛刺、弯曲和倒钩,注射时疼痛感增加,同时还可以避免皮下脂肪硬结和感染。
误区二
胰岛素针头使用前,酒精消毒针头
正确方法:使用一次性胰岛素针头。
原因:胰岛素针头表面有润滑成分硅油,注射时会降低疼痛感,而酒精会破坏表面涂层,使针尖变钝,从而增加注射时疼痛感,同时残余酒精会顺着针头进入胰岛素中,降低胰岛素的作用。
误区三
进针慢,注射笔与皮肤未垂直
正确方法:“两快一慢”即:进针、拔针快,推药慢,注意与皮肤的垂直。
原因:进针、拔针快,患者还未感到疼痛时,针已经离开皮肤,推药慢,让药液缓缓进入身体里。
误区四
针头型号选择不合适
正确方法:选用直径小,长度较短的针头。
原因:较短的针头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研究显示,较短的针头能降低出血,疼痛。
误区五
注射部位选择不合理
正确方法:有规律地轮换注射部位,与上次注射点至少相距1厘米。
原因:毫无规则的注射,易造成重复使用同一个注射点,增加疼痛感。
注射部位轮换示意图
误区六
酒精擦拭注射部位后,立即注射
正确方法:使用酒精消毒注射部位,应待干,再注射。
原因:酒精未待干进行注射时,易造成酒精从针眼进入皮下引起疼痛。
误区七
胰岛素从冰箱取出后直接注射
正确方法:使用常温胰岛素注射。
原因:糖友注射胰岛素时,不能从冰箱先拿先用,应从冰箱取出后放在室温静置“复温”,恢复到常温下再注射,避免低温胰岛素注射时引起疼痛。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