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是女性最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是妇科多发病、常见病,30岁以上妇女约20%患有子宫肌瘤,因其好发于生育期,青春期前少见,绝经后萎缩或消失,提示其发生可能与女性激素相关,确切病因尚未明了。
很多患者无自觉症状,多通过体检发现,部分患者是月经异常、下腹包块、白带增多、排尿排便异常、下腹坠胀、腰背酸痛等表现;妇科超声检查有助于诊断。
临床上,按照肌瘤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将其分为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和黏膜下肌瘤3类,其中,肌壁间肌瘤占比60%-70%,子宫肌瘤常为多个,各种类型肌瘤可发生在同一子宫,称为多发性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于任何年龄均可发病,治疗应根据患者年龄、症状及肌瘤部位、大小等综合全面考虑,需根据症状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一般来说,早期无症状肌瘤患者特别是近绝经期妇女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每3-6个月随访一次即可;
对于症状轻、近绝经年龄或全身情况不宜手术者,可在专业医生指导和建议下(不可擅自使用)采用药物治疗,主要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等;
如果出现月经过多导致贫血、严重腹痛、性交痛或慢性腹痛、尿频、尿急、排便困难、不孕、反复流产或怀疑恶变等症状时,应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有肌瘤切除术或子宫切除术,可经腹、经阴道或宫腔镜及腹腔镜进行。
针对不能耐受或不愿手术者,也可采用其它治疗方法,如:子宫动脉栓塞术、高能聚焦超声、子宫内膜切除术等。
子宫肌瘤患者饮食上可以高营养素、高维生素及清淡为主,少吃脂肪含量较高食物,禁食辛辣刺激酸性食物;得了子宫肌瘤不必恐慌,应及时就诊,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制定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