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1日,是第29个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今年的主题是“知彼知己,早防早智—携手向未来”。
阿尔茨海默病是认知障碍的一种,认知障碍又称“神经认知障碍”,其中重症者为“痴呆”,也就是俗称的老年痴呆症。
阿尔茨海默病10大危险信号
记忆力日渐衰退,影响日常起居活动,例如炒菜放两次盐,做完饭忘记关煤气。
处理熟悉的事情出现困难,难以胜任日常家务:如不知道穿衣服的次序、外出购物。
语言表达出现困难,重复语言或词不达意。
对时间、地点、人物日渐感到混乱,不记得今天几号、星期几,季节变化,忘记邻居、同事、亲人的名字。
判断力日渐减退,烈日下穿着棉袄,寒冬时却穿薄衣。
理解力、学习力、记忆力下降,跟不上他人交谈的思路,或接受新事物困难。
常把东西乱放在不适当的地方。
情绪不稳及精神行为较前异常,例如:情绪快速涨落,变得喜怒无常,反复搬移物品,反复收拾衣物。
性格出现转变,可变得多疑、情感淡漠、例如焦虑或粗暴、甚至幻觉。
丧失做事的兴趣及主动性,变得不爱社交,对原来的爱好失去兴趣,从而退出社交活动。
痴呆的致病因素
血管因素
对痴呆发生的影响大,如糖尿病,在整个成人期,都是痴呆的致病风险因素,只是中年期糖尿病的致痴呆风险高于老年期糖尿病。
受教育程度
受教育水平越高,痴呆发生风险越低。工作的复杂程度、闲暇时参与的智力刺激活动,均有助于减少认知下降的风险。相比之下,孤独、低频率的社会接触和社交活动,均会增加痴呆的风险。
饮食模式
富含水果和蔬菜、不饱和脂肪酸、鱼和全麦谷物等,这些饮食模式对认知有保护作用。
吸烟、饮酒
吸烟是痴呆和AD的危险因素。长期大量饮酒,可以导致严重的Wernicke–Korsakoff(遗忘)综合症或轻度的记忆力和执行功能下降。酒精成瘾与认知损害和痴呆风险增加有关。
基因
除以上单一因素对于痴呆发病的影响外,对于APOE*ε4基因(目前公认最强风险基因是携带APOE*ε4)携带者,如吸烟、饮酒、不运动和喜欢摄入饱和脂肪等风险因素同时存在,会对该携带者认知结局带来灾难性后果。
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
体重管理
65岁以下超重和肥胖人群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和运动将BMI控制在30kg/m2以下,保持健康体重,可降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风险。
体育锻炼
特定范围内的体育锻炼对阿尔茨海默病预防有益处,发病风险将降低约10%。建议中老年人多进行有氧运动,根据体检结果及自身劳动能力,选择合适的锻炼方法,安排合理的运动强度。
多参加认知活动
多参与认知刺激活动,如阅读、下棋、学习新技术、玩脑认知训练游戏等,不仅能有效预防阿尔茨海默病,还可以提高总体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度。
不吸烟、早戒烟
对于不吸烟人群,应注意避免接触环境中的二手烟。而对于吸烟人群,应鼓励其尽早戒烟,主动向医务人员咨询寻求帮助,制订正规戒烟计划。
保证充足睡眠
要保证充足但不过长的夜间睡眠时间(不少于4小时,不超过10小时),保证良好睡眠质量,积极治疗失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睡眠障碍疾病。
糖尿病管理
早期筛查血糖异常的人群,对其进行生活方式干预,积极预防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应遵医嘱服药,将各项指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同时应密切监测其认知功能的改变。
脑血管疾病管理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用药,维持脑血管系统良好状态,避免罹患动脉粥样硬化、脑低灌注或其他脑血管疾病;对于卒中患者,应密切监测其认知功能改变,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保护其认知功能。
避免跌倒、保护头部
建议中老年人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跌倒和头部撞击,尽量避免危险性场景如接触类运动,在高危情境下尽可能采取佩戴头盔等保护措施。
注意饮食、定期检查
建议中老年人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定期检查身体活动量和认知机能。
高血压管理
对于中年血压正常人群,建议定期监测血压,避免情绪激动,积极预防高血压。高血压病人,按照医生建议血压控制水平,避免血压波动过大。
注意心理健康
学会自我调节、合理倾诉来排解消极情绪和负面思想,建立积极的心理应对方法。抑郁患者要积极求医,可尝试用正念冥想、有氧运动、心理治疗等方法,结合抗抑郁药物治疗。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