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频道栏目 > 龙都健康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耳石症:“小石头”大“作为”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市人民医院   字体:   发布时间:2022-06-10 20:10:21   

  

您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起卧床、侧翻身或弯腰捡东西时,突然感到天旋地转,甚至恶心、呕吐,保持不动后,持续几秒后就缓解了。这很可能是您耳朵里的“耳石”在作祟,俗称“耳石症”,医学专有名词叫做“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什么是“耳石”  

2.png

“耳石”是一种碳酸钙结晶,是内耳“耳石器”,耳石颗粒是天然形成的正常成分,从外面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却是掌握人体平衡的重要器官之一。  

就是这样一块小小的石头,在一些异常的情况下,位于“耳石器”上的“耳石”一旦脱落,进入半规管,当头运动时,这些“耳石”在半规管里移动,就会刺激位于半规管里负责感受“旋转”的感受器,造成半规管内淋巴液不能正常流动,从而产生眩晕,影响身体平衡,导致“耳石症”疾病产生。  

耳石症典型症状表现  

早上起床晕、睡觉躺下晕、左右翻身晕、抬头晕、低头晕。不论是头动或者身体带动头动,都会出现天旋地转的晕,但这种眩晕往往1分钟内就缓解了。伴随眩晕的同时,患者可能还会出现恶心,呕吐,全身冒冷汗的症状,所以很多耳石症的患者常常不敢躺下睡觉。  

因此,“动才晕”和“1分钟内缓解”是耳石症的典型表现。  

影响耳石脱落的因素  

9.png

(1)年龄:通常40岁以后高发,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长逐渐呈上升趋势,可能与掌握平衡的器官—耳石器的老化有关。  

(2)性别: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1.5~2倍,尤其更年期及之后导致的缺钙。  

(3)生活习惯和情绪:劳累、熬夜、精神压力大,紧张和焦虑。  

(4)导致小血管供血障碍的慢性病:糖尿病,高血压。  

(5)其他耳部疾病诱发:突发性耳聋,前庭神经炎,耳部外伤。  

(6)意想不到的潜在诱因:耳朵受到震动(如洗牙),长期固定的睡觉姿势(重力因素导致脱落)。  

如何确诊“耳石症”  

“耳石症”患者会因为眩晕而就诊,眩晕只是一个外在表现,因此医生主要是帮助患者找到“眩晕”的原因。引起眩晕的疾病非常多,包括耳鼻喉科疾病、神经内科疾病、骨科疾病、心血管相关疾病等等。  

确诊“耳石症”有三个步骤:  

(1)符合典型症状:动才晕,1分钟内缓解;  

(2)通过体位试验可以判断出“耳石”脱落到了哪个半规管;  

(3)复位治疗(包括人工手法复位或者机器复位)后有好转或者治愈。  

如果是典型的耳石症,根据以上步骤可以在家自行判断。但值得注意的是,医生在诊断耳石症的过程中,会为患者排除其他引起眩晕的病因,而这一点是普通患者在家无法做到的。眩晕的其他原因包括脑血管病变、突发性耳聋等,如果不通过医生进行专业判断,有可能出现延误治疗的风险。  

复位治疗后应注意以下六点:  

(1)复位治疗后保持正坐姿势15-30分钟;  

(2)避免自己驾车;  

(3)建议复位治疗24小时内健侧半卧位(抬高床头30度);  

(4)白天尽量保持直立位,尽量避免低头;  

(5)复位治疗后半月内避免剧烈运动;  

(6)复位后要定期复诊。  

如何预防“耳石症”  

找到发生耳石症的原因才是关键,日常注意劳逸结合,健康饮食,适量运动,不要熬夜,保证充足睡眠,平时减少低头看手机,可多做些颈部操,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这样才会不让疾病找上门来。  

(1)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劳累和情绪激动;  

(2)注意营养饮食均衡;  

(3)适量运动,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  

(4)如果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或者骨质疏松引起的耳石症,一定要注意控制和管理好这些慢性疾病;  

(5)耳石症患者尚可加强前庭康复训练,对降低复发率有有一定帮助。




责任编辑:冯牧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