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系统内不正常凝结,堵塞管腔,是导致静脉回流障碍的一种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及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该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人体所有的静脉中,因为双腿的静脉距离心脏最远以及人类直立行走的重力作用,从而导致人体双腿的深静脉最容易形成血栓。
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症一旦发生有很大的可能致残或致死,因此预防重于治疗。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后最重要的是能尽早想到、发现和诊断,并及时进行有效治疗。
病史和临床表现
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三个要素是:静脉壁损伤、血流滞缓和血液高凝状态。尤其伴有多个危险因素时,都应该在进行有效预防之后,注意发现可能的静脉血栓栓塞症。没有进行预防的朋友,如果存在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三个要素中任何一个或者几个,就应该注意是否已经发生了静脉血栓栓塞症。
下肢深静脉血栓常见的症状
根据栓塞部位的不同,可表现出不同的症状:
1.中心型。多发于髂静脉,表现为起病急骤,患侧的髂窝、股三角疼痛,下肢肿胀明显,下肢腹股沟及患侧腹壁浅静脉怒张,皮温、体温升高。
2.周围型。多发于股静脉血栓,大腿肿痛,下肢肿胀不明显。
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突发的小腿剧痛,肿胀,深压痛,患足不能踏平,行走受限。
3.混合型。即全下肢深静脉与小腿肌间深静脉丛,均有血栓形成,开始症状较轻,以后肿胀平面逐渐上升,直至全下肢水肿,也可由中心型向下发展。
对于没有临床表现的高危患者,在进行大手术之后卧床时,也要注意发现,必要时检查是否发生了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深静脉血栓检查方法
1.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一种无创伤性检查方法,了解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范围及程度,又可测定深静脉系统的血流速度变化。
2.静脉造影。是一种有创检查,是诊断静脉血栓形成的金标准。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
现在临床上,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普遍采取的是抗凝、溶栓的办法进行治疗,能够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越早效果也就越好。必要时,放置下腔静脉滤器,这样可以阻拦脱落的深静脉血栓,防止患者出现肺梗塞的情况。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