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一病区副主任医师李庆勇荣获市“濮阳青年五四奖章”和“最美科技工作者”两项荣誉。
李庆勇,男,1982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南方医科大学医学博士,濮阳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心血管内科学科带头人,河南省心血管病委员会第三届青年委员,河南省医学科研与管理委员会第一届青年委员和河南省高血压委员会第一届青年委员。发表SCI论著2篇、中华系列3篇、北大核心4篇、中文科技核心11余篇;2021年5月被聘为新乡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生导师”;2021年6月被聘为河南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生导师”。曾荣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濮阳市科技成果进步二等奖1项、濮阳市青年科技奖1项、濮阳市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
坚持生命至上用仁心仁术服务每位患者
作为心血管内科技术骨干,多年来,他不断的探索和学习专业技术知识,积极将新技术、新成果应用于临床,造福于广大患者。几年前,73岁的女性患者郑某,患有典型劳力性心绞痛,近1周反复发作入院。行冠脉造影提示LAD近中段弥漫狭窄并重度钙化,球囊扩张效果欠佳,支架难以通过钙化病变。经再三评估研判,他果断采用“旋磨仪对LAD钙化病变进行旋磨”,旋磨后成功于LAD植入2个支架,术后患者心绞痛症状明显缓解,这是该项技术在我院首次应用。
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他勇于担当、积极作为,视患者如亲人,急患者所急,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80岁的男性患者徐某,因急性心肌梗死、顽固性心衰合并恶性心律失常入院。患者几乎每天都会突然出现血压断崖式下跌,反复因室速室颤抢救。某天夜间该患者突发心脏骤停,他冒着极大的风险,为患者紧急植入临时起搏器保驾,同时行冠脉造影提示RCA开口闭塞,紧急植入2支架后血流恢复正常,血压和心率也逐步稳定。心肌梗死的死亡率高,更何况是老年患者。他凭着自己高超的技术和遇事沉着机智果断的决策能力,硬是把老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援非期间开展学术讲座
逆行援非用大爱诠释医者担当
2019年,医院接到以队长单位出征援非任务。当时他的母亲患有精神疾患且刚刚做完甲状腺癌切除术需要人照顾,儿子刚刚4岁,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其本人的专业技术发展处于关键时期,突然要远离亲人、割舍一切去援非,确实有些舍不得。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党员,他争得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克服重重困难,毅然积极主动报名参加援非医疗队,作为中国援埃塞俄比亚第22批医疗队的心内科专家和应急防疫组长在埃塞俄比亚执行援外医疗任务。
援非期间为当地抗击新冠肺炎贡献中国力量
2020年的11月至2021年12月,在埃塞俄比亚的1年多时间里,面临着疫情肆虐和内战的双重威胁,在濮阳市人民医院副院长、援非医疗队队长刘瑞强的带领下,他和队员们一起无所畏惧,以顽强的毅力和斗志,克服种种困难积极开展工作。定期到内科、急诊和ICU病房查房和会诊,为疑难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提出相应的诊断和治疗建议。累计查房约1600人次,抢救危重心血管患者约60人次,抢救成功率约90%。针对大量心包积液导致心包填塞的患者,成功开展了心包穿刺术,填补了当地技术空白,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他和队友们一起积极开展义诊,服务同胞和当地群众,全程参与为驻埃塞俄比亚同胞注射新冠疫苗的“春苗行动”,圆满完成援非各项医疗任务,用实际行动诠释“不畏艰苦、甘于奉献、大爱无疆、救死扶伤”的援非医疗队精神,为守护非洲人民健康做出自己的贡献!受到埃塞俄比亚卫生部表彰,提露内丝-北京医院为他颁发“专业贡献奖”和“特殊贡献奖”。受到中国驻埃塞俄比亚大使馆、埃塞俄比亚中国商会、埃塞俄比亚驻中国大使馆、国家和省市卫健委、埃塞华人同胞的一致赞扬。
他技术精湛,医德高尚,勤于钻研,担当奉献,用爱用心服务患者,以良好的医德、医术赢得患者和群众尊重和信任;以谦虚、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协作友善的美德获得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称赞。喜获“五四青年奖章”“最美科技工作者”与他是实至名归,当之无愧。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