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频道栏目 > 龙都健康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心手相连,共抗疫情丨医专抗疫,有你有我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三院   字体:   发布时间:2022-05-20 17:53:19   

逆行进入封控区的感控人:王涵  

在抗疫队伍中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深入封控区直面病毒,承担起了封控区内关键的感控督导和培训工作,濮阳医专附属医院(市三院)感控办的王涵就是其中之一。  

1.jpg

本轮濮阳疫情出现后,王涵再次披挂上阵,冲在一线。在连续参与核酸采样工作后,5月7日早晨,她接到医院紧急通知支援濮阳医专防控工作,她赶紧把两个孩子送到邻居家,来不及告知爱人就收拾行李,匆忙赶往医专,她爱人也在社区一线忙的不见身影。关键时刻显勇毅,危急关头见担当,她又一次冲到最危险的前线。“接到通知我就意识到,进去就要驻扎下来,不能回家了。”进入封控区后,王涵首先要做的就是理顺工作流程,规范设置防护用品穿、脱区域、医疗废物暂存间,做好人员培训。7日下午即跟随消杀人员进入封控楼进行消杀指导,直至晚上10点结束。  

封控区内疫情防控形势异常严峻,必须在短时间内把“小白”培训成能打胜仗的“大白”。为此,王涵和队友们连续组织了多场专题培训,针对穿脱防护服、核酸采样操作、医疗废弃物处置等重点工作进行现场培训,并对全校师生以钉钉直播方式进行了穿脱防护用品及医疗废弃物正确处置进行线上培训。对接受能力较弱的保洁和后勤人员,手把手指导医疗废弃物正确处置方法,担心他们脱防护服时污染,便在他们工作结束后进行帮助。  

王涵每天穿梭在校园内查看工作人员穿、脱防护用品和处理医疗废弃物是否正确规范;对感染风险环节进行日常巡查,发现问题立即提醒,避免发生职业暴露。她每天都会站在一脱二脱区,等待采集队伍的归来,看着他们脱防护服和消杀,她常说:“不会脱比不会穿还可怕”,生怕漏掉哪个环节导致职业暴露。她的耐心指导,也换来了大家的认可,有一名医专老师在脱完防护服后道谢:“感谢你的专业指导,你有耐心和细心,我们才放心。”王涵当时感觉心里涌起一股暖流:“第一次发现感控不被人讨厌,他们终于能明白平日里我三番五次的让大家如何做好防护,如何穿脱防护服的良苦用心。”  

2.jpg

王涵清楚,只有大家齐心抗疫,才能早日和家人团聚。虽然工作节奏快强度大,但她没有半点敷衍应付,用汗水和辛劳诠释着新时代白衣天使的职业担当与奉献精神。“感控工作只有100分和0分,认真做好一万次,哪怕一次疏忽,所有努力都将白费。”王涵说。每天凌晨5点钟起床后就看着工作人员穿、脱防护用品,正确处理医疗废弃物、实施手卫生,这些日常工作中每一个微小细节在这样特殊时期更是容不得半点疏忽,直到晚上10点以后才能回到住处。面对封控区遇到的种种问题及突发事件,正是通过王涵的这种工作作风,及时给予解决方式,从而大大降低了危险,提高了效率。  

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5月16日零时起,濮阳医专降为防范区。正因有这样的“感控人”守初心担使命、舍小家为大家、勇担当善作为,在战场筑牢疫情防控的最后防线,用专业知识和实战经验为战友和人民群众拉起了隔离病毒的安全通道。  

抗疫老将言传身教-:杨世娥  

市第三人民医院作为濮阳医专第二附属医院一直协助医专抗疫。作为封控区,为了安抚在校学生的紧张、焦虑情绪,增长他们的防疫、抗疫知识,5月15日晚,手术麻醉科护士长杨世娥以线上直播的形式为医专全体同学上《坚韧成长,疫路平安向未来》思政课。杨世娥参加过北京入境返濮人员的转运工作,支援过郑州、内黄、工业园区、技师学院的核酸采集。课上播放了目前三院5位医务人员驰援上海的抗疫视频。她劝勉学生在濮阳防控疫情取得胜利的关键期,务必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积极配合各项防疫政策。

3.jpg



责任编辑:冯牧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