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频道栏目 > 龙都健康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急诊科成功救治一例危重症流行性出血热患者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市油田总医院  字体:   发布时间:2022-05-20 17:48:35   

5月8日下午,新一波新冠疫情第3天,因发热、头痛、全身不适在乡镇医院住院治疗的村民鲁先生突然病情恶化,出现昏迷、口鼻出血等严重情况,基层医院建议家人赶紧把患者转入市油田总医院。焦急万分的家属不敢怠慢,一路飞驰把患者送到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急诊科。  

15时10分到达医院时,患者呼吸急促、四肢湿冷、神志不清,血压75/40mmhg,呈严重休克状态。接诊医生和护士顾不得风险,仔细进行身体检查,发现患者右锁骨下深静脉置管处敷料严重渗血,双大腿腹股沟区大片皮下瘀斑。急诊血液检查,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高敏肌钙蛋白、肌酐、尿素、心肌酶谱等指标严重异常。经急诊抢救室评估处置后紧急以“多脏器功能衰竭、感染性休克”收入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救治。  

此时患者病情极其危重,口鼻腔出血不止,频繁呕血、便血,一次便血量达300ml以上,肌酐指标持续升高。经过一夜的集束化液体复苏等抢救措施,5月9日患者又出现少尿症状,24小时尿量仅为120ml,血肌酐持续升高,急性肾衰竭症状继续加重。在肾脏内科大力支持下,迅速实施床旁持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维持内环境稳定,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实验室检查各项生理指标变化,及时给予对症处置。5月10日患者氧饱和度下降至81%,立即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医护协同进行呼吸道治疗与管理,经过积极抢救,患者低氧血症得到纠正。  

图片1.png

有效的救治为患者赢得一线生机,但是昏迷、休克、无尿、严重的心、肝、肾多脏器重度衰竭,随时可能夺走患者的生命,当务之急是查明病因。急诊科及时向医务部提出多学科MDT联合会诊申请,医务部迅速组织血液科、重症医学科、普外科、感染科、消化科专家前来MDT。急诊医生汇报患者病情及两天来的救治情况,专家们进一步体征检查,结合各项生化检查指标,一致给予“疑似流行性出血热”诊断,建议立即实施病原学基因检测。5月11日,检验科以最快速度出具病原体测定报告,提示患者“汉坦病毒阳性”,病因查明了,这是一例“危重症型流行性出血热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一种严重危害生命健康的二类传染病,由感染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汉坦病毒)引起,啮齿类动物(鼠类)为主要传染源,以发热、出血、充血、低血压休克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若体内病毒载量高、肝肾等主要脏器功能损害严重,则为危重症型,预后差、病死率高。  

明确诊断对后续的抢救治疗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由于患者病情非常危重,主任赵玉铁每天带领EICU医护人员床前查看病情,做清单式管理,根据病程及时调整治疗措施。医护团队密切配合,精心呵护,按照临床指南结合病情变化持续进行血液净化治疗、血小板输注、血浆和红细胞的连续输注、持续有创血压监测、持续性血液滤过,依据持续肾滤的脱水速度精准设定液体复苏速度,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每小时尿量,安抚患者情绪,确保每一项治疗及护理措施能够准确无误、切实有效。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多学科通力支持下,急诊科EICU全体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治,患者各项指标逐渐好转,口鼻腔出血明显减少,便血症状逐渐消失,尿量开始增加。  

进入多尿期后,患者24小时尿量最多达11000ml。虽然总体出现好转迹象,持续多尿造成的脱水及电解质紊乱仍然威胁患者生命。经积极有效的对症治疗,患者终于度过了最后一道鬼门关进入恢复期。5月15日顺利撤离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生命体征平稳,从监护病房转入普通病房,做进一步的康复治疗。  

这次多学科协作、EICU医护全力以赴救治危重症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成功,体现了该院急诊科危重患者救治能力又有了新的提升。每一次成功的救治,都源于他们对生命的敬畏和严谨、专业的精神。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急诊科医护团队用精湛的医术和医者仁心挽救了一个又一个生命,彰显责任与担当、大医之精诚。  2.jpg



责任编辑:冯牧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