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周方圆,可能很多同事还不知道她是谁。但说起感染性疾病科“带着吸奶器和回奶药上前线的姊妹花”,大家一定印象深刻。是的,一位是宋舒娟,另一位就是周方圆。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宋舒娟和周方圆作为感染科护士,一开始就值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随着疫情日益严峻,医院成立医疗救治预备队,她们俩双双递交请战书;医院组建首批支援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收治医院医疗队,她们又坚决要求参战。当时她们的孩子还在哺乳期,周方圆还是双胞胎妈妈,她们毅然给孩子断奶,带着吸奶器和回乳药奔赴医疗救治第一线,一直坚持到全市确诊患者、疑似患者双清零。由于表现突出,宋舒娟被评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光荣地参加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表彰大会;周方圆也多次受到濮阳市疫情防控指挥部通报表彰,被评为医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双双在抗疫一线光荣入党。
2020年周方圆在抗疫一线光荣入党(右一)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战略性胜利之后,濮阳市油田总医院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宋舒娟和周方圆回到科室,戎装未脱,继续坚守外防输入、内防复燃的发热门诊。周方圆担任科室护理总带教,她协助护士长理顺工作流程,培训年轻护士,监督消毒隔离,参加发热筛查、核酸标本采集值班,在多次应对疫情复燃的防控战中,作为业务骨干的她主动请缨执行急难险重任务,防护服成了她脱不下的工作服。
今年3月9日,濮阳市报告一例核酸检测阳性病例,核酸标本就是在周方圆的班上完成采集,由此也打响了新一轮全市疫情防控阻击战。市政府重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机制,闭环转运确诊患者,流调和隔离密接人群,封控重点区域,开展全域全员核酸检测,通过科学防控、精准防控,迅速阻断疫情传播链。濮阳市油田总医院组建了650人的核酸标本采集队,承担5个街道(乡镇)160多个小区、4所学校、4个封控区23万多居民6轮核酸标本采集任务。周方圆所在的发热门诊承担的任务更加特殊——3个密接人群集中隔离点的疫情防控和医学观察。
2020年周方圆支援定点收治医院
三个隔离点都是6、7层的楼房,数百个房间。周方圆的任务是每天一次采集隔离人员核酸咽拭子标本和隔离区常用物品、环境采样。这里的工作强度、难度和风险远高于室外全员核酸检测,甚至高于医疗救治时期的隔离病房。被隔离的有老人,也有孩子;有领导干部,也有打工人员;有的生活优渥,有的家庭困难。面对无妄之困,加之可能被感染的恐惧,各人的心态都不一样,有的人会把不良情绪发泄给我们的医务人员。隔离点楼宇虽然有电梯,但都位于清洁区,进出污染区的周方圆只能爬楼梯。身穿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一口气爬到7楼,然后再一层楼一层楼、一个房间一个房间去采样,不大一会儿贴身的衣服就被汗水湿透。心态好的隔离者会配合良好,有情绪的隔离者会使出各种各样的小性子。有的假装睡着迟迟不开门,有的抱怨来的太早打搅了休息,有的会提出她工作内容之外的各种要求。面对这种情况,周方圆总是很耐心,她充分理解隔离人员的心情,温言劝慰开导,帮助解决困难或转达诉求。轻风能吹散乌云,良言可温暖人心,周方圆用她的善解人意、耐心细致,化解不良情绪,让愁云变成笑脸。
周方圆为社区工作人员培训穿脱防护服
周方圆是个热心人,无论是平时对待自己的患者,还是遇到了有困难的“路人甲”,她都是有求必应,助人为乐。有一天她到昆吾园隔离点采集标本,遇到社区工作人员正在培训穿脱防护服,观察了一会儿,发现他们的操作很不规范。周方圆主动要求给他们当教官,她先做了一遍示范,然后又让大家跟着她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学,一边操作一边讲解,告诉大家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很快大家就熟练掌握了穿脱卸防护用品的方法,纷纷向周方圆表达谢意。
这就是周方圆,一位普通的感染科护士。岁月静好时她是患者身边的白衣天使,疫情来临时她是逆行赴战的坚强战士。心有大爱,肩有担当,全力以赴,无怨无悔,以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以家国情怀践行医务工作者的铮铮誓言。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