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记述的抗疫“老兵”并不老,她叫王晓娜,濮阳市油田总医院心内二区主管护师。只因她从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3次受命出征抗疫第一线,家中的困难从不向领导透露,身体的不适自己悄悄调整,服从命令,勇敢担当,一次次出色完成任务,真的算是一位抗疫“老兵”了。
1月3日下午2点,元旦假期最后一天,调休在家给孩子补习功课的王晓娜突然接到护理部主任张继荣打来的电话:
“晓娜,最近西安疫情波及河南多地,防控形势严峻,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决定重启交通管控卡点,濮北站核酸标本采集任务又分给了我们,这次还想让你带队出征濮北,有没有困难”。
“没有困难主任,保证完成任务,请主任放心”!
“那好,任务紧急,3点准时出发,我给你7个人,你现在就到我办公室来确定人选,梳理流程,准备物品,只有1个小时时间了”。
“好的主任,我马上就到”。
濮北卡点的坚守
其实王晓娜哪能没有困难,最近7岁的女儿患大叶肺炎,在儿科住院13天,为不影响节后课程,2号刚办理出院,本打算带药继续在家治疗几天,今天是护士长特意给她调休照顾孩子。她爱人远在非洲油田项目部工作,父母公婆各有一大摊的事,平时晓娜都是工作、带娃一肩挑,轻易不想给双方老人添麻烦。但抗疫是天大的事,自己的困难再大也没有护士的职责使命大,每逢有紧急任务下达,她总是一个电话就把孩子托付给老人,不顾一切地冲向自己的岗位。
挂掉张继荣主任的电话,她怀着歉疚的心情想给还在病中的女儿做些解释,7岁的女儿特别懂事,她给妈妈说:“你放心吧妈妈,我会听奶奶话,按时吃药完成作业。你给我说过去执行的是消灭病毒、救人生命的重要任务,妈妈就是我心中的英雄,你们医生护士都是英雄,我不能拖你的后腿”。
女儿小大人似的一番劝慰,让晓娜眼泪都破防了。她心疼地抱了抱女儿,让她乖乖地在家写作业、背课文,等奶奶来不要自己下楼,学累了要练琴、画画。一边交代,一边穿外套,挥手告别女儿,路上给婆婆打电话说明情况,一阵风似的往医院跑去。
疫情以来濮阳市油田总医院医护人员接受这样的紧急任务已经是常态了,大家都是时刻准备着,若有战,召必回,从不讲价,王晓娜更是如此,两年来这已是她第三次接受这样的紧急出征令。
第一次出征是2020年2月10日,那时武汉疫情向全国蔓延,濮阳疫情阻击战最为严峻的时候,市卫健委指令濮阳市油田总医院再抽调8名护士紧急支援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收治医院,头一天晚上通知,第二天早上报到。疫情阻击战打响后,王晓娜从心内二区被抽调到呼吸科重症监护病区接替出征武汉3名护士的工作,她边学边干刚能独立值班,这次院里又抽调她参加市五院的医疗救治。接到电话通知,正值夜班的晓娜把工作交给护士长,连夜回家准备。夜间回家时女儿已经入睡,早上出发时女儿还没醒来,当她抗疫归来再见到女儿的时候,已经是43天以后。
2020年2月10出征五院(右一)
第二次出征是今年8月3日带队前往濮北管控卡点开展来濮人员核酸筛查。当时正值酷热的盛夏,南京、郑州等地爆发聚集性疫情,扩散区域越来越大,我市外防输入形势异常严峻,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决定对外地入濮人员、车辆实行交通管控,指令濮阳市油田总医院在濮范高速濮阳北站卡点负责返濮、来濮人员核酸采样检测任务。正带队在胡村社区核酸采集点执行排查任务的王晓娜被紧急召回,带领20名护士出征濮北。这也是她第一次作为战地领班执行重大任务,她组织团队备齐物品,理清流程,合理排班,规范操作,战高温、斗酷暑,各项工作井井有条,确保从濮阳北站下路的返濮、来濮人员“应检尽检,不放一车、不漏一人”,苦战29天出色完成值守任务。
濮北卡点接受记者采访
这次出征濮北,对王晓娜来说只是上次工作的延续,流程、环境已经非常熟悉。但这次执行任务和以往不一样的是严寒的考验。她带领7位同事上岗的第一天就遇到了寒流,4日晚上雨雪交加,一直持续到5日上午,夜间最低气温降到了零下8度。手冻僵了就搓一搓,脚冻麻了就跺一跺,坚持不放一车、不漏一人,24小时轮班坚守,每天的核酸标本采集量达到500—700人份。由于她们出色的工作,最近刚刚受到市政府疫情防控指挥部的通报表扬。
这就是王晓娜,践行“若有战,召必回,抗击疫情,一线有我”的誓言,两年来3次出征执行疫情防控重大任务,把自己锻炼成了抗疫一线的钢铁女侠。如今她正带领伙伴们坚守在寒风凛冽的疫情防控卡点,守护着濮阳百姓的生命安全,像冰雪中凌寒绽放的一朵腊梅花,虽然平凡,却很顽强。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