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频道栏目 > 龙都健康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世界艾滋病日|生命至上终结艾滋健康平等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三院  字体:   发布时间:2021-11-30 16:51:16   

 

世界艾滋病日  

2021年“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主题为“生命至上终结艾滋健康平等”,强调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共建共治公享:携手应对包括艾滋病在内的疾病流行带来的风险与挑战,为实现防治目标、终结艾滋病、终结疾病大流行而努力。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的医学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名缩写AIDS)。它是由艾滋病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恶性传染病。  

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主要杀伤人体中的CD4+T淋巴细胞,使人的抵抗力逐渐下降,出现很难治愈的多种并发症,最后导致死亡。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艾滋病的传播方式有三种∶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性传播∶艾滋病可通过性交的方式在男女之间、男男之间传播。性伴侣越多,感染的危险性越高。性传播是艾滋病病毒传播的最主要途径。  

●血液传播∶公用注射器,输入被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手术、针灸、拔牙、穿耳、纹眉等侵入人体的器械均可能引起艾滋病病毒的传播。。  

●母婴传播:感染了艾滋病的妇女,在怀孕、分娩和哺乳时,可以把病毒传染给婴儿。   

容易感染艾滋病的行为:  

●发生不安全的无保护性行为;  

●男男性行为;  

●静脉注射毒品和共用针具;  

●输入HIV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  

●HIV感染者所生子女。  

常见误区  

误区一:日常接触会传播艾滋病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会担心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感染艾滋病毒。其实,艾滋病的传播只有三条途径,即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有证据表明,HIV病毒不会通过接触、眼泪、汗液或唾液传染。因此,以下途径不会感染HIV病毒:  

●与HIV阳性患者呼吸同样的空气;  

●在HIV阳性患者之后接触马桶或门把手;  

●与HIV携带者拥抱、接吻或握手;  

●与HIV携带者共用餐具;  

●在健身馆共用健身器材。  

误区二:感染HIV后很快就会死亡  

人们之所以对艾滋病这么恐惧,很大程度上源于它的高死亡率。然而不同的艾滋病毒感染者的潜伏期并不同,有些会在短短数月内发病。  

而有些人却能携带HIV生活数十年,甚至达到预期寿命。  

准确地说,艾滋病不经治疗死亡率是百分之百,但目前抗病毒治疗大大降低了艾滋病的死亡率,延长了患者的生命。  

误区三:同性恋一定会患艾滋病  

由于很多艾滋病患者都是同性恋群体,导致人们将同性恋和艾滋病相提并论。  

客观讲,艾滋病确实在部分男同性恋中比较流行,原因是男性间的性行为更易导致黏膜破损和病毒传播。  

但同性恋本身与艾滋病的传播并无关联,对于同性恋的过分恐惧和排斥反而会加大同性恋者的隐蔽性,增加防治艾滋病的难度。  

误区四:感染HIV就变成了艾滋病患者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一旦感染HIV,这个人就变成了艾滋病患者,其实不是这样的。  

HIV指的是艾滋病毒,而艾滋病(AIDS)指的是艾滋病毒感染的最后阶段。  

人体在感染艾滋病毒2年—10年甚至更久以后,免疫系统受到毁灭性破坏时,才会发展为艾滋病,出现感染、肿瘤等体征。  

误区五:感染HIV后一定会有症状  

众所周知,感染艾滋病毒后会出现如低烧、淋巴结肿大、四肢无力等症状。  

其实并不是所有人在感染病毒后一定有症状产生。感染HIV病毒后,可能会有一个长时间的无症状感染期。  

这个时期可持续约2至10年,这期间没有任何不适症状,而病毒携带者虽然已经被感染甚至可传染他人,但还没有发病时,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几年甚至几十年。  




责任编辑:冯牧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