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频道栏目 > 龙都健康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关于高血压病的10个错误认知,你占了几条?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市油田总医院   字体:   发布时间:2021-11-08 20:26:17   

关于高血压病的10个错误观念  

高血压科副主任医师 张晓君  

高血压是严重危害健康的常见病、高发病,也是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的首要危险因素。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致死致残率,首要任务是预防和控制好高血压。但是目前我国高血压病的防治形势并不乐观,不仅存在着民众知晓率低、控制率低的问题,而且很多群众对高血压病还存在着一些错误认识,往往使高血压控制走入误区。为科学规范地防治高血压,必须澄清一些有关高血压的错误认识。  

图片  

一、防控高血压只是个人的事?  

防控高血压不只是患者个人的事,还是整个家庭的事、全社会的事,没有家庭的配合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控制高血压就成为一句空话。比如控制血压需要改变生活方式,最基本的就是戒烟限酒、低钠饮食。但是人们都是在家庭中生活、社会中生活,即使个人想要不吸烟、不喝酒、清淡饮食,如果经常和吸烟的人同处一个封闭空间,就会吸入二手烟;如果到了酒桌上亲友、同事、领导左敬右劝,也很难招架得住不喝酒;如果家庭成员吃不惯清淡饭菜,或者从市场上购买的食材、调料、零食等等含有钠盐,仅主食正餐清淡仍做不到有效限盐。  

二、没有症状就不是高血压?  

高血压是用血压计量出来的,不是感觉出来或估计出来的,没有不适感觉,并不能说明血压不高。大部分高血压患者没有症状;有些人血压明显升高,但因为患病时间长,已经适应了高血压状态,虽然无不适感觉,但对靶器官的损害一直在潜移默化,哪天突然出现卒中、心梗,后悔已来不及。  

高血压是“沉默的杀手”,常在毫无症状的情况下突然引发心脑血管意外。因此,人人都要知晓自己的血压,定期规范测量血压。  

图片  

三、高血压不能过早服药?  

随着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也逐渐呈年轻化趋势。很多中、青年患者被诊断为高血压后,不愿服药,以为降压药像抗生素一样会产生“抗药性”,用得太早会导致以后用药无效。其实这是非常错误、而且十分危险的观念。  

第一,降压药不是抗生素,不会产生耐药性。  

第二,血压升高会不知不觉中损害全身血管和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研究表明,收缩压(高压)每升高10mmHg,脑卒中的风险会增高53%,致死性心肌梗死的风险增加31%。因此,血压控制得越早,能越早地保护血管,预防心、脑、肾损害,其远期预后越好。大多数患者在改善生活方式后血压仍≥140/90mmHg,就应启动药物治疗。  

四、降压药伤肾?  

第一,伤肾的是高血压,而不是降压药。所有降压药都有一些副作用,但其危害性远小高血压对身体的损害。  

第二,任何一种降压药都可能有个别患者不耐受,药品说明书上列举的不良反应仅占1%~5%,并不是每位患者在用药后都会发生。对于个别不耐受患者,仅需调整用药方案即可。  

五、开始不能用好药?  

高血压治疗的目标是降低发生心脑肾及血管并发症的总危险,在经济条件许可条件下,应该优先选择安全有效、副作用小的降压药。  

第一,选择有明确的心血管保护作用的降压药。目前临床常用的降压药包括:普利类降压药、沙坦类降压药、地平类降压药、利尿药(氢氯噻嗪、吲达帕胺)、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  

第二,选择适合自己的降压药。普利类降压药盒沙坦类降压药适用于伴有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伴心功能不全、肥胖以及脑卒中的患者。  

地平类降压药适用于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或斑块、稳定型心绞痛、脑卒中后以及周围血管病的患者。  

利尿剂适用于摄盐较多、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伴有心力衰竭和下肢水肿的患者,也是难治性高血压的基础药物之一。  

β-受体阻滞剂适合于中青年、心率偏快的患者,对伴有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更为适用。  

第三,在同一类降压药中选择长效降压药。选择1日1次服用的长效降压药,可有效控制全天血压及晨峰血压,更有效地预防猝死、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中、短效制剂是指每日需服药2~3次的降压药。  

图片  

六、降压越快越好?  

有的患者要求快速控制血压,用药仅几天,血压下降不明显就开始抱怨药物效果不理想,要求医生加药或换药,这种观念是错误的。  

血压下降速度过快,可引起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灌注不足而导致缺血事件。一般患者应经过4~12周的治疗使血压达标,老年患者、冠状动脉或双侧颈动脉严重狭窄及耐受性差的患者,达标时间应适当延长。绝大多数的长效降压药要发挥稳定的降压作用一般需要1~2周左右。  

七、高血压输一两个疗程的活血化瘀药物就能治好?  

有的患者以为高血压和其它慢性病一样,治疗一两个疗程就能痊愈,或者输几天液把血压降下来就万事大吉,这种治疗不可信、不可取。  

第一,长期坚持规律地口服降压药并综合干预其他危险因素(必要时降糖、降脂、服小剂量阿司匹林等)是最好的治疗方法。  

第二,所谓活血化淤药物能改善循环,预防血栓,目前没有循证医学依据。血栓的预防在于控制血压,而不是输液。  

第三,除了高血压急症如高血压脑病、主动脉夹层等,需要静脉点滴降压药快速降压外,一般的高血压不需要输液治疗。  

八、血压正常了就可停药?  

坚持服药是高血压患者的不二选择。高血压不能“自愈”,也不能“治愈”,只能“被控制”。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甚至终生服药,擅自停药血压会再次升高,血压波动过大对心、脑、肾靶器官的损害更为严重。  

九、天然降压药好过常用西医降压药?  

天然降压药物同样也有不良反应。大多数纯天然药降压的效用和效果尚待研究确定,不要盲目迷信。市面上有人私自配制降压药,在中药方剂中添加已经或近乎淘汰的西药,宣传纯中药降压更安全。这些私配药物虽然有一定降压效果,但危害性极大,甚至有生命危险,广大患者应高度警惕,到正规医院找专科医生出具规范、安全的血压控制方案。  

十、保健品、保健仪器可降压?  

保健食品、饮品及保健器具如降压枕头、降压手表、降压项链、降压帽、降压鞋垫等,大多不具备明确的降压作用,有的即使有降压作用也很轻微,不能达到治疗控制目标,还会延误规范治疗的时间,最终危害健康。  




责任编辑:冯牧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