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是一种以退行性病变为基础的颈椎综合征,主要病因是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者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等导致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常见症状有颈背僵硬、疼痛,上肢放射性疼痛、麻木,眩晕、头痛、复视、眼颤、耳鸣等。严重者还能引起中风、顽固性失眠、耳聋、高位截瘫。据统计,中风病人90%以上患有颈椎病;顽固性失眠、神经衰弱患者70%以上有颈椎病。
对颈椎病要做到早防早治、对症施治、先保守后手术原则。
非手术治疗:早期颈椎病大多经非手术治疗能够缓解症状甚至治愈,主要手段有颈椎牵引、颈部制动(限制脖子的活动度、减少对神经和脊髓的刺激)、功能锻炼(脖子做曲仰、耸肩、肩膀回旋)、手法推拿按摩、中西医药物治疗、封闭疗法、针灸治疗等。每一种治疗方法均有其独特的作用和适应证,需要有专科医师指导,而且有一定的疗程,切忌病急乱投医,频繁更换治疗方法或多种方法并用,这样不但得不到治疗效果,反而有可能加重病情。
传统手术治疗:传统的手术术式包括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术、椎体次全切除术、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椎板切除减压术、椎动脉减压术等。颈椎部位神经和血管丰富,传统的开放手术创伤大、风险高,需内固定,花费也高,不是万不得已患者不愿接受,医生也非常谨慎。
微创介入手术:随着外科微创技术在脊柱外科的日益成熟和改进,大大降低了手术风险和损伤,给保守治疗无效的颈椎病患者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手术治疗选择。尤其是近年来内镜技术在脊柱外科得到广泛应用,使得颈椎病的介入手术更安全、创伤更小、疗效也更好,是一种既减轻手术创伤、降低手术风险,又保证疗效的治疗方案。
颈椎内镜手术的适应症有:颈椎间盘突出症、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管狭窄症、脊髓型颈椎病等。
颈椎内镜手术操作方式:严谨的术前准备,麻醉完成后取俯卧位,经C型臂透视定位病变间隙,做颈后8mm手术切口,置入工作通道,再次透视确认手术间隙无误,连接镜头,在外接显示器上可见镜下视野,镜下给予椎板开窗,摘除突出的髓核。手术结束后切口给予拉力闭合,无需缝合及拆线。术后观察护理,一般2-3天即可出院。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