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纪生是濮阳市油田总医院麻醉科主任、党支部书记,从事临床麻醉37年,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精诚守护患者的生命安全,成为卓有建树的临床麻醉专家,为濮阳市油田总医院麻醉学科的发展和外科技术的不断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建党100周年前夕,他被濮阳市直工委命名为优秀共产党员。
手术麻醉是医院“隐蔽战线”的医者,在手术室这个神秘而又封闭的环境下工作,郭纪生默默无闻,不分昼夜,只要有手术,都是他的工作时间。很多大手术需要几个小时、十几个小时守护,从上午做到傍晚,从晚间做到清晨,连台手术是他常态化工作,没有8小时工作制,没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但他无怨无悔,恪守初心,用自己的精良技术和永不疲倦的眼神,守护着患者的生命安全。
普通人常认为麻醉医生只是“打一针麻药的大夫”,其实“手术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才是一台完整的手术。麻醉不只是让患者术中没有疼痛,更重要的是保障患者在围手术期的生命安全,为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康复提供保障。郭纪生深知责任的重大,始终把“一切为了患者,为了患者一切”作为自己和科室的工作理念。他要求团队不仅要做好手术过程中的麻醉配合,做到方案合理,用药精准,确保安全,还要做好术前的访视和术后的跟踪,详细了解患者的基本状况和病史、病因、病程和手术方案,了解患者是否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等基础疾病,详细评估麻醉风险点,从而做到心中有预案,最大限度降低手术风险。术后要做好跟踪随访,不仅要保障顺利复苏,还要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从事临床麻醉37年,担任科主任20余年,每年完成手术麻醉和无痛诊治数万例,他和团队的技术水平、工作质量和服务态度受到临床医生的高度信任和患者的广泛好评。
和外科技术一样,临床麻醉技术也在快速发展,新的麻醉方式、新的麻醉理念不断在临床应用,郭纪生紧跟学科技术前沿,勤奋学习,潜心专研,根据临床需要及时引进新技术、新模式,攻克一个个技术难关。他在本地区较早开展了心脏直视手术麻醉、超高龄手术麻醉、微创手术麻醉、快速康复外科(ERAS)手术麻醉、非气管插管胸科麻醉等复杂高难麻醉技术,还在医院大力倡导无痛理念,使我院较早实现胃肠镜检查、支气管镜检查无痛化,较早开展无痛分娩、无痛人流、术后镇痛和疼痛治疗,被广大患者誉为“无痛天使”。他主持开展的《可乐定用于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的临床研究》、《杜冷丁用于蛛网膜下腔麻醉的临床研究》、《腹腔镜用于治疗异位妊娠及不孕症的临床研究》、《骨科手术中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及瑞芬太尼降压》分获濮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高超的技术、丰富的经验为我院重大外科手术、危重症抢救和新型医疗模式的推行提供安全可靠的麻醉学支持。
郭纪生对技术精益求精,对患者视若亲人,对同事亲如手足。他处处替患者着想,始终坚持“病人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服务理念,每一台手术麻醉方案都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尽量满足患者的需要,节省手术费用。作为科主任,他关心爱护同事,处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吃苦耐劳,身先士卒。他担任科主任的20多年,正是我院快速发展的时期,科室工作量越来越大,而人手始终处于紧缺状态,不得不加班加点。他始终坚持和普通医生一起排班值班,遇到急诊手术需要临时派人时,他都是尽量自己先上,给年轻人多争取一点休息、学习和陪伴家人的时间。他常常晚上做了一夜手术,白天照样精神抖擞地上班,从来不知疲倦。在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他总是在科顶班,尽量让同事享受与亲人团圆的天伦之乐,每年的除夕夜和大年初一他都是在科室度过,以至于同事们都习以为常,被大家亲切地称作“老黄牛”主任。为了承受高负荷的工作,郭纪生非常注重体育锻炼,始终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如今已58岁的他仍然精神抖擞,走路带风,良好的精神状态不仅给团队树立了榜样,也给手术医生、广大患者带来信任感和安全感。
作为一名资深麻醉专家,郭纪生淡薄名利,无私奉献,心系患者,爱护部属,一心扑在工作上,科室工作量从他当科主任之初的每年不足4000例,逐步发展到20000多例,每年配合临床完成危重抢救数千例,开展了大量的无痛诊疗,挽救了无数危重患者的生命,减轻了无数患者的疼痛。春去秋来37年,他把宝贵的年华献给了患者的健康,献给医院和科室的发展,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践行了人民医生和共产党员的初心誓言。
新闻热点